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為《再見機器人》會是一部溫暖療癒的電影,看了才發現它更像是對成長中一種必經的刺痛的提醒,它談論的其實不是少見的題材,但我特別喜歡這一部所詮釋的感覺。或許是因為沒有一句對白,在觀影的過程中我們得以更專注於畫面與配樂,於是不論是Dog與Robot相伴時的歡快,抑或是他們分離後的傷感,一些簡單的情緒與細節都得以被放大。在這一百多分鐘裡,我們越是感受色彩與情感的飽滿與豐富,結束之後的酸楚就越是蔓延,就像是某些後知後覺的覺醒,也像是某些越是流逝卻越是生長的回憶,對於心中有過錯過、遺憾的人,或是還在學習放下、釋懷的人,相信都能在其中獲得共鳴。
關於Dog與Robot之間的關係,電影其實沒有給出明確的界定,我們可以解讀為是戀人的親密;是朋友的忠誠;是搭檔的默契,但我更想說這就只是愛,正是這樣不帶定義的交往,更純粹地展現了愛的不同面向。故事裡有他們對愛的投入、包容、鼓舞,也有他們對愛的成全、放手、祝福,然而對我來說最深刻的還是那些因愛而發生的自我變化與成長。Dog帶Robot認識了世界,於是Robot能感受向外探索的驚奇,而後能意識到世間的善與惡、意識到關係的雙向性;Robot為 Dog打開了世界,於是Dog能重拾對明日的期待,而後能嘗試跨出社交圈、嘗試未曾做過的新事物。而一起經歷過的那些,也堆疊成了現在的他們,有了新的夥伴後,Dog會記得機器人不能碰水,Robot會記得牽手不能太用力,在新的一段關係中,他們都變得更懂得如何珍惜和對待這份羈絆。怎麼在生命中的一次次錯過與遇見中學會釋然,並重新向前走,是看似簡單卻難以做好的智慧,《再見機器人》讓我們明白,很多時候我們固然無法避免遺憾,但它卻同樣能讓我們在疼痛過後得到蛻變,成為更成熟的自己,然後再碰上現在的人生。
好像很多人說,要是Robot壞掉的那天Dog沒有離開海灘,或者要是他再多做一些什麼,就不會是這樣的結果了,但我想這個事件或許只是一個隱喻,它指向的不是一個具體的障礙或問題,而是一種人生的無可奈何或不可抗力。就像電影中所展示的城市流轉:樂園有關閉之時、街角商店和鄰居會更換、節日的歡愉終將淡去……,很多時候我們人生中的片段就是存在著必然的交迭,相聚與離開也已是機運與緣份的定數。面對生活圈或人生進程的變化,往往我們是無法決定事情的發展的,就算你有了扭轉的念頭或行動,現實也不會給予改變的可能。所以即便故事的結局讓我們嘆息,也能理解他們都沒有做錯任何事,對於這段關係的結束,電影讓我們感受到的,是不帶批判與苛責的,那種很純粹的惋惜。或許就如《小王子》裡說的:「想要產生羈絆,就要承擔掉眼淚的風險。」我們都要接受人生是由無數短暫所組成,曾經同路的人,終究會有各自要去體驗的前程,如何讓再見得以說得完滿,可能是我們更大的課題。因此最終Dog和Robot能將依約而至卻落空以及久等不到的期待都化為祝福與思念,似乎在提醒著我們,如果告別是既成的事實,不必執著於延長它的時限,不如就讓它自然地收尾在最圓滿的樣貌,彷彿是也替我們向長久以來糾結的那些離散和解了。
電影雖現實地點醒我們終究必須接受緣分的短暫並允許告別的發生,卻也還是給了相應的安撫,它告訴我們時光或機緣的流逝並不會截斷你與某段故事、某件物品、某個場景的連結;也不會剝奪你對某一首歌、某一個人、某段記憶的情感,我們會不斷獲得新生活,但也仍有無法被覆蓋的舊標記。如同Dog和Robot寄託於彼此身上的那份情意,後來成為了他們寂寞午夜伴著入睡的晚安曲、滑雪受傷時相伴回家的窗戶畫、冰雪消融時再生的盼望、鼓勵小鳥飛向遠方的動機,穿梭在他們分別過後的漫漫長日裡。又比如那首貫穿電影的〈September〉,是後來他們在任何角落聽到都能一起舞蹈的潛意識,是專屬他們無人知曉的默契。所以說我們的人生都是循著過去的軌跡展開的,曾經的美好可以是往後留存在心中的永恆,而愛也不是僅有形式上的陪伴這一種方式,當我們想起與對方共度的時刻;當我們看見自身那些從對方身上沾染而來的色彩,其實愛就已經超越了時空的限制。
當然電影結束不免還是會有這樣的疑問:「明明他們也付出了尋找對方的努力;明明他們心裡都還有對方的位置,為什麼他們不相認呢?」但其實我們也知道,故事最後主角已經從兩個人延伸到四個人,而他們也不全然是最初相識時的模樣了,因此雖然結局是事與願違,但並不是一種失敗,而這個選擇看似遺憾,卻也可能是為了免於造成其他的遺憾。看著他們最後一次隨著〈September〉起舞,我想是他們都有了這樣的共識,要一起從過往走出來,然後去探尋更廣闊的世界,當愛超越了對彼此的佔有和凝望,而願放手讓對方更好,也許是更高層次的理解和珍惜。這一刻,我終於深深地為他們擁有這一首歌的時間而感到慶幸,也深深地為自己曾與生命中那些過客有過幾項相互接通的印記而感到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