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3/23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排放核廢水進入海洋,賭上地球的命運?!

2023年9月


排放核廢水進入海洋,賭上地球的命運?

將130萬噸核廢水倒進入海洋,光是看到這件事已經心寒。

報道說已去除氚以外62個核素的多核素。而現時比較爭議的是氚(tritium)和碳14(Carbon-14),它們分別是氫和碳的放射性同位素,兩者均難以從水中分離。而同時也常見於大自然,甚至是人體。含有氚的水可稱為氚水(tritiated water)。


報告指核廢水與一般核電站排放的冷卻水無異,聯合國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總幹事拉斐爾·格羅西(Rafael Grossi)等更曾形容該國所稱的「處理水」可以飲用。

而綠色和平東亞分部資深核能專家蕭恩·伯尼(Shaun Burnie)6月份又投稿中共中央宣傳部主辦的英文《中國日報》說:「有機形態的氚,已被發現會在浮游植物中——即海洋食物鏈的基層——出現生物積聚的現象,令人憂慮。單是至今仍未有任何相關的全面環境影響評估,已是非常荒謬的事,反映或有人刻意低估氚在環境中的積累和潛在毒性。」


公告天下要把核廢水排放入大海,並取得人類的「安全」檢測與結果,這是真小人。

也有些國家偷偷排進大海的偽君子,兩者分別在於對海洋傷害的程度不同。

如同一人用大刀傷人,一人用小刀傷人。難道小刀就不痛嗎?

這是五十步笑百步。

又如吸煙與吸毒哪個傷害較大? 一定有人會說是吸毒吧,你看吸煙的人也有些很長命的。

那是歪理,主要看份量,你試試每日吸50支看看吧。


海洋不會理會你是什麽國藉、什麽種族、有心抑或無意,也不會對人類進行問責。

海洋只是默默接受,還孕育了整個地球的生命和環境,包括人類與他們的文明。


有人說:我們要「相信科學」,沒錯,我們要相信科學。

但百年物理學誔生至今,科學來到今時今日,開始停滯不前,有沒有想過,現今人類的科學與科技太落後呢?

我們無法更好處理核廢水,只是稀釋後一直儲放。現時儲存130萬噸時,才開始排入大海。若說沒有地方,令人難以信服,更加準確的說法是不要再浪費財力建造儲存槽與地空間罷了。


以人類現今的科技,真的能夠掌握核廢水中所有的有害物質嗎?當中有含我們不知道物或者反應後產生的物質嗎?我們不會知道。

核廢水對海洋中的哪些生物會造成傷害或者變異,以現今的知識又可以知道嗎?


我們對海洋也只是一知半解,還有多少種生物是我們也不知道,談何說對海洋影響甚少?

人類自工業革命年代便開始破壞自己懶以生存的地球,由工廠的廢氣排放,發明膠袋污染海洋,有毒汽油的排放,小型冰箱用的冷卻劑,不是傷害海洋便是大氣層。

幾十年後終於有人發現問題,這些問題才得以減少與使用其他物質取代。

人類總是很自信地發明新的科技和物品,很驕傲地相信自身的知識與科學,當環境被污染後才知覺,後知後覺。


有毒鉛汽油就是一個例子。


1920年 托馬斯·米基利 (Thomas Midgley, Jr.) 為了從低成本賺取高利潤發明加鉛汽油令汽車排放出四乙基鉛(Tetraethyllead) 有毒物質,令地表的含鉛量比海底高出80倍,大氣含鉛量也升至百倍,不僅毒害人類本身,還破壞臭氧層。

托馬斯當年也因此獲受尼克斯獎章,然而,四乙基鉛不僅令患鉛中毒的人急劇增多,也有工人因鉛中毒而患病和死亡。

直到 克萊爾·卡梅倫·帕特森(Clair Cameron Patterson)發現鉛工業是大氣和人體內的鉛含量急劇上升的原因,並努力使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於1973年宣佈將逐步使美國的含鉛汽油減少60%至65%。到1986年,事至66年後的美國停止這種汽油,全球在2021年才結束這種有毒的汽油。


若不是因為克萊爾不斷對比環境中的含鉛量,甚至遠赴大西洋和太平洋底採集沉積物樣本分析,堅持地尋找出問題的所在。堅決拒絶乙基公司的遊說,將真相公訴於世。


很難想像可能要百年任由鉛毒害人與環境,人們才會知道真相。


人類過度的自信所犯下錯誤,而且當沒有人發現的時候,或者自身根本沒有能力去發現錯誤時,當日已漸久這將無法再彌補。

海洋無分國界,不僅是一體化,與所有生物都息息相關,如果失去了海洋,一切生物都無法生存。


一旦海洋生態遭到改變,或者破壞,尤其在深海出現問題時,我們也無法得知,當我們知道時將是惡夢的開始。


正如暴風雨出現之前,一切都看似風平浪靜,暴風雨來臨時想走也恐怕太遲了。


以人類現時的科技也只是在太空建立太空站,讓幾個人在上面駐守,但補充還是回到地球,想要建立太空殖民地,可以自給自足生活還是痴人說夢話。


倘若科技依然停滯不前,等到地球滅亡那天,人類也是同一命運。

如今,地球還未滅亡,人類便要豪賭一番,賭上地球的命運。若然安全便沒有事,否則就是自掘墳墓。


或許,如科幻電影所說。

人類最終滅絕了自己,還把其他生物和地球都拉來陪葬。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