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5/07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讀經有感

    近一個月在唸《大悲咒》、《心經》和《金剛經》,抝口的咒文現在唸得比較順了,在誦讀《心經》時,腦海偶爾也會出現之前看的《唯識》一書中,關於一切都是意識的說明,在誦讀《金剛經》時,也感覺是另一種方式說明的加強版。


    雖然古典用語,不是很理解「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的意思,裡面好多句都是這樣的句型,凡說是某某者,就不是某某,就叫它某某。又說如來在燃燈佛那裡時,「於法實無所得」,因爲沒有一個法叫做「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裡面也提到好多句「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還有一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想起《唯識》裡看到的觀點,我們都是完整的一體,有形世界,是我們意識投射出來的虛擬時空(即「種種色」),如果能看透這一層幻覺,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如來,或可以是真實的實相。


    近年來天災人禍不斷,近日地震頻頻,更讓人心生恐懼。但昨日忽有所悟,所謂的「天災人禍」,是我們人的頭腦給它的定義,站在中立的角度看,就是一種現象而已,只是這種現象會造成地表上的生物的生命威脅,因此會讓生物產生種種情緒,也因情緒引發種種行爲。


    《金剛經》裡,世尊說他昔日爲歌利王割截身體,節節支解時,是「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的,若非如此,他「應生瞋恨」。如果我們能做到「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那是否面臨避不掉的天災人禍時,也能平靜看待?所以不禁想,「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究竟是什麼意思?又要怎麼做到呢?


    感覺上是很不容易呢。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