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4/16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基隆神社與敬神大砲

raw-image



神社是神明的住所,大砲則是戰爭的武器,將大砲安置在神社境內,此種衝突感引發我強烈好奇,而這樣的組合恰好發生在基隆神社境內。透過史料蒐集和比對,在基隆神社安置大砲的故事,且聽我娓娓道來。




根據基隆神社誌的記載,前基隆憲兵分隊長膳英雄,是個虔誠的敬神家,他每早都會帶愛子到基隆神社參拜,足見其信仰之深。

由於擔憂神社營造工事遲遲沒有進展,而且修建的捐款(寄附金)也不足,因此想要引起基隆市民對神社的關注,以促使早日竣工,膳英雄氏因而萌發向軍方購買大砲獻給基隆神社的想法,並和基隆市長(桑原政夫)商討安置事宜。



基隆要塞司令部支持膳英雄的構想,盤點基隆重砲兵大隊的設備後,將一門領台以前基隆港內唯一防備之砲台備砲,免費放領(無償下拂)給帝國在鄉軍人會基隆分會(類似退伍軍人協會),其搬運和裝置工事費,膳英雄則向本島有力人士勸說,結果是由基隆市協議員王塗盛為首來號召募款,不足金額和人力支援再由上述的在鄉軍人會負責。

大砲的搬遷和安置一共花費2733圓7錢,其中1400圓是募款所得(顏國年、許梓桑、王塗盛、劉猛仔、楊萬賜、顏窓吟、簡秋金、吳梓生、蘇先致、張進文、楊火輝、黃仁祥、雲源鐵工所、葉水騫各捐獻100圓),其餘1333圓7錢則由在鄉軍人會支出。

彙整台灣日日新報和基隆神社誌的記載,吾人可對整個獻納經過有更清楚的了解:

昭和7年(1932)9月13日,軍方同意將大砲免費放領給在鄉軍人會。

昭和7年(1932)9月27日,在鄉軍人會和相關人士合開最後的獻砲協調會。

昭和7年(1932)10月8日,在基隆神社舉行大砲奉納的地鎮祭(動土儀式)。

昭和7年(1932)10月10日,大砲裝置工事著手。

昭和7年(1932)12月16日,工事完了。

昭和8年(1933) 2月11日,舉行大砲獻納式。

綜上所述,在基隆神社境內安置大砲,並非作為展示戰爭勝利的用途(戰利砲),它是為了吸引民眾關注,並加速促進神社建設,由前憲兵隊長發想出來的點子,由於獲得軍方和民間的認同,在短短不到半年的時間就大功告成,這也是眾志成城的表現。接下來,讓我們來探討這門古砲,及其可貴之處。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Keelung_8_inch_Armstrong_gun.jpg


這門獻給基隆神社的大砲,當時名為安式加農重砲,中文名稱為阿姆斯脫朗後膛砲,英文為Armstrong's Rifled Breech Loader,日文為アームストロング後装砲。其砲口內徑約20公分(8吋),總重量約28噸,射程約10公里,是英國製的大砲。


據台灣日日新報的記載,這尊砲是「領台以前」基隆港內「唯一防備」之砲台「備砲」,根據這條線索,筆者推測這門砲是台灣巡撫劉銘傳於1888年新建二沙灣砲台時,向英國添購的大砲之一,最難得的是,這是距今已有136年歷史的真砲(1888~2024),也被基隆市政府登錄為重要文物,目前存放在基隆役政公園內,倘若能再移回基隆忠烈祠下的扇形廣場(亦即重回基隆神社舊址),這應當會勾起不少老基隆人的回憶!

文末,一個憲兵隊長的起心動念,竟然可以實現到如此地步,真所謂有心就有路,有願就有力,這也是筆者完成本文最大的感觸!此外將戰爭武器部署在神社境內,這個反差的確很大,但兩者的用意都是保鄉衛土、護國佑民,換個角度想,這樣的組合也挺有趣的,不是嗎?(本文完)



本文援引的資料如下:

●「本島人有志が基隆神社に奉納」,『台灣日日新報』,昭和7年(1932)9月17日,第2版。

●「拂下加農砲基隆神社に奉納」,『台灣日日新報』,昭和7年(1932)9月30日,第7版。

●「基隆本島人有志 獻納大砲於神社 工費千餘圓有志負擔」,『台灣日日新報』,昭和7年(1932)10月2日,第4版。

●「大砲奉納の地鎮祭」,『台灣日日新報』,昭和7年(1932)10月7日,第7版。

●「大砲獻納の報告式」,『台灣日日新報』,昭和8年(1933)2月2日,第7版。

●「大砲献納報告式」,『台灣日日新報』,昭和8年(1933)2月6日,第4版。

●「要塞廢砲の奉獻式」,『台灣日日新報』,昭和8年(1933)2月12日,第3版。

●『基隆神社誌』,昭和9年(1934)6月1日出版。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