另一半跟人打架怎麼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我們從小受到的教育,打架就是錯的,做人就是要避免紛爭。但這麼多是世代下來,吵架、打架依舊照常發生,如果你身邊最重要的人,跟人打架了,你怎麼辦?

我們都希望自己可以純粹的客觀,你理性,我客觀,世界就和平。不只人跟人會爭奪,動物之間也是,也許地球生物滅絕了,只剩下機器人就可以創造出這樣的和平世界。

回到標題這個問題,你的另一半跟人打架,你到現場會做什麼?把兩人拉開,安撫:「好好講,好好講。」聽完了是時之後,再來評斷誰對誰錯,你看看回去他跟不跟你離婚,沒離婚也跟你冷戰或大戰。

到底誰是你的另一半啊!?人跟人之間很難講究中立跟客觀,彼此都有利害關係牽扯著。就算是父母在教訓打架的兄弟,也都會因為自己的偏心,或是想一下兄弟不同的反應,而做出不一樣的懲罰。

但今天是你的另一半跟人吵架了,如果你還當法官一樣的評判,我真的要為你捏一把冷汗。先為自己人講話,大聲嗆聲也沒關係,就是要宣示自己的立場絕對跟另一半是一樣的,我們是同一國的。

事後發現是自己人錯了,該道歉鞠躬,該請客賠罪再按照規矩做到滿。為什麼?因為你要讓你身邊的人知道,他對你是重要的,不論對錯就是要站在他那邊,他絕對就死心態地愛著你。

我們以為裡醒處理事情才是最正確的,但現實是我們得顧及人的情緒感受,顧不到的你就得自己承受對方情緒為你帶來的苦果。想想今天如果是你跟人動手了,還會想聽另一半審判自己嗎?就算他說的都是對的,也把你氣死,打死不認錯。

人與人相處,就是要站在對方的立場想一想,這就是「同理心」。我們常常說要有同理心,同理心,說的真的很簡單,但做的有多少呢?通常人對於比自己弱小的人,比較容易產生同理心,也許是同情心。對於比自己強大的,或者跟自己差不多的,很難有同理心。但..如果說「同理心」是大家推崇的,那麼為什麼對比自己強或是差不多的人,卻難以發展呢?

現實生活中還有一個很容易被忽略狀況,也會讓人忘了同理心。也就是當你想要保持不沾鍋的樣子,想要表現出中立的樣子。我要強調,是「中立」不是「中性」,兩者間有很大的不同,但很多人會搞混。

有些話也許你很熟悉:

  • 我不介入你們之間的紛爭。
  • 我不是很明白你們中間發生什麼,所以我也不好說什麼。
  • 應該就是沒有溝通好,所以才有這樣的誤會。
  • 這個沒有辦法,我們只能尊重他的想法,讓事情自然呈現。

諸如此類的語言,也許你常聽,也許你常說,但不論你是真的說出來,或是想在心裏頭。很重要的一個核心問題,就是「我要保護好我自己」,如此一來你就很成功的成了一個不沾鍋。

不沾鍋自然也就不會有真性情的人願意跟你在一起,我的事你不沾,那麼你的事我也不沾,有事就彼此禮貌性的問候關心一下就好了。

並不是每個人都會發覺自己內在有這樣的情結,無意識中就與人切割,很多人是因為怕受傷,過去因為復出太多,感覺太累了,所以把自己的新收好,以免重蹈覆轍。或者看著父母總是因為付出太多,卻因為覺得沒有得到等同的回報,充滿抱怨與委屈,孩子也會把這個教訓記下來。

我們所有的行為不只是影響著自己的生命,也影響著下一代的生命態度。而唯一能夠改變這種事不關己的「中立」,就是直接去關心別人,透過利他的行為感受能量的回饋。

很多人以為利他就是犧牲自己成就他人,這麼偉大的心態就只有耶穌了啦!但我們是否能從小小的地方做起,比如好好說話,同樣的話用對方聽得下去的方式說,讓他覺得你是願意瞭解他的。

也許事實上你也真的無法介入什麼,但直接了當告訴對方事實,只會讓人覺得你難以親近,覺得你對他做了切割。除非今天你的目的就是讓他知道你要切割他,那不然為什麼要讓人這麼難堪呢?而你對世界的冷漠最後也會回到自己的身上,所有的人會以為你不需要關心,不需要同理,就用你對待人的方式對待你就好了。

如果你也是嘗試著想要成唯一個客觀的人,那麼前提是讓自己成唯一個溫暖而客觀的人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arga Ahida
6會員
35內容數
這裏就是神話、神秘學、心理學,對靈性與生活的結合
Marga Ahida的其他內容
2024/12/28
對這本書進行第二次的探討,我想,無我是一個很多人都覺得很高大尚的境界,也有人把它視為人生目標,希望自己最終能夠到達這樣沒有邊界,沒有二元的境界。
Thumbnail
2024/12/28
對這本書進行第二次的探討,我想,無我是一個很多人都覺得很高大尚的境界,也有人把它視為人生目標,希望自己最終能夠到達這樣沒有邊界,沒有二元的境界。
Thumbnail
2024/12/28
【語言背後的內心糾結】 在改變語言的過程中,我們常常會面對一種內心的抗拒,這種抗拒與「自戀」密切相關。心理學中的「自戀」指的是我們對「我是對的」的執著,這種信念雖然提供了一種表面的安全感,卻可能成為成長的障礙。
Thumbnail
2024/12/28
【語言背後的內心糾結】 在改變語言的過程中,我們常常會面對一種內心的抗拒,這種抗拒與「自戀」密切相關。心理學中的「自戀」指的是我們對「我是對的」的執著,這種信念雖然提供了一種表面的安全感,卻可能成為成長的障礙。
Thumbnail
2024/12/28
【語言的積極轉化】 語言是心靈的鏡子,也是行動的指引。當你學會運用積極的語言模式,人生的方向將因此改變。心理學研究表明,重複的正向語言能強化內心信念,進而引導行動,最終改變現實。
Thumbnail
2024/12/28
【語言的積極轉化】 語言是心靈的鏡子,也是行動的指引。當你學會運用積極的語言模式,人生的方向將因此改變。心理學研究表明,重複的正向語言能強化內心信念,進而引導行動,最終改變現實。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這個世界既競爭也合作聽起來是個合理的概念,但我相信90%的人根本過不了這種生活。 競爭的結果只有一個贏家,合作就是大家一起融洽的完成一件事。 這是99%台灣人對於競爭與合作的既定印象。
Thumbnail
這個世界既競爭也合作聽起來是個合理的概念,但我相信90%的人根本過不了這種生活。 競爭的結果只有一個贏家,合作就是大家一起融洽的完成一件事。 這是99%台灣人對於競爭與合作的既定印象。
Thumbnail
讓我再度回想起:「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個最簡單、卻也是最難貫徹實行的道理。 「我們都是由成千上萬的關係與事物的線路,所相交構成的存在。」 另外,近期閱讀的【我可能錯了】這本書中,也提及了: 「你遇見的每個人,都在進行一場戰鬥,你對此一無所知,與人為善,永遠如此。」
Thumbnail
讓我再度回想起:「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個最簡單、卻也是最難貫徹實行的道理。 「我們都是由成千上萬的關係與事物的線路,所相交構成的存在。」 另外,近期閱讀的【我可能錯了】這本書中,也提及了: 「你遇見的每個人,都在進行一場戰鬥,你對此一無所知,與人為善,永遠如此。」
Thumbnail
[不平] 如果世界對你不公平 不要只是大吼大叫 就算咬緊牙關 也要踢他個兩腳
Thumbnail
[不平] 如果世界對你不公平 不要只是大吼大叫 就算咬緊牙關 也要踢他個兩腳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瞭如何在人際關係中面對講話不禮貌的人。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一個小孩,有時候對方可能只是受傷了還沒長大的孩子,需要被接納和愛。通過分析如何善待自己,同時寬容對方的無禮舉止,建立更良好的人際關係。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瞭如何在人際關係中面對講話不禮貌的人。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一個小孩,有時候對方可能只是受傷了還沒長大的孩子,需要被接納和愛。通過分析如何善待自己,同時寬容對方的無禮舉止,建立更良好的人際關係。
Thumbnail
現在的人都有病。 不知怎麼的,因為大家用心交陪的習慣變了,現在都用滑手機交陪,所以沒什麼交集,所以沒什麼情感,就像機器人般的生活著,毫無感情,甚至可以是冷血。 小朋友,哭鬧,正常,大人都會發瘋了,憑什麼小孩不能耍脾氣? 於是,你動了殺機。 這種事層出不窮,一個看起來正常的人,居然可以
Thumbnail
現在的人都有病。 不知怎麼的,因為大家用心交陪的習慣變了,現在都用滑手機交陪,所以沒什麼交集,所以沒什麼情感,就像機器人般的生活著,毫無感情,甚至可以是冷血。 小朋友,哭鬧,正常,大人都會發瘋了,憑什麼小孩不能耍脾氣? 於是,你動了殺機。 這種事層出不窮,一個看起來正常的人,居然可以
Thumbnail
關係是二個人的事,過火就由不得你了。
Thumbnail
關係是二個人的事,過火就由不得你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