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06|閱讀時間 ‧ 約 31 分鐘

產業觀察|AM產業結構改變的投資機會|東陽、昭輝

前言:

台股產業多為外銷導向,更有許多世界級的隱形冠軍,汽車零組件就是其一。

而其外銷主要出口國為美國,佔整體產業高達56.4%,如下圖:

來源:TTR台灣趨勢研究

另外,台灣更是全球汽車售後維修市場—AM零組件重要的出口國,尤其是碰撞件。

根據工研院資料統計,台灣外銷 AM 碰撞零組件產值占全球比重達 60~70%,其中保險桿、鈑金、後視鏡與橡/塑件等 AM 碰撞零組件,全球市占率達 85%,保險桿更高達 90%。

而台股AM產業的重要公司計有保險桿的東陽(1319)、昭輝(1339),鈑金的耿鼎(1524)及車燈的帝寶(6605)等。

觀察其營收成長率,在經歷2016年至2020年中美貿易戰及疫情之後,AM產業終於重回營收成長趨勢,年增率站回10%,如下圖:

來源:財報狗

另據外銷金額統計(如下圖),2022年台灣汽車零件外銷成長率僅3.86%,若比較上圖同年的營收成長率,AM產業的成長率更高於整體產業成長率,我想這是個好現象。

來源:東陽年報

而其原因為何?

阿嘉認為,主要來自銷售地—美國市場法規的改變

接續我們進入正題,概述 AM產業結構的改變,區分「政策面」及「需求面」,以下。

論 AM產業構變

・產業政策

據調研,因為疫情造成供應鏈短缺問題,OEM原廠零件供應斷鏈缺料,這也導致美國車主出險維修大塞車,待料時間大幅拉長,於是美國最大產險公司 State Farm 於2022年宣布改以同等品質的AM零件替代賠付,縮短客戶待料時間,加速理賠;政策實施時間軸,如下:

  • 2022年6月宣布於美國奧克拉荷馬州、德州兩地試行以AM碰撞零件來做估價維修與賠付。
  • 2022年12月正式將此賠付措施更擴大適用至全美47州。
  • 2023年10月宣布所有碰撞件如葉子板、水箱護罩、金屬板等。

而 State Farm 在美國的市佔率約16%,業務涵蓋全美範圍最廣,為了讓修理廠能安心使用非原廠汽車零組件,便建立了一套產品檢驗標準,即「CAPA」認證制度

這對於零組件供應商來說,通過此一認證不僅可提高產品形象,更有助於修理業及保險業對售後服務零件之信賴,讓產品品質是除價格外的另一項重要競爭因素。

另外,此認證需要排程時間且費用昂貴,先進者優勢更為明顯,CAPA 產品更較無認證產品毛利多了10%

因此,究以上政策,可以理解台灣外銷美國的汽車AM零組件產業,在2023年年底正式迎來一個產業結構的改變;除了政策轉變帶動營收成長率高於整體產業成長率外,認證產品更有望提升銷售毛利。

.產業需求

然而這個產業結構改變的需求有多大呢?我們看到下圖:

來源:元大投顧

據元大投顧報告,歐美市場目前維修還是以原廠零件為主,佔了8成之多;而AM零組件維修滲透率僅從2007年的10%,至2023年達20%而已,成長相當緩慢。

主要原因是歐美汽車保險承保制度為完全承保居多;意思就是以保險金額為限,可以全額理賠的意思。

所以,只要承保金額足夠理賠給付被保險人,基本上歐美人士習慣使用昂貴的原廠件。

但近年發生一個情況,通貨膨脹導致保險費用大幅提高,去年就有一則新聞—保費上揚 美國許多車主不再投保車險;詳見報導連結。

而到了現在,這問題似乎還未得到解決,據優分析報告:

美國3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3.5%,高於市場預期的 3.4%,細項觀察交通運輸服務(占比約5%-6%)的年增率正在快速上升,近3個月增長幅度為9.7%、10.4%、10.74%。
交通運輸服務,主要衡量消費者支付交通運輸服務的價格變動情況(也包含汽車保險);根據美國勞工部數據統計,汽車保險成本同比增加了22.2%,這是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的最大增幅。

如下圖顯示,雖然新車和二手車價格下滑,但是通膨助長的高額保險費,正影響消費者的購車意願。

來源:優分析

但難道汽車駕駛人就不保險了嗎?不是的!替代方案便是,產險公司力推承保人使用品質相當的AM零組件實施維修

雖然大家不免疑慮,在1999年曾發生投保人控告 State Farm 沒有以OEM產品換修的理賠官司,此官司總賠償金額高達10.06億美元,事件發生後各保險公司皆停止使用AM產品。

但此事已歷經多年,近年來AM產品品質與OEM產品不相上下,加上AM產品的價格優勢,更可降低投保人的保費,因此滲透率也確實緩慢提升至現今的20%。

而此狀況在未來可能會再加快;觀察下圖,主要原因便是通膨影響消費者購車意願,意味者汽車的平均車齡將延長,加上汽車保有量每年均穩定擴大,如此更刺激了售後維修市場的成長,AM產業因此受惠

來源:昭輝法說

來源:昭輝法說

再觀察下圖,二手車價格正在回落,不像疫情期間供不應求導致價格上漲;加上新車庫存仍低,並且可以看到截至2024.03汽車銷售已逐漸提升,短期內若購車需求無法被滿足,也將刺激二手車維修市場的成長

來源:Manheim

來源:財經M平方

來源:Mark Lines

故阿嘉認為,汽車保險費的提高、法規政策的改變加上車齡老化趨勢,以及無法被滿足的購車需求,AM零組件產業也將重回營運成長趨勢。

究此,我們甚至可以觀察北美AM售後維修業者的營收趨勢得到驗證,如下圖:

來源:財報狗

撇除二手車商 KMX營收下滑是因為二手車價格下跌因素,主要觀察汽車維修配件經銷商 LKQ(為東陽及昭輝的主要客戶)以及 AZO、ORLY、GPC等汽配連鎖業者的營收皆呈現成長趨勢,反倒不受二手車價格影響。

而 KMX及 LKQ也於近期電話紀錄表示對於二手車市場的樂觀看法,如下:

來源:財報狗

來源:財報狗

說了那麼多,最後回頭來說未來AM零組件滲透率會因此提升到多少呢?我想這才是重點。

參考券商報告,皆預期2025年可提升至23~25%、2028年可至28~30%。

如此一來,可以預期未來一年,AM零組件產業的市場規模增加約5%的市場份額,相當於整體市場會再成長25%(5÷20=25),也難怪法人預估東陽2024年將迎來雙位數的成長,更因應“強勁”成長需求,將持續資本支出大幅擴廠呢!

接續我們來談談投資機會。

投資機會

其實有望受惠的公司,在前言已經提到,但不得不說市場早知道~

可以發現東陽股價已事先反映預期,惟其他同業相對較為委屈,尤其昭輝、耿鼎呈現落後補漲態勢,如下圖:

來源:Google

但比較市場評價的話(如下圖),其中昭輝相對便宜,因此這就來看看昭輝有什麼值得期待之處。

來源:財報狗

・東陽VS昭輝

基本上東陽市場預期較高,但是昭輝為什麼反映會落後呢?除了東陽是市場龍頭以外,其實可以看到營收趨勢,2024年確實也是東陽表現較佳,如下圖:

來源:優分析

來源:優分析

但真的如此嗎?我們可以翻開昭輝的財報來比較(如下圖);看到2022年昭輝的個體及合併財報可以發現,原來合併財報包含了亞洲區域的營收,但個體財報並沒有

來源:昭輝年報

再看到下圖,此圖為合併財報的數據,其實2023年昭輝的中國區的營收呈現衰退趨勢;若比較東陽的區域營收,也難怪成長率不如東陽,因為昭輝反而受到了中國業務的拖累

來源:優分析

來源:優分析

所以撇除中國業務,實際上2023年度,東陽及昭輝在台灣內銷及美國外銷的金額分別是139.7億及14.4億,比較2022年化成長率分別為13.5%及15.2%;其實昭輝不比東陽差,也同樣受惠AM維修趨勢。

由此推測,2024Q1昭輝營收成長相對東陽弱勢,可能也是因為中國業務的影響,實際上是成長的才對

不過,雖然營收受拖累,但再看到毛利率的表現,其實昭輝相當驚人(如下圖);因此阿嘉認為昭輝不僅受惠AM維修趨勢,昭輝是更明確的受惠其 CAPA 認證件的高毛利,並如實展現在獲利表現上。

來源:財報狗

而關於認證件的提升,有何觀察重點?如下。

・觀察指標

阿嘉認為昭輝營運轉機的指標為—研發費用;看到下圖,昭輝比起東陽更顯積極。

來源:財報狗

來源:財報狗

那AM產業的研發費用到底是拿來做什麼的?其實就是新車款、新品的開模啦!想必昭輝未來會有更多 CAPA 認證件的訂單。

且昭輝也於年報中表示(如下圖),早在2019已年成立研發中心,並致力開發 CAPA 件;由公司的研發費用來看,並不是講假的。

來源:昭輝年報

另據券商報告,產品開模大概要9個月的時間(開發6個月、認證3個月);因此,阿嘉認為,公司2023Q4研發費用來到過往新高,如此往後推算9個月,可能就是為了2024下半年旺季出貨做準備

而觀察重點在於,接下來Q2為淡季(據東陽說法,4月份AM營收應該會比3月份為低,5月回升、6月進入淡季)是否呈現淡季不淡,這樣就表示公司站在產業趨勢上,全年營收成長將指日可待。

由此預估的話,產業成長帶動公司營收成長假設為15%,加上認證新品毛利更高可達40%,推估全年營收及獲利將可擺脫過去水準

另昭輝配息穩定(如下圖),因為阿嘉投資偏向長期持有,所以會特別關注股利政策;阿嘉認為,昭輝真遇到股災的話,下檔或有殖利率支撐,也可以此作為觀察指標。

來源:財報狗

但按照公司過往配發率為5成,若是以5%的殖利率來看,照理來說股價已經反映預期;惟投資應該向前看,今年營收加上獲利的成長,是否可能帶動EPS創高呢?賺5塊、配3元的下檔支撐也將會是過去式。

接下來投資人要做的功課應該是,公司受惠產業趨勢未來營收可以到多少、賺多少?又可以配多少?以此作為公司的下檔風險,而這功課就交給各位了!

結語

我們總結一下昭輝的看點:

  1. 觀察毛利是否站穩40%,這攸關CAPA 認證件的出貨。
  2. 追蹤Q2淡季營收,是否淡季不淡,尤其是6月時的表現。
  3. 公司為外銷導向,觀察匯率是否造成業外虧損。
  4. 中國業務屬OE客戶,是否迎來復甦。
  5. 景氣回溫,帶動新車銷售成長,反而不利二手車市場。
  6. 歐美人士對於使用AM件賠付的習慣是否可以改變。

最後,以上答案大多“正面”的話,阿嘉認為下半年將會是AM產業營運轉機時刻。

而基本上對於AM產業的投資機會,就好像是東陽吃肉、昭輝喝湯!

在比價效應下,受惠整體產業趨勢來說,不管什麼公司,只要是相關概念股,應當都會有不錯的表現。

不過,阿嘉就是特別喜歡冷門的公司,而昭輝僅就是比較符合我的選股邏輯而已,不一定表現會最好。

另外,昭輝要注意的一點是,公司居然切入生技產業(如下圖);這是有點匪夷所思的地方,不過感覺似乎也不是隨便玩玩,翻開董事成員,其實也是相關背景人士。

來源:昭輝年報

目前該事業是沒什麼貢獻啦!未來還需觀察是否會影響本業。

以上分享,非投資建議,請自行參酌。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阿嘉的台股研究室》將不定期發表系列文章,歡迎您與我一起成長,邁向財富自由的人生。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