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22|閱讀時間 ‧ 約 28 分鐘

館系列本格推理成名作:《殺人十角館》

     忤逆時代浪潮,與社會派推理壁壘分明,有劃時代意義的《殺人十角館》影視化了。

     其實此篇作品本來不受待見,曾投稿過初審就吃了閉門羹。在音樂製作人兼經紀人的青睞及業界先輩抬愛充當引薦人後,才得以在百家爭鳴且尚未得獎的推理小說新銳中脫穎而出。雖然有濃厚的致敬意味與古典本格的公式套用,因此迎來不少辛辣的負評謾罵,嫌人物形塑不完整的、劇本架構鬆散的、真實情節有疑義的,多是用當時既定的「常規標準」去審度之。但哪個熱門作品沒有異音呢?樹大招風,若是默默無名的小輩更是適合殺雞儆猴,成為開鍘伺候的代罪羔羊;或許已經預見此番光景,使得當時沒有其他類型小說家願意重拾本格的懷抱、噤若寒蟬。

     唯獨綾辻行人對本格推理小說的堅持,像館系列作品建築家中村青司對怪異建築的堅持一樣,近乎偏執地按照自己的方式行動,才逐漸斬獲佳績、魚躍龍門。這聲如洪鐘的一擊,敲響了許多同儕與後進的創作動力,復興/新本格派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內容的合理性與寫實與否無足輕重,強調邏輯知性與破解謎團的趣味性,既不會落入舊瓶新酒的窠臼,亦不會受限名作大家的桎梏,體現了時勢造英雄、英雄造時勢的轉捩點。

 

     角島上的青色館,在一場大火中付之一炬,無人生還園丁也不見蹤跡。遺體的可怖情狀顯示遭到謀殺,而究竟是有著怪僻的中村青司癲狂犯罪後自焚,還是園丁行兇後逃逸不得而知,刑警與法醫在細究案件後遲未進展。弟弟紅次郎有不在場證明、園丁動機有歧異、附近海域也沒有外人介入的跡象,地處偏遠荒蕪的角島就這樣被詛咒著,成為了懸案束之高閣。

     因為有著遺世而孤立的神祕氛圍,加上連環命案的推波助瀾,坊間流傳著繪聲繪影的臆測,諸如目擊到疑似有人走動、有燈火傳出、或有奇特的聲音等,無所不用其極穿鑿附會,增添了尚且保持完好的另一座十角館魅力,卻也鬼影幢幢。大學推理研究社的成員沒有放過難得的登島機會一探究竟,除了可以轉換心境為了十周年的紀念團刊尋求靈感,還能與固定成員交流情感、腦力激盪,是日本行之有年的合宿活動。有趣的是所有人稱呼很有代入感的使用繼承而來的偵探名諱,幫助讀者認人,也實現了推理史上名偵探共聚一堂的夢幻共演。

     與此同時,社員們陸續接到署名為中村青司控訴信,強調女兒之死與社團成員有關。弔詭的是其女兒之死歸屬意外事件,且發生時點在角島命案之前,除非有人大難不死或知曉箇中玄機惡作劇。未在島上的社員江南、守須因故提早離開致死酒席,透過已畢業的島田學長聯繫利害關係匪淺、又有顯著動機的紅次郎,看看到底是死者復活還是誰暗地裡裝神弄鬼。

 

     復仇,是眾人所能想像的動機,問題是誰來執行、為何執行,以及既然如此何必費心的布告天下?紅次郎有家族遺產的優先繼承順位,對於哥哥的遺體越是信誓旦旦的拍胸脯保證確如其人,越是加劇旁人的猜疑。園丁則評價良好,未有債務糾紛或色念貪欲前科,同為被害者的親屬卻被染指為始作俑者,任誰都不好過。由於中村太太的死亡時間在其他人之前,往生前與女兒相處態樣也透露端倪,印要冠上合理的原因會涉及隱私,守須寧願當安樂椅神探也不願侵門踏戶揭瘡疤,島外的人只能緣木求魚。眾口鑠金下,中村青司的亡魂登島了。

 

     斷水斷電沒通訊的十角館散發著寂寥蕭條的氣息,與焦黑枯槁的青色館形成強烈對比。搭同艘船前來的六名社員有醫藥、法學、理工等學院背景,沒有大難臨頭的覺悟反而插科打諢化解尷尬,還攜來釣具、拼圖排憂解悶,直到第三天以後命案陸續發生,那恐懼與危機感才蔓延開來。不願相信內部人士犯案,尤其還要背負風險剁手、貼標語,推理出可能存有密室、機關,還有藏匿臨島的可能,矛頭導向了中村青司潛伏,卻又無從防備的接連殞命。

 

     幾起謀殺的現場並不複雜,如何利用場域與時間差實現考驗兇手的隨機應變能力。安排各學院的學生在場也便於解釋取得藥物管道與判別死亡時間及原因,配合島內外兩組人員推理可以將這位幻影殺手形塑完整,並與多年前的未解命案一起還原真相,是匠心獨具的巧思。竊以為有代號盲點誤導,玩性別錯置的梗(像是社員艾勒里可能先入為主被認為男性,其實是中村女兒的閨密要復仇之類…)、或是屍體發現時序與死亡時間不同的梗(方便製造不在場證明,像是第三與第四起命案)、假冒屍體的梗(躲過眾人眼皮而行動、暗示有協力者)。另外就是十角館的特色可以有更多的發揮空間,諸如有內外夾層的雙十角結構、不等邊角的奇異房間、窗櫺門扉的特殊開啟設計等,相信更能滿足讀者對《殺人十角館》的期待。

     投身於此行近半世紀的島田莊司老師更是披荊斬棘的領航者,要是沒有這位伯樂慧眼識英雄,日本的革新不知會晚上幾年。直至今日,此態勢絲毫未減,其中同屬於京都大學推理研究社的方丈貴惠老師,便以「特殊設定推理」將孤島、別館進一步延伸應用,拓展本格推理的迷人之處,方興未艾。代表作有《時空旅人的沙漏》《孤島的來訪者》《賜給名偵探甜美的死亡》等。

 

     最後的獨白娓娓道來因果始末,但在動機方面有點偷吃步,整體布局瑕不掩瑜,看過《一個都不留》亦無妨。尤其最關鍵的翻轉自介出現時,驚魂甫定之餘還以為只是名號的承襲或轉移,結果是兇手本人打破第四面牆當頭棒喝筆者一番,難怪開頭不見登場人物列表,原來是含有詭計成分,連獨步文化的張麗嫺主編都受此作影響推理小說的喜好及閱讀傾向。將綾辻行人奉為圭臬的新本格派推理小說可試閱《玻璃塔殺人事件》,期待影視化的成果能同樣震懾觀眾、深植人心,吸引更多的類型小說讀者入坑。

近期《霧越邸殺人事件【經典改訂.全新譯本】》也重新上市。

 PS:影視化心得

  1. 將偵探及兇手誤導的有模有樣,但卻沒有交代合理性的行蹤太過可疑。ex:紅次郎不在家的原因、圖畫步進的細節、中村家合照太刻意等
  2. 斷手及貼牌其實都是誤導方向,有略嫌多此一舉之感
  3. 關鍵道具出現時有停格播放去數,還真的有特別處理過
  4. 兇手藏得太明顯,不是話少就是說話時遠鏡頭、故意take其他人
  5. 應該多加一些第一人稱視角會更有意思

結論:還是去看小說吧,後面一堆作家互吹,很明顯有兩三個心不甘情不願或乾脆都在講自己的作品,滿有趣的。


經專業編輯潤稿後之首發原址如下:https://news.readmoo.com/2024/05/08/240508-decagon/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分享包括但不限於歐美、日韓、華文圈之本格推理、心理懸疑、恐怖驚悚、科幻解謎、刑偵鑑識、法庭交戰等犯罪文學類小說,乃至一般文學獎得獎作品集心得,希望能攢些購書金形成良性循環。每篇約2000字,今年起隨讀墨發表進度更新。※著作權所有請勿轉載或抄襲於商業、學業等用途。
內容總結
殺人十角館
5
/5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