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25|閱讀時間 ‧ 約 22 分鐘

玩樂與工作

    童四心得 @ 2023 10/29 〔蕃薯 北極熊班〕

    童年廣場一隅,有個奇特現象:許多孩子在土丘挖洞,卻不願到地瓜田挖土。即使土球的土比地瓜田硬,這群孩子在土丘挖洞的深度,卻比地瓜田深,所付出的勞力可想而知。

    但為什麼大部份孩子喜歡在土丘挖土,卻不喜在地瓜田挖呢?或許是因為在土丘是為自己做事,是自己想要做的事;而在地瓜田是為他人做事。抑或是在土丘可自行發揮創意,完成自己的作品;在地瓜田需遵照老師的指示挖指定的區域。也有可能老師一直請孩子挖地瓜田,而禁止挖土丘頂部——一切禁止都意味著加強。[註]

    當孩子認為這是自己想做的、自己選擇的,工作就變成玩樂;反之,玩樂會變成工作。提水灌地瓜田是工作;提水灌沙池是玩樂。

    世耀、世瑜將劈柴發揮到淋漓盡致,劈出非常漂亮的柴,簡直就是藝術品。
    培睿種田有夠認真的,不知是何內在動力,驅動他這麼努力翻地。
    簽退時,沐恩、羽晴和家長的對答非常親切,簡直可以代替老師。
    紘睿自己煮地瓜湯,煮得很成功。

    [註]《一切禁止都意味著加強:送者賤,求者貴》

    當年馬鈴薯傳到法國時,法國農民不願意種。有人使出一個怪招:在政府種馬鈴薯的試驗田旁派全副武裝的士兵守衛,農民見到此陣勢,認為田裡的作物一定是珍貴的好東西,於是趁夜溜入試驗田偷取作物,將其種在自家田裡。漸漸的,馬鈴薯成為法國農民廣為種植的農作物。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記錄假日學校的生活點滴與心得~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