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故事#27|玩樂是孩子的生活必需品,絕非只有開心而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玩樂」並不是孩子學習的敵人,反而是他們學習的夥伴。善於玩樂的孩子,能在「玩樂」中學習越多的技能、體驗越多的經驗,也能具備更多元的能力。

有天早晨,四歲的女兒吃蒸地瓜時,要求我幫她剝皮,但我期待她能慢慢學會自己處理生活瑣事,因此我告訴她得學習如何剝皮,然而她卻告訴我:「我要到小學後,才要學剝地瓜皮。」這也太久了吧!

由於,我知道對於幼兒來說,最大的動力就是來自於「玩」。所以,我將計就計,拿起地瓜剝皮,但我每剝一下,就說:「咻~」並露出興奮的表情。

她見我笑容滿面,便好奇問我:「媽媽你在幹嘛?」

我雀躍地說:「我在玩溜滑梯啊,你看我可以撕出好長一條溜滑梯耶!」

接著,她馬上改口說:「媽媽,我不想讓你剝地瓜皮了,我想自己剝。」換她開始每剝一次,就「咻」一次。

史都華‧布朗醫學博士和克里斯多佛‧沃恩在《天生玩家》一書裡,不斷強調玩樂的好處,他們認為玩樂是一項催化劑,只要一點點真正的玩樂活動,就能為整個生活帶來良性的影響,讓我們任何事都變得更具生產力、更快樂。

就像我的女兒本來對剝地瓜皮感到抗拒,但我用玩樂的方式在剝地瓜皮時,使她產生了興趣。可見,即使是同一件事情,若用玩樂的態度進行,抗拒感會下降,意願會提升啊!


孩子對玩樂的態度,遠比大人想像得還要認真

前陣子,女兒生病在家休息,但我剛好有工作需要儘速完成,沒辦法陪她玩耍。於是,我只好邀請女兒和我一起坐在書桌前,我使用電腦工作,而她在旁剪貼紙張。

然而,她一直跟我講話,使我難以專心,於是我對她說:「不要跟我講話,我需要專心工作。」

她露出困惑的表情,反問我:「那我要做什麼工作?」

我回她:「你就好好地玩、認真地玩,就是你現在的工作。」

沒想到,她一邊剪貼,一邊回:「媽媽,我才不是在玩,我是在工作啦!」

當下我心想:「你就是在玩啊,我才是在工作吧!」我意識到自己的不耐煩與偏見,便深吸一口氣讓自己靜下心來後,帶著好奇心請教她:「那你的工作是什麼呢?」

她認真地回我說:「我的工作就是煮東西,你看我剪了....,等一下還要煮…」這段童言童語,使我會心一笑,這不就是在玩嗎?但她卻是如此認真看待呀!

有些大人眼中,年幼的孩子就只知道玩,甚至有時會認為「玩」並不重要,誤以為幼兒園的生活,只不過是在吃吃喝喝、玩玩具。但其實不然,玩樂遠比大人想像得還要有幫助,它能讓幼兒學習成長所需的技能,絕非只有「開心」的效果而已。

所以,《天生玩家》才會提到:

玩樂並不是學習的敵人,反而是學習的夥伴,玩樂就像是腦部成長的肥料,不肯用它的人,才是傻瓜。

對孩子來說,玩樂的重要性,就像是大人的工作一樣,同樣都是「生活必需品」。

善於工作的大人,他們賺取越多的金錢、學習越深的專業技能,就能擁有越多的生存資源,這不僅有利於生存,還有助於他們創造與維持理想的生活。而善於玩樂的孩子,他們學習越多的技能,體驗越多的經驗,就越具備多元的能力,利於他們學習知識與適應校園生活!


本文首刊於親子天下網路平台(2024.02.22)

💝感謝文字讓我們彼此相遇💝
如果,喜歡我的文字,請你給我一個愛心,或是追蹤、分享與贊助我的書寫哦!
也可以搜尋臉書粉絲專頁:胡瑋婷諮商心理師的療心話
祝福你,看到更多喜歡的文字,以及幫助你的生活改變得更加美好。


邀您一同品味平凡生活裡的美好故事,傳遞與延續生命裡的愛與正向能量。聯繫方式:waiting10722@gmail.co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的孩子會玩「扮演遊戲」嗎?扮演遊戲對孩子的好處很多,當你的孩子玩起扮演遊戲時,身為父母的你,千萬別錯過了這個幫助孩子學習的好機會!
長輩都說,小孩子特別容易看到大人看不見的東西,所以在農曆七月十,晚上最好不要帶孩子出門。哎呀!我總是半信半疑,這下自食惡果了吧! 不要一直跟著我啦! 有天晚上,和高中朋友聚餐,用餐結束後,順便讓孩子們在餐廳對面的公園玩耍放電。 接著我們返家時,先生先幫女兒洗澡,我等著幫她吹頭髮。 豈料,她一
女兒上幼兒園的第三天,我開車送她上學時,她就跟我說:「媽媽,我不想去上學了。」 我一想到剛出門前,女兒有些哀號,當時家中的長輩說:「妳應該要開開心心的去上學啊!」當我聽到這句話時,心裡想的是,這也太強人所難了吧!我回想小時候的自己,可是用盡各種手段不去學校,例如大哭或裝病。 於是...
幼稚園開學的第二天,你的孩子哭了嗎?這一篇,我想談的是,無論孩子有沒有哭,都不是重點,重點是在於你如何理解與陪伴孩子適應上學的過程。 因為,他沒有哭,不一定代表他真的很勇敢,也有可能他很早就被迫要獨立,或者長期不被允許表現負面情緒;他哭了,不一定代表他很懦弱,也很有可能他與父母的關係十分親密,是個
你的孩子也會假哭、假笑嗎?還是你根本不知道他原來是假的? 來看看我家孩子的故事吧!
我是愛「亂講話」的媽媽,尤其是亂講「爸爸」的話。 爸爸好玩嗎? 有天,我工作到晚上10點才回到家,洗完澡之後,關心女兒晚上的生活過得怎麼樣。 女兒開心地告訴我說:「今天跟爸爸在一起,很好玩。」
你的孩子會玩「扮演遊戲」嗎?扮演遊戲對孩子的好處很多,當你的孩子玩起扮演遊戲時,身為父母的你,千萬別錯過了這個幫助孩子學習的好機會!
長輩都說,小孩子特別容易看到大人看不見的東西,所以在農曆七月十,晚上最好不要帶孩子出門。哎呀!我總是半信半疑,這下自食惡果了吧! 不要一直跟著我啦! 有天晚上,和高中朋友聚餐,用餐結束後,順便讓孩子們在餐廳對面的公園玩耍放電。 接著我們返家時,先生先幫女兒洗澡,我等著幫她吹頭髮。 豈料,她一
女兒上幼兒園的第三天,我開車送她上學時,她就跟我說:「媽媽,我不想去上學了。」 我一想到剛出門前,女兒有些哀號,當時家中的長輩說:「妳應該要開開心心的去上學啊!」當我聽到這句話時,心裡想的是,這也太強人所難了吧!我回想小時候的自己,可是用盡各種手段不去學校,例如大哭或裝病。 於是...
幼稚園開學的第二天,你的孩子哭了嗎?這一篇,我想談的是,無論孩子有沒有哭,都不是重點,重點是在於你如何理解與陪伴孩子適應上學的過程。 因為,他沒有哭,不一定代表他真的很勇敢,也有可能他很早就被迫要獨立,或者長期不被允許表現負面情緒;他哭了,不一定代表他很懦弱,也很有可能他與父母的關係十分親密,是個
你的孩子也會假哭、假笑嗎?還是你根本不知道他原來是假的? 來看看我家孩子的故事吧!
我是愛「亂講話」的媽媽,尤其是亂講「爸爸」的話。 爸爸好玩嗎? 有天,我工作到晚上10點才回到家,洗完澡之後,關心女兒晚上的生活過得怎麼樣。 女兒開心地告訴我說:「今天跟爸爸在一起,很好玩。」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刊登於聯合報家庭版)     讓孩子玩出一片天   每每到外頭喝杯午茶、偷個閒,總會看到一些父母在閒聊,然後一旁的孩子就會開始自顧自的玩耍,每當大人們的交談結束後,我總是會聽到一句熟悉的話語:「就知道玩玩玩!也不會用點時間讀書!」然後,父母就會擺著臉將孩子帶走。   這個戲碼相信在台灣並
Thumbnail
前些日子(孩子約三歲半),觀察到孩子的精細肌肉、思考邏輯和語言表達有了明顯的進步,似乎到了下一個成長階段。因此思考著陪伴她的日常中能多做些什麼? 幼兒教育上重要的三件事 把過往幾個學習過的教育派別複習一下掃過一次,它們在幼兒教育上有三個共通點:著重烹飪、藝術、自然或園藝。中式料理已經成為我們的日
Thumbnail
「你知道「玩」是兒童的基本人權嗎?」「你知道孩子最喜歡的一堂課是「下課」嗎?」「你知道嗎?其實只要「玩」得盡興,許多兒童行為問題都會迎刃而解……」這幾句話是我有一天在社群軟體上偶然看到的訊息,而這看似短短的幾個字,卻深深的引發我渴望探索的好奇心。
Thumbnail
  兒童工作是為了累積技能及生活經驗,整合運用。簡單的事情重複一直做,能夠培養專注力,堅持孩子每天的作息表,持之以恆,能夠培養次序感。要請孩子做甚麼事情要先告知,孩子做甚麼事情也先告知成人,能善用規則制定。溫和對待孩子的錯誤,若孩子認為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會錯,會養成安逸的性格。孩子不是不夠好
Thumbnail
我發現和小孩玩一些搞笑的遊戲,大人和小孩都會充滿快樂能量,陪玩的時光就會感覺過的比較快。 「笑」的好處還不只這樣,正面情緒可以幫助學習、提高專注力、增強記憶,還能連結彼此的心。
Thumbnail
  在課堂上我學習到一個觀念,不要用學習筷,學習筷是讓孩子用夾的方式去使用,拿掉學習筷之後反而不會用筷子,而兩歲可練習使用真筷子。剪刀也是兩歲可練習。也學習到可以問孩子對溫度的感覺「很冰嗎?還是一點點冰?」讓孩子回答時能感受自己的感覺,增進語言的表達。以及沙、水、石頭,是孩子不哭的三寶。  
Thumbnail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學者經常強調戶外活動對他們的重要性。這不僅是一種娛樂,更是一種學習和成長的機會。當我們帶著孩子到戶外玩耍時,他們不僅能夠享受自然的美景和新奇的環境,還能夠培養觀察力、想像力和應對不同情境的能力。同時,這也是建立他們的人格發展的重要途徑,讓他們學會尊重和珍惜自然,培養責任感和價值觀。
Thumbnail
喜歡玩土的孩子,在蒲公英家有好多。 這些孩子在玩的時候想什麼? 是什麼事情讓他們可以一分鐘一分鐘這麼的過下來。 髒兮兮的樣貌,挺可愛的,而大人怎麼看? 你呢?會不會想要禁止?會不會想要大聲喝止? 其實這些問題可以真的來想一想。 孩子的玩真的是五花八門、千奇百怪。 而想像力就這麼
Thumbnail
孩子在2歲左右即可開始參與簡單廚房工作,如洗菜、打蛋。在2.5歲後,引導他們進入備料階段,使用兒童專用工具,培養安全使用刀具方式。然而,接觸燙的爐具則需視技能和安全意識而定。家長應先在旁協助,共同創造安全有趣的烹飪體驗。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刊登於聯合報家庭版)     讓孩子玩出一片天   每每到外頭喝杯午茶、偷個閒,總會看到一些父母在閒聊,然後一旁的孩子就會開始自顧自的玩耍,每當大人們的交談結束後,我總是會聽到一句熟悉的話語:「就知道玩玩玩!也不會用點時間讀書!」然後,父母就會擺著臉將孩子帶走。   這個戲碼相信在台灣並
Thumbnail
前些日子(孩子約三歲半),觀察到孩子的精細肌肉、思考邏輯和語言表達有了明顯的進步,似乎到了下一個成長階段。因此思考著陪伴她的日常中能多做些什麼? 幼兒教育上重要的三件事 把過往幾個學習過的教育派別複習一下掃過一次,它們在幼兒教育上有三個共通點:著重烹飪、藝術、自然或園藝。中式料理已經成為我們的日
Thumbnail
「你知道「玩」是兒童的基本人權嗎?」「你知道孩子最喜歡的一堂課是「下課」嗎?」「你知道嗎?其實只要「玩」得盡興,許多兒童行為問題都會迎刃而解……」這幾句話是我有一天在社群軟體上偶然看到的訊息,而這看似短短的幾個字,卻深深的引發我渴望探索的好奇心。
Thumbnail
  兒童工作是為了累積技能及生活經驗,整合運用。簡單的事情重複一直做,能夠培養專注力,堅持孩子每天的作息表,持之以恆,能夠培養次序感。要請孩子做甚麼事情要先告知,孩子做甚麼事情也先告知成人,能善用規則制定。溫和對待孩子的錯誤,若孩子認為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會錯,會養成安逸的性格。孩子不是不夠好
Thumbnail
我發現和小孩玩一些搞笑的遊戲,大人和小孩都會充滿快樂能量,陪玩的時光就會感覺過的比較快。 「笑」的好處還不只這樣,正面情緒可以幫助學習、提高專注力、增強記憶,還能連結彼此的心。
Thumbnail
  在課堂上我學習到一個觀念,不要用學習筷,學習筷是讓孩子用夾的方式去使用,拿掉學習筷之後反而不會用筷子,而兩歲可練習使用真筷子。剪刀也是兩歲可練習。也學習到可以問孩子對溫度的感覺「很冰嗎?還是一點點冰?」讓孩子回答時能感受自己的感覺,增進語言的表達。以及沙、水、石頭,是孩子不哭的三寶。  
Thumbnail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學者經常強調戶外活動對他們的重要性。這不僅是一種娛樂,更是一種學習和成長的機會。當我們帶著孩子到戶外玩耍時,他們不僅能夠享受自然的美景和新奇的環境,還能夠培養觀察力、想像力和應對不同情境的能力。同時,這也是建立他們的人格發展的重要途徑,讓他們學會尊重和珍惜自然,培養責任感和價值觀。
Thumbnail
喜歡玩土的孩子,在蒲公英家有好多。 這些孩子在玩的時候想什麼? 是什麼事情讓他們可以一分鐘一分鐘這麼的過下來。 髒兮兮的樣貌,挺可愛的,而大人怎麼看? 你呢?會不會想要禁止?會不會想要大聲喝止? 其實這些問題可以真的來想一想。 孩子的玩真的是五花八門、千奇百怪。 而想像力就這麼
Thumbnail
孩子在2歲左右即可開始參與簡單廚房工作,如洗菜、打蛋。在2.5歲後,引導他們進入備料階段,使用兒童專用工具,培養安全使用刀具方式。然而,接觸燙的爐具則需視技能和安全意識而定。家長應先在旁協助,共同創造安全有趣的烹飪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