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再見機器人》一切始於時間,也終於時間

影評|《再見機器人》一切始於時間,也終於時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再見機器人》的狗狗和機器人

《再見機器人》的狗狗和機器人


《再見機器人》是一部很輕的作品,輕到連評論的張力都比它還要明顯,原以為是平淡的敘事,直到最後才漸漸發現,所有的經歷早已帶領我們抵達遺憾的盡頭,它沒有要強調遺憾是有多麼撕心裂肺,而是將角色交托給時間,隨著歲月的變化前進。身為用一句話就可以闡述完的故事,卻可以渲染各地大大小小的群體,情感的濃烈程度可見一斑。

.

遺憾的盡頭是什麼?是既失望又令人期待的,失望的是一段關係的分離,期待的是充滿各種可能性的相遇。和片中機器人遇到的鳥家庭、狗狗遇到的鴨小姐一樣,這種無法馬上會意過來的感受,是讓人感到非常矛盾和痛苦的。然而換個角度思考,分離或許是一份禮物,它可以創造出市面上那些精彩的小說、電影院裡那些感人肺腑的情節,彷彿心中的畫面與我們的情緒共生,於是我們開始幻想,幻想離開那一片沙灘、離開那一座樂園、通往過去的小公寓......

.

儘管劇情如此虐人,然而這個動物社會可能沒有像人類的世界那麼複雜,它沒有階級制度的煩惱、也沒有衝擊文化的商業模式,只有最純粹的孤獨。所以儘管劇情裡有許多如此貼近世代的觀察,我仍然覺得《再見機器人》戴著某一種純真的濾鏡在敘事。

.

然而就算是充滿濾鏡的視角,也都無法抵擋時間的摧殘。最殘忍的是「時間感」是如此的漫長,老實說在狗狗與機器人分開的這段期間,我都在渴望他們見面的那一刻,就和狗狗一樣難受。但就在好不容易迎向結局的時候,我被硬生生打了一個巴掌,失落感伴隨著淚水聲淚俱下,怎麼會分開呢?這就像死守在電腦前面整整一個月的追劇仔,看到角色被突然賜死的感覺。

.

原來這就是遺憾,原來被我以不耐煩的眼光看待的這一段分離歷程,是遺憾最重要的一部分。記憶透過遺憾開始成長、蛻變,於是我們看見了分離世界的反面,是充滿光輝和無限生機的未來,儘管熟悉的已經不在身邊,我們還是可以慶祝、聽著熟悉的弦律起舞,因為沒有人會忘記曾經那個美好的夏天。


======

這裡將會定期於更新電影資訊和心得

歡迎追蹤——

FB|地瓜嗓さん

IG |@digua_san



內容總結
再見機器人
4
/5
avatar-img
地瓜嗓(さん)的沙龍
23會員
79內容數
富含電影纖維,能增加觀察生活的飽足感。文字熱量每100克約87大卡,心情好的話,會從臉上的洞發出自以為音樂的嗓音。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暗黑版的婚姻故事《墜惡真相》,戴著懸疑片的面具、披著法庭攻防戰的外衣,包覆著探討伴侶分工的內核。本文探討《墜惡真相》的配樂,在低成本素材下以簡單的方式造成反轉,甚至有機會像《P.I.M.P》一樣造就新一代的網路迷因。
5/5墜惡真相
《藍色的你》展現20世紀末期英國的同性戀議題,主角珍的隱藏身份和性向,及在保守社會中的掙扎。作者呼籲臺灣希望未來能出現一部結合當代現況的酷兒作品,說出只有這個時代才可以體會和理解的故事。
層出不窮的自殺案件,充斥著現代人的生活,在學校跳樓、在地鐵臥軌、在車子裡燒炭,早已成為我們習以為常的社會新聞。有些痛苦的背後,是一群經歷時代巨變的千禧年小孩,不但要實現父母的期望,還要對抗整個社會。倖存者最終都只能成為麻木的靈魂,像是因他人跳軌而耽誤上班的民眾、或是打開電視台戴上玫瑰色眼鏡的人們,對
清晨灰濛濛的海灣座落一排廢棄工廠,立竿網在沒有盡頭的大海裡若隱若現,住在這裡的居民彷彿都是被城市拋棄的幽魂,四周只剩下海浪拍打的白噪音。陳克勤的鏡頭完美地打造了潛意識裡那些朦朧、晦暗、不規則的夢境,靜止的景框帶領觀眾沈浸在困住少男少女的寂寞世界,這裡也是最接近社會底層的孤城。 「我不需要你的錢
上週很應景地看了《萬聖劫》,抱著欣賞B級恐怖片的心情走進戲院,沒想到畫面和音效都超出預期的「精緻」,連場景都搬進了遊樂園,可見劇組的野心有多麼宏大。然而就算特效再怎麼專業,在恐怖片充斥的這個時代,觀眾更在意的是鏡頭、以及演員所創造出來的空間和情緒,可惜《萬聖劫》並沒有好好地把握這次的場地優勢,以扁平
在《蒼鷺與少年》裡,宮崎駿打造了全新的世界,是由簡單的人物組成,卻蘊含深層意象的世界。 . 我不太喜歡某些人的解釋,他們認為小朋友會看不懂,所以叫爸爸媽媽可以不用費心或浪費時間。 . 看懂《蒼鷺與少年》本來就沒有年齡限制,唯一的限制是要先意識到人類總是以自我為中心判斷事物。必須先捨棄自己習以
暗黑版的婚姻故事《墜惡真相》,戴著懸疑片的面具、披著法庭攻防戰的外衣,包覆著探討伴侶分工的內核。本文探討《墜惡真相》的配樂,在低成本素材下以簡單的方式造成反轉,甚至有機會像《P.I.M.P》一樣造就新一代的網路迷因。
5/5墜惡真相
《藍色的你》展現20世紀末期英國的同性戀議題,主角珍的隱藏身份和性向,及在保守社會中的掙扎。作者呼籲臺灣希望未來能出現一部結合當代現況的酷兒作品,說出只有這個時代才可以體會和理解的故事。
層出不窮的自殺案件,充斥著現代人的生活,在學校跳樓、在地鐵臥軌、在車子裡燒炭,早已成為我們習以為常的社會新聞。有些痛苦的背後,是一群經歷時代巨變的千禧年小孩,不但要實現父母的期望,還要對抗整個社會。倖存者最終都只能成為麻木的靈魂,像是因他人跳軌而耽誤上班的民眾、或是打開電視台戴上玫瑰色眼鏡的人們,對
清晨灰濛濛的海灣座落一排廢棄工廠,立竿網在沒有盡頭的大海裡若隱若現,住在這裡的居民彷彿都是被城市拋棄的幽魂,四周只剩下海浪拍打的白噪音。陳克勤的鏡頭完美地打造了潛意識裡那些朦朧、晦暗、不規則的夢境,靜止的景框帶領觀眾沈浸在困住少男少女的寂寞世界,這裡也是最接近社會底層的孤城。 「我不需要你的錢
上週很應景地看了《萬聖劫》,抱著欣賞B級恐怖片的心情走進戲院,沒想到畫面和音效都超出預期的「精緻」,連場景都搬進了遊樂園,可見劇組的野心有多麼宏大。然而就算特效再怎麼專業,在恐怖片充斥的這個時代,觀眾更在意的是鏡頭、以及演員所創造出來的空間和情緒,可惜《萬聖劫》並沒有好好地把握這次的場地優勢,以扁平
在《蒼鷺與少年》裡,宮崎駿打造了全新的世界,是由簡單的人物組成,卻蘊含深層意象的世界。 . 我不太喜歡某些人的解釋,他們認為小朋友會看不懂,所以叫爸爸媽媽可以不用費心或浪費時間。 . 看懂《蒼鷺與少年》本來就沒有年齡限制,唯一的限制是要先意識到人類總是以自我為中心判斷事物。必須先捨棄自己習以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即便以現代的觀點來看,知名指揮家伯恩斯坦的情感生活,也不容易為主流價值所接受,但他無論是對妻子費莉西亞,還是對同志愛侶柯斯藍,都是有情有義。感情的事,不適宜用道德,去做絕對的黑白論斷,親密關係裡,各人有各人的功課,能夠無愧於己,無愧於每段關係,應該就是力所能及的最好結局了。 婚內出軌是很多女性
以前都覺得道別是在路上看到那個熟悉的人,你會走上去跟他說,這些年你有多思念、發生了多少事,好不容易終於又遇見了。但長大才發現,原來有一種再見是當我看見你過得很好,我也有了新生活,就讓我們繼續好好生活,不打擾真的是溫柔?這部電影給長大挺好的禮物,學會失去、學會重新擁有新的關係、學會道別。
滯留生 The Holdovers(2023) Director:Alexander Payne 喜歡《滯留生》致敬70年代的片頭,看第二次比第一次還喜歡,整部片嘗試在既定的校園片框架中,玩出的新的高度,甚至感覺有機會成為新一代的聖誕經典電影,劇中幾為毫不相關的孤單角色在聖誕節彼此相擁的細膩情
即便以現代的觀點來看,知名指揮家伯恩斯坦的情感生活,也不容易為主流價值所接受,但他無論是對妻子費莉西亞,還是對同志愛侶柯斯藍,都是有情有義。感情的事,不適宜用道德,去做絕對的黑白論斷,親密關係裡,各人有各人的功課,能夠無愧於己,無愧於每段關係,應該就是力所能及的最好結局了。 婚內出軌是很多女性
以前都覺得道別是在路上看到那個熟悉的人,你會走上去跟他說,這些年你有多思念、發生了多少事,好不容易終於又遇見了。但長大才發現,原來有一種再見是當我看見你過得很好,我也有了新生活,就讓我們繼續好好生活,不打擾真的是溫柔?這部電影給長大挺好的禮物,學會失去、學會重新擁有新的關係、學會道別。
滯留生 The Holdovers(2023) Director:Alexander Payne 喜歡《滯留生》致敬70年代的片頭,看第二次比第一次還喜歡,整部片嘗試在既定的校園片框架中,玩出的新的高度,甚至感覺有機會成為新一代的聖誕經典電影,劇中幾為毫不相關的孤單角色在聖誕節彼此相擁的細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