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工具書:07-2.關於大綱細節(整合、編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接著我們繼續來談「整合式大綱」、「編劇式大綱」。

❈❈❈

  ※整合式:

  結合「表格式」、「鬆散式」兩者,依劇情片段的份量,或作者是否熟悉該段落,決定是否要寫細節。總之,相當自由!

  不過這有點像把大綱當成一種工具書使用,花樣非常多,甚至可以設連結跳轉頁面啊,多半需要一點文書處理的技術。

  這邊我就偷懶不上圖示,直接文字說明。

  簡單來說呢,就是先寫出「鬆散式」的大綱,將劇情段落明確地區分出來。

  再者使用「表格式」的那張圖,將鬆散的段落補充說明,進行劇情連結。

  最後再分出真正的細綱,可以用連結跳轉或是收合的方式將細綱放在別的地方/藏起來,需要看細節內容時再點開來看。(請依你覺得最舒適的方式!)

  當然也可以加上故事所需的圖、人設、世界觀等等,搞得跟設定集差不多也沒關係,反正就是一個完整到讓人震驚的大綱,要精簡有精簡,要粗略有粗略,要詳細有詳細,搞得跟論文沒有兩樣啊!

  適合思路清晰的強迫症、想寫出一個完整大綱、時間太多、練習故事架構、只會架構不會寫故事的小夥伴使用,什麼都有了,就是沒有作品XD

  當然也適合已經把作品完成,想回頭完善設定集的小夥伴!(如果這個過程中發現有BUG,我很遺憾)

❈❈❈

  ※編劇式:

  這個嘛……是有點複雜的,因為項目會因劇情設定而有不同,所有故事都通用的只有頭尾兩點,也就是「開頭」、「結尾」,中間的骨肉要看故事穿插了多少東西,例如:開頭、背景(主題)陳述、鋪陳(布局)、事件一、中場(轉場)、支線一、中間點(轉折)、支線二、事件二、尾聲、結局。

  除了頭尾都不是必要的(開放式結局也是一種結局),但在定位故事前確實該想好整體的份量。

  因為《虛無縹緲的花》劇情太短,只有開頭、事件、轉折、結局,就是單一的起承轉合,實在沒辦法圖示,我就繼續偷懶文字說明。

  (真的不是想偷懶!)

  編劇式的大綱不太會侷限於「篇章」,而是聚焦在「劇情」上,因此不像表格式、鬆散式那樣,將劇情塞在章節中。

  因為這邊的大綱都是指「小說」,不像「劇本」有幾幕幾幕的限制,因此不用過於限制篇幅。(可以有個預計篇數就好,讓活動空間大一點,但假設這段大劇情我預設五章,最後卻寫出了十章,這個問題需要正視,是不是自己太放飛了額外添加太多東西?否之,是不是省略太多、表達不清楚?)

  操作方式也不難,如下:

  最好先放出目錄,一目瞭然有哪些重大劇情。(這邊隱諱地用《虛無縹緲的花》為示範)

開頭

競爭

轉折事件

冰釋前嫌

互相為友

產生情愫

互訴情意

結局

結局後續

  有了以上的目錄後(嗯說好的只是起承轉合呢?),就可以另外填上內容,跟做報告是同個概念,至於內容寫多寫少,個人高興就好,但建議「劇情與角色並重」,不要寫得太表面,把角色代入劇情中,將劇情代入角色中,相輔相成,更能記住重要的對白、動作、場景等等。(就像劇本中會有(括弧)的強調)

  上面說的都是基礎,當然可以更深化,深化的就容易變成影劇的大綱,推薦喜歡當編劇的小夥伴使用~

  編劇一邊來說都是舞台、影劇、動漫等有實體畫面的創作者,他們在構思劇情、場景以及大綱時,都會考慮到實際演出的情況,因此與一般純文字小說應用略顯不同。

  大家應該看過很多小說改編成漫畫、動畫,部分情節與場景都會因「實際畫面呈現」需要而修改,因為編劇必須讓整個發展是流暢的,但小說作者們在創作時,也不妨能站在「編劇」和「導演」的角度去構思畫面感,多作排列組合,蹦出新滋味:D

  (後面會有敘事手法的主題)

  好的,大綱部分就到這邊。

  再次申明,以上大綱類型與細節都不具有絕對性,可視個人所需進行調整,請以自己最舒適的方式。

  另外,大綱本身不具有必要性,需要者再使用即可,腦子記不住、設定不完善的、水量太高、容易放飛的,請多加利用!(對處理文書工作也多少會有幫助XD)

個人作品整理,內有小說、新詩、非詩之詩/古詩、宋詞、短文。 年代過於久遠的就挑著放,內文首句為創作年份。 各類作品可能含有令人不適、陰沉、暗示等內容。先說聲抱歉! 如果閣下剛好經過看到,非常感謝您的觀賞以及支持:D ※未經同意禁止轉載借用謝謝!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這一定是最痛苦的環節……   嗨,講了那麼多跟劇情無關的東西,第七個主題終於有點關係了:大綱細節,是把上個主題《大綱的種類》作細部講解。(應該算是講解?)   先打個預防針,在下不才敝人我──跟大綱先生非常不熟(尤其是撰於2020年的我)。
  因為我過去完全沒有任何的大綱知識(2020年寫這篇主題前),是看很多人提了之後我才去科普過,這邊僅稍加整理網路資料,並給予一些個人建議:D(現在2024會額外補充一些)   我要先給大家一個觀念:大綱不是必須的,是作者需求而定。   這邊也只說「故事」的大綱,作文論文等其餘不在討論中。
  第三人稱視角延伸環節,重述一次,三種人稱視角的自由度與開闊度比較:   第三人稱>第一人稱>第二人稱   第二人稱幾乎毫無開闊度可言,因此僅介紹第一與第三。
  這邊說的視角,與第一、第三人稱息息相關。   先來排序一下,三種人稱的「視角」自由度與開闊度比較:   第三人稱>第一人稱>第二人稱   事實上,第二人稱幾乎沒有自由度可言,相對狹隘,以下主要談第一與第三的視角手法。
  這邊介紹簡單介紹第二人稱,並對人稱做個結論。   ※第二人稱:   再認認真真說一次,這並非正規寫法,但也請大家不要唾棄它,或是吹捧任何人稱視角。(我以前看到太多QQ)   第二人稱多用於特定體裁,如小品文。用於小說時,多具有「遊戲性」
  這篇簡單介紹「第三人稱」。   ※第三人稱:   俗稱「上帝視角」,最為廣泛使用的人稱視角。我可以瀟灑的說,沒有一個題材是無法用第三人稱來寫的,只有切合度的問題。
  這一定是最痛苦的環節……   嗨,講了那麼多跟劇情無關的東西,第七個主題終於有點關係了:大綱細節,是把上個主題《大綱的種類》作細部講解。(應該算是講解?)   先打個預防針,在下不才敝人我──跟大綱先生非常不熟(尤其是撰於2020年的我)。
  因為我過去完全沒有任何的大綱知識(2020年寫這篇主題前),是看很多人提了之後我才去科普過,這邊僅稍加整理網路資料,並給予一些個人建議:D(現在2024會額外補充一些)   我要先給大家一個觀念:大綱不是必須的,是作者需求而定。   這邊也只說「故事」的大綱,作文論文等其餘不在討論中。
  第三人稱視角延伸環節,重述一次,三種人稱視角的自由度與開闊度比較:   第三人稱>第一人稱>第二人稱   第二人稱幾乎毫無開闊度可言,因此僅介紹第一與第三。
  這邊說的視角,與第一、第三人稱息息相關。   先來排序一下,三種人稱的「視角」自由度與開闊度比較:   第三人稱>第一人稱>第二人稱   事實上,第二人稱幾乎沒有自由度可言,相對狹隘,以下主要談第一與第三的視角手法。
  這邊介紹簡單介紹第二人稱,並對人稱做個結論。   ※第二人稱:   再認認真真說一次,這並非正規寫法,但也請大家不要唾棄它,或是吹捧任何人稱視角。(我以前看到太多QQ)   第二人稱多用於特定體裁,如小品文。用於小說時,多具有「遊戲性」
  這篇簡單介紹「第三人稱」。   ※第三人稱:   俗稱「上帝視角」,最為廣泛使用的人稱視角。我可以瀟灑的說,沒有一個題材是無法用第三人稱來寫的,只有切合度的問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不論是平面設計、介面設計,都能見排版這一詞。而排版的作用,即在明確的設計目標中,將所有元素做有組織的安排,精確地傳達訊息。
1. 大綱 先寫大綱, 目次結構先訂下來, 寫大綱才是最難的, 怎麼安排才有邏輯 起:誕生緣由, 開頭, 告訴大家要談什麼 承:發起年份, 延伸闡述, 舉例等 轉:web2 & web3差異, 回頭講細節 合:設計理念 (可以請GPT寫大綱, 再照著大綱把內容一一生成, 但沒有自己做,
Thumbnail
雖然「編輯」工作需要紀律,但卻又不僅止於此,否則,就可能把編輯工作給過度簡化了...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作者如何將書籍章節中重要的知識進行條理化整理,並提出效率化閱讀的方法,適用於任何領域的知識學習。
Thumbnail
這是根據「重返國史大綱」系列講座的演講稿整合而成。這本書的封面設計是雅俗共賞、老少咸宜的⋯⋯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瞭如何透過條列式思考模式來提升段落寫作的清晰度和流暢性。透過將文章分為若干段落,並在每段開頭設定主題句,讀者可以快速掌握文章重點,降低專注力的消耗。這種方法不僅適用於長篇文章,對於電子郵件及建議書也同樣有效。
Thumbnail
編輯的基本功,是對文字的敏感度。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不論是平面設計、介面設計,都能見排版這一詞。而排版的作用,即在明確的設計目標中,將所有元素做有組織的安排,精確地傳達訊息。
1. 大綱 先寫大綱, 目次結構先訂下來, 寫大綱才是最難的, 怎麼安排才有邏輯 起:誕生緣由, 開頭, 告訴大家要談什麼 承:發起年份, 延伸闡述, 舉例等 轉:web2 & web3差異, 回頭講細節 合:設計理念 (可以請GPT寫大綱, 再照著大綱把內容一一生成, 但沒有自己做,
Thumbnail
雖然「編輯」工作需要紀律,但卻又不僅止於此,否則,就可能把編輯工作給過度簡化了...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作者如何將書籍章節中重要的知識進行條理化整理,並提出效率化閱讀的方法,適用於任何領域的知識學習。
Thumbnail
這是根據「重返國史大綱」系列講座的演講稿整合而成。這本書的封面設計是雅俗共賞、老少咸宜的⋯⋯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瞭如何透過條列式思考模式來提升段落寫作的清晰度和流暢性。透過將文章分為若干段落,並在每段開頭設定主題句,讀者可以快速掌握文章重點,降低專注力的消耗。這種方法不僅適用於長篇文章,對於電子郵件及建議書也同樣有效。
Thumbnail
編輯的基本功,是對文字的敏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