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迴|力與交換模式|佛陀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學習範疇

力與交換模式|第一部 來自交換的「力」|第四章 交換模式D與力|9、佛陀


📖文獻筆記

第四章 交換模式D與力

9、佛陀

佛陀的「悟」與「梵我合一」之類的思辨是毫無關係的。也就是說,他的思想並非承繼過去的婆羅門教,或是奧義書的哲學。相反地,他反對「業」、「輪迴」、「解脫」等等,種姓制度引為根據的觀念。舉例來說,輪迴的觀念必須假設有一個同一的「自我」存在,否則沒有意義;但佛陀從根本上懷疑這種「自我」的同一性。話雖如此,他也沒有走向「自我是否存在」這種思辨性的問題。他的「悟」,是對婆羅門階級制度的否定,是一種倫理上的轉變。

從輪迴的觀念中解放出來,並不是一個思辨性的問題。如果想要改變社會體制、實現平等自由,這樣的解放是不可或缺的要素。實際上支持佛陀的,並不是感受到抽象的「苦」的人,而是女性、商人、首陀羅、賤民等等,具體感受到生存的「苦」的人。佛陀所主張的「慈悲」,是非常具體的東西。而且他並不依賴國家,過著流浪的生活,並且組織自己的社群(僧伽)。

在他生前,佛陀的言行對統治階層與知識階層沒有造成任何影響。但到了後來,當統治階層與知識階層開始接受佛陀的教誨時,他們卻將佛陀的言行解釋為婆羅門教與奧義書哲學的延伸。就在那時候,佛教成為思辨性的、形而上學的體系。但我們必須說,那和真正的佛陀是完全不同的東西。


📝學習心得

這邊柄谷行人提出其觀點,認為佛陀是對婆羅門階級制度的否定:

他(佛陀)反對「業」、「輪迴」、「解脫」等等,種姓制度引為根據的觀念。……他的「悟」,是對婆羅門階級制度的否定,是一種倫理上的轉變。

而之後形成的思辨性、形而上學的體系,與真正的佛陀是完全不同的東西,從數篇文章整理到這裡,可以了解關於「輪迴」的議題是非常複雜的,不過撇除輪迴不談,佛法中還是有許多實用的部分,例如出離心、菩提心、奢摩他等,但想要進一步達成「斷除」、「解脫」,則依舊得面對「輪迴」的問題。

如果只是選擇相信輪迴,就例如「相信上帝存在,而無法知道上帝存在」,因為如果知道就不需要相信,那是否相信輪迴與相信有個造物主是一樣的盲信呢?

avatar-img
101會員
438內容數
沉思靜心,簡樸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子非魚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以《弊宿經》裡佛教徒與「虛無論者」的輪迴辯論為考察線索
佛教在创立时既讲无我论又讲轮回说,在同时论证两者时实际上存在着矛盾或困难。但无我论和轮回说对佛教都很重要。为解决这个矛盾及论证上的困难,佛教在发展中提出了种种概念或说法来化解这一问题。
「無我」與「輪迴」兩項概念之間,的確存在著某種衝突性,是以歷代的佛教思想家,無不對「無我的輪迴」一再進行詮釋。基本上,「無我」是解脫者所已證悟且要令末悟凡夫也能理解的「真實」,而「輪迴」是印度統傳下的一種世界觀,它告訴我們的是世間眾生生死流傳的「事實」,也提供了善惡有報的道德保證。
以《弊宿經》裡佛教徒與「虛無論者」的輪迴辯論為考察線索
佛教在创立时既讲无我论又讲轮回说,在同时论证两者时实际上存在着矛盾或困难。但无我论和轮回说对佛教都很重要。为解决这个矛盾及论证上的困难,佛教在发展中提出了种种概念或说法来化解这一问题。
「無我」與「輪迴」兩項概念之間,的確存在著某種衝突性,是以歷代的佛教思想家,無不對「無我的輪迴」一再進行詮釋。基本上,「無我」是解脫者所已證悟且要令末悟凡夫也能理解的「真實」,而「輪迴」是印度統傳下的一種世界觀,它告訴我們的是世間眾生生死流傳的「事實」,也提供了善惡有報的道德保證。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睽違十四個月,終於可以寫第八章了,上文說到儒之鸞,與佛道之經藏,皆以文字所成,尤其是中華文化中,文字藝術精粹廣博,各個朝代皆有代表之文體,一字多義,一句多義,一文多義,更能呈現出信仰之豐富意涵,而這也非中華文化所特有,佛教傳入中土,在教典翻譯時,古德即有五不翻(註一)...............
Thumbnail
生活中的輪迴現象以佛教、印度教和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探討了靈魂成長和行為模式的深層次影響,並提出了打破輪迴的方法。通過自我反省、改變行為模式和靈性修行,可以實現個人成長和靈性提升。
Thumbnail
慈悲智慧是心靈的財富,發心立願是精神的動力,勤勞精進是軀體的資產,真如佛性是永恆的寶藏。 —摘自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道》
一種形體,兩種模式,變形金剛,孩子心法。 新奇玩意,轉眼忙花,童心在線,創造花果。 原生是我,次生是你,頭撞血流,照鏡同形。 心意相通,兩情相知,手牵手走,步步同行。 謝謝日本的孩時發明,讓我有了無限瑕想。
Thumbnail
第二章的主旨則接續首章「常有欲,以觀其徼」,在朝往目標奮鬥時,如何回歸於道、保持在道中前進的竅門。
Thumbnail
諸供養中,法的供養第一;諸功德中,心的祝福為上。 —摘自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道》
Thumbnail
睽違十四個月,終於可以寫第八章了,上文說到儒之鸞,與佛道之經藏,皆以文字所成,尤其是中華文化中,文字藝術精粹廣博,各個朝代皆有代表之文體,一字多義,一句多義,一文多義,更能呈現出信仰之豐富意涵,而這也非中華文化所特有,佛教傳入中土,在教典翻譯時,古德即有五不翻(註一)...............
Thumbnail
生活中的輪迴現象以佛教、印度教和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探討了靈魂成長和行為模式的深層次影響,並提出了打破輪迴的方法。通過自我反省、改變行為模式和靈性修行,可以實現個人成長和靈性提升。
Thumbnail
慈悲智慧是心靈的財富,發心立願是精神的動力,勤勞精進是軀體的資產,真如佛性是永恆的寶藏。 —摘自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道》
一種形體,兩種模式,變形金剛,孩子心法。 新奇玩意,轉眼忙花,童心在線,創造花果。 原生是我,次生是你,頭撞血流,照鏡同形。 心意相通,兩情相知,手牵手走,步步同行。 謝謝日本的孩時發明,讓我有了無限瑕想。
Thumbnail
第二章的主旨則接續首章「常有欲,以觀其徼」,在朝往目標奮鬥時,如何回歸於道、保持在道中前進的竅門。
Thumbnail
諸供養中,法的供養第一;諸功德中,心的祝福為上。 —摘自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