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20|閱讀時間 ‧ 約 24 分鐘

什麼人養什麼鳥(四)

    「養敵人作自己樁腳」這種事,雖然能作,而且不得不作、非作不可,但是,又豈能播之於口?

    戰國時代的六國宰相蘇秦不但有深刻的憂患意識,並且善用根基與危機糾結的態勢,養著危機做根基,使危機存而不得作怪。

    三、請將不如激將

    張儀,戰國時代魏國人,與蘇秦都是鬼谷先生的學生,不過,蘇秦一直覺得自己的才學不及張儀。張儀學業告一段落之後,即周遊列國,想謀一官半職。有一次在楚國,參加楚國宰相的宴會,酒宴當中,這位宰相丟了一塊最心愛的璧玉,楚相的門客認為張儀家貧,而且又正在四處謀職,嫌疑最大,因此將張儀抓起來拷打,但是,張儀始終不承認,最後也只好將張儀放了。張儀渾身是傷,狼狽不堪的回到家中,他的妻子見狀萬分難過,問他:

    「唉!讀了那麼多書,怎麼會受到這種侮辱?」

    張儀問妻子說:「妳看看我舌頭還在不在?」

    他的妻子被他逗笑了,說:「舌頭還在!」

    張儀說:「那就足夠了。」

    就在張儀萬分落魄潦倒之時,忽然有人向他提到:

    「蘇秦不是你的同學嗎?他受到趙王的器重,現在已是六國的宰相,你為什麼不去看看他,說不定也可以得到一官半職。」

    張儀興沖沖到了蘇秦辦公室所在的趙國,準備求見蘇秦,他投店住宿安頓之後,到旅社的餐廳喝茶,無意間認識了一個商人,攀談之下才知這商人就住在他房間的隔壁,而這位商人得知張儀是蘇秦的同學,頗為欽羨,張儀也不諱言來找蘇秦安排工作。只是,求見蘇秦的事並不順暢,接連兩天,在蘇秦辦公室的門房,從日出等到日落都沒見著蘇秦。到了第三天快近中午,總算見到蘇秦,而這位昔日同窗,如今貴為六國宰相,架勢自是不同,承蘇秦看得起,邀張儀共餐,但是,只見蘇秦面前儘是大魚大肉、山珍海味,而坐於堂下的張儀面前只有一湯、一菜、一碗飯而已;吃飯之中,蘇秦很感慨地對張儀說:

    「以你的才學怎麼會這麼落魄呢?唉!我倒寧願我的口才不如你而比你富貴。」

    張儀食不知味的吃完一頓飯,謀職之事也開不了口,告辭出門,垂頭喪氣的回到旅店,那位商人倒是很熱絡的迎上前來,當他知道事情的狀況,看到張儀如此頹喪,忍不住問張儀:

    「事到如今,有何打算?」

    被這樣一問,張儀如被當頭棒喝,挺了挺胸說:

    「事到如今,我只有到秦國去了——蘇秦是六國的宰相,所以我在六國都不可能有發展,唯一可去之處就是秦國了!只是……」

    只是,貧寒的張儀並沒有從趙國到秦國的路費,這位商人一聽,小事一樁,馬上拍胸脯承擔張儀到秦國的盤纏,包括治裝費及所需備辦的各色禮物。

    由於資源豐厚,張儀高車、駟馬、錦衣的來到了秦國,並且憑藉本身的才學及取之不竭的金錢支援,交通王親貴族無往不利,並得以拜見秦國的君王秦惠王,而且相談甚歡,並被秦惠王任命為客卿。看到張儀成為秦國的正式高階官員之後,這位商人就向張儀告辭,張儀大感訝異,對這位商人說:

    「若不是你鼎力相助,我哪裡能有今天?我正準備要好好的報答你,你怎麼要走了?」

    這時,這位商人正式向張儀攤牌,告訴張儀——真正要感謝的人是蘇秦,因為張儀從趙國到秦國所有的花費全部是蘇秦給的——當然,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蘇秦花這麼大筆銀子可不是沒有目的:

    一、蘇秦認為:六國能夠「合縱」是因為有強秦,所以強秦是六國合縱的根基;同時,六國各有自己的立場、打算,各懷鬼胎,所以,六國的縱約是一種緊張平衡,這種態勢很難長久維持,只要秦國向六國中任何一國示好或是攻打任何一國,六國的縱約就隨時會瓦解,因此,強秦也是六國縱約的危機所在;為了穩住根基,使它不要成為危機,蘇秦需要一個才智謀略與自己相當,而且能與自己配合的人到秦國掌控秦國的政權。

    二、蘇秦認為:張儀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蘇秦自嘆不如,若是以張儀作自己的部屬那真是大才小用。只是,人都是好逸惡勞,而且未必體察到自己的潛力,若是勸張儀到秦國,張儀必定不肯,所以,請將不如激將——從有人暗示張儀去找蘇秦謀職到張儀入秦,全是蘇秦一手規畫。

    三、蘇秦期望張儀在掌控秦國政權之後,盡量在蘇秦有生之年不要破壞六國的合縱之約。

    瞠目結舌的張儀了然事情的始末之後,只有聽命的份兒了。人家連自己的肚腸是怎樣轉彎都一清二楚,自己還有何話說?(取材於「史記.蘇秦張儀列傳;東周列國志」)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