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28|閱讀時間 ‧ 約 28 分鐘

中觀|雜阿含經白話譯解|阿含概說

raw-image

📘學習範疇

雜阿含經白話譯解
阿含概說/東初法師
阿含之意義及其內容
二、阿含之內容


📖文獻筆記

二、阿含之內容

龍樹的空,無著的有,顯明的都受了阿含深刻的影響,尤以龍樹為甚。是故阿含不宜受非大乘或小乘的拘束。阿含內容所攝極爲廣泛,絕不是限於小乘局部的思想,是一切大乘思想的淵源,尤其對於空、緣起、中道及一般的思想,都有深刻的發揮。

(一)無常即空

「色爲無常,無常者即是苦,苦者是無我,無我者即是空,空者非有非不有,亦復無我,如是智者所覺知」(増含二四,一一)。無常、苦、空、無我,原是阿含根本的思想。因爲無常的常性既不可得,故說爲無我。無我是我性的不可得,故無常無我都是空的異名。

「此色無常,受想行識是無常,色是苦,受想行識是苦,色是無我,受想行識是無我」(雜含三,一四)。阿含的無常、苦、空、無我說,不是就外境說,乃依有情自身說。若無常苦者,是變易法(雜含一,六)。變易法即是無常的異名。譬如說一個茶杯是無常則可,說是苦則不可,因爲茶杯根本沒有知覺領受的作用,無所謂苦不苦。是故說苦必須於有情自身起了老、病、死的變化,才能說是苦。是故阿含無常、苦、空、無我,是根據佛的慧觀說無常即是空。

「若因,若緣,而生滅者,彼因彼緣皆悉無常,彼所生識,云何有常?無常者,是有爲行,從緣起是生法、滅法、欲法、所知法,是名聖法印知清淨」(雜含三,一七),這就是因緣而顯無常,因無常而悟入空性,以彼因彼緣皆悉無常,故說爲空。或依次第觀空,或依緣起顯空,都在以無常而顯空義。

「佛告阿難,我多行空……如此鹿子母堂,空無象、馬、牛、羊、財物、穀米、奴婢;然有不空,唯有比丘眾,是為阿難,若此中無者,以此故我見是空。若此有餘者,我見真實有。阿難,是謂行真實、空、不顛倒也」(中含小空經)。這是釋尊用善巧演繹空有義。所謂空,是空的財物知見,故說「若此中無者,以此故我見是空」。所謂不空,就是空去知見所顯的有,故說:若此有餘者,「我見眞實有」。要能體驗空有的真義,才能達到「行真實、空、不顛倒也」。

釋尊唯恐眾生不了解這個初步次第觀法悟入空有的真義,故又進一步的演繹說:「阿難,比丘若欲多行空,彼比丘莫念村想,莫念人想,當數念一無事想,彼如是知:空於村想,空於人想,然有不空,唯一無事想……乃至漏盡、無漏、無爲、心解脫,……眞實、空、不顛倒」(小空經)。這是次第觀空法。初於人空、物空,而有不空,唯一無事想,這個不空無事想,心仍有所著,故要層層進步,空於村想,空於人想,空於無事想,空於無量空處想……空於無量識處想……空於無所有處想……空於無想心定。乃至本所行,本所思,不樂彼,不求彼,不住此,不住彼,心無所著,漏盡、無漏、無爲、心解脫,達到真實、空、不顛倒。這是初步觀空法。

中含大空經,更從內空發展到外空,內外空,或依空三味觀想,達到「我得空,能起無相,無作,無所有離慢知見,是則善說」(雜含三,一六)。這都是依次第觀想所顯的心空。故能無所得,無所作,於一切外境不起所著,所得,離諸戲論,故說為空。但這個空只是觀想所成的空,所緣的空;不是真正法空。真正的法空,要依緣起而顯其本性空。即緣起而知空,才是一切法的真空勝義。

(二)緣起即空

緣起為阿含的深義。「我今當說第一空法,云何第一空法,若緣起時則起,亦不見來處,滅時則滅,亦不見滅處」(增含一,三〇);這就是說若於緣起中見來處去處,仍不能悟入空性。「若過去若未來……若遠,若近,彼一切非我,非異我,不相在,是名正慧」(雜含六,三四);這是依緣起所顯不來不去非一非異的空義。是故要了知空義,必要了解緣起,不能了解緣起的意義,即不能理解真空勝義,「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即是顯諸法生起,必假託「緣此而彼起」的因緣相依的關係。但這個因緣相依所生諸法,都是空無自性。

「色無常,若因,若緣,生諸色者,彼亦無常,無常因,無常緣,所生諸色,云何有常」(雜含一,六);這就是依因緣所生法,明確地是無常。無常因,無常緣所生無常(法)即是空。佛告三彌離提:「眼空,常恆不變易法空,我所空,所以然者,此性自爾」(雜含九,四六)。佛說得更明白,眼等諸行,若因、若緣所生色,若苦、若樂、不苦不樂,都是無常,都是空。為什麼要說他是空,是「此性自爾」。並不是佛的發明,也非是上帝所作,故佛說:「非我所作,亦非餘人作,如來出世,及未出世,法界常住」(雜含一二,六八)。這是把緣起性視爲常住,不生不滅所顯諸法的理性,自性空,故「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依因緣所生法,都是生滅的,依緣起和合所顯的本有性,都是無常無我的,不生不滅、不來不去、不一不異的空寂性,所以說爲無常、無我,即是空。

這個空,即緣起而顯空,或緣起即空,非緣起以外而有空,或空以外而有緣起。故曰「法住法空,法如法爾,法不離如,法不異如」(雜含一二,六八)。這是依緣起性空顯不生不滅、非一非異的空義。這個不生不滅的性空義。在聲聞比丘中,也只有舍利弗、須菩提才能完全通達。舍利弗說:「我恆遊空三昧」(增含四二,二二),須菩提證得無諍三味爲解空第一。像厭世苦行的大迦葉,只是拘泥生死事相上說明生滅無常,不能於緣起而知不生不滅的性空,即緣起而悟空,或於生滅中而知不生不滅的「此性自爾」勝義空。這個「此性自爾」的空義,即是阿含的空義。

(三)中道義

世俗的知見,不是偏於有,就是偏於無,都是落於二邊的知見,佛說中道緣起法,即是不落於二邊,亦「即是離於二邊,說於中道」。「樂受者是一邊,苦受者是二邊,不苦不樂是其中,有者是一邊,集是二邊,受是其中。」(雜含四三,四六)這就是說有說無,或苦或樂,都落於情識的二邊知見,不是絕對的中道法。絕對的中道法,是不苦不樂,不依情識知見而以正智正見為出發點。是故釋尊開示迦旃延說:「世人顛倒於二邊,若有若無,世人取諸境界,心便計著。迦旃延,若不受、不取、不住、不計於我。此苦生時生,滅時滅。迦旃延,於此不疑不惑,不問於他,而能自知,是名正見」(雜含十,五四)。

「如實正知見,若世間有者,無有,是無離於二邊,說於中道」。(雜含一二,六九)世間人總依顛倒知見說有說無。佛法依緣起見到「此有故彼有」、「此滅故彼滅」正見的中道義,故不落於二邊。不惑於二邊的正見,為佛法根本的思想,釋尊初於鹿苑說四諦八正道,即以正智正見為領導,建立正智正見中道義,這個正見的中道義也只有迦旃延才能善於了達,絕不是一般聲聞比丘所能了知,是故佛陀緣起、空、中道、本懷的教義,至少在聲聞比丘中失去了普遍性。


📝學習心得

這篇東初法師的阿含概說,引出阿含經中無常即空、緣起即空、中道義等許多經號,可供想研究者在浩瀚經海中一份指引。

後面還有提到佛法的有情論,確實有情的認定是個棘手的問題,其他外道中也有認定植物是有情的說法,有些佛教宗義會定義有情是「有心識者」,不過這沒有回答如何判定「有心識」,蚊蟲、草履蟲、水母、植物等有心識嗎?而如海參、海星、渦蟲是有情的話,那分裂成兩個個體是兩個意識或心的續流嗎?如何判定植物沒有心識呢?

而與龍樹菩薩中觀思想最相關的是《迦旃延經》:

在《中論》第十五品.第七詩頌裡,龍樹便引用了佛陀在《迦旃延經》裡的說法……這也是龍樹在《中論》裡唯一明文提及其思想淵源的地方。—《中觀思想講錄》

不惑於二邊的正見,為佛法根本的思想,釋尊初於鹿苑說四諦八正道,即以正智正見為領導,建立正智正見中道義,這個正見的中道義也只有迦旃延才能善於了達,絕不是一般聲聞比丘所能了知,是故佛陀緣起、空、中道、本懷的教義,至少在聲聞比丘中失去了普遍性。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