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死吧,這樣就會知道自己有多想活下去。」雖然顯得相當不中聽,但這句台詞從前兩集由具散影說出來後,卻縈繞整部影集直到最後收尾。
這部影集的氣氛塑造非常成功。其實驚悚劇的氣氛塑造越成功,也代表收看時帶給觀眾的壓力越大,不過或許就是在極度壓力累積後瞬間豁然開朗獲得解脫的那股感覺,才讓驚悚類型作品這麼吸引人吧,另一種紓壓方式。
【以下涉及劇情】
但不得不說,看完對「門」會有很強烈的陰影。影集中每一次敲門聲都會讓人瞬間提高警覺,「叩叩」一響,渾身發癢。更絕的是還一定要關著門,開門等於放鬼長驅直入,這或許也是編劇設計巧妙之處,就算後期觀眾可能會想到玻璃門,但橋段的設計還是能讓劇情延續。此外不得不說,連開車開得好好地都會被敲門聲嚇到實在太惡劣了。
連帶的還有「鏡子」,那種預期會看到但又不想看,可是真的轉過去時還是看到了,這種難以言喻的複雜感藉由鏡子傳達得非常好,而且也不會到濫用,前段狂用這種手法,中期讓人沉浸在劇情推進忽略了鏡子後,最後在觀眾幾乎遺忘時,又再度使用的效果卓著。門跟鏡子一直都是驚悚片常使用的道具,反過來說觀眾在這類型作品看到這些東西大概也知道會有怎樣的場景,可是《惡鬼》還是能夠把每一次敲門聲與打開鏡子塑造成讓人屏息以待的時刻,這就展現了編劇純熟的說故事功力。
其實這類故事源頭大多差不多,都來自人的貪嗔癡。劇中看似較初階普通的餓鬼,念起來卻也跟惡鬼一樣,也都源自人的貪念,只是餓鬼是自身的貪念,而惡鬼則來自他人。走邪門歪道的企業主想養小鬼來成就自己的事業、村民為了消災解厄而犧牲無力反抗的女孩、巫師為了錢施展這些慘無人道的儀式、女主角與具教授猶豫著要不要為了擁有光明而擁抱黑暗,惡鬼從一開始就是悲劇的產物。
雖然每一集片頭都有強調描述自殺鏡頭的內容警語,開頭那句台詞又令人印象強烈,但實際上整部劇幾乎沒有人真的想死,唯一例外或許只有廉教授在極度絕望時流露出來的想法,卻也還是被阻止了。每一個上吊死者都是被惡鬼操控,製造惡鬼的富豪也貪求著與惡鬼間的利益交換,故事進展中我一度也以為當年的巫師或許想藉由儀式借屍還魂或轉世,想不到利用這個點子的是惡鬼,他也是想用他的方式「活著」。甚至是一開始不斷經歷生活打擊的具散影,每一次的橋邊尋死都只是想要試探自己的求生意念,雖然最後生活環境的改變多少有點顯得很諷刺,但她的求生意志也是全劇最強烈。
在全劇看完後回顧文章開頭的台詞:「去死吧,這樣就會知道自己有多想活下去。」彷彿有了一些不一樣的意思。很多人終其一生渾渾噩噩的活著,遑遑不可終日的等待不知何時到來的死亡,分不清楚自己究竟是一天天倒數過完自己的人生,抑或是明知徒勞卻還是掙扎著讓這條終點線多延後一分一秒,任由對於未知的恐懼凌駕自己的理性之上。也許當意識到死亡降臨會有多突然與容易,當人能掌握、搞懂死亡是怎麼一回事,人們才能理解並決定自己該如何活著,人終究是要能看得見終點在哪裡才能踏實地規畫路徑的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