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8|閱讀時間 ‧ 約 24 分鐘

假工具書:07-2.關於大綱細節(整合、編劇)

  接著我們繼續來談「整合式大綱」、「編劇式大綱」。

❈❈❈

  ※整合式:

  結合「表格式」、「鬆散式」兩者,依劇情片段的份量,或作者是否熟悉該段落,決定是否要寫細節。總之,相當自由!

  不過這有點像把大綱當成一種工具書使用,花樣非常多,甚至可以設連結跳轉頁面啊,多半需要一點文書處理的技術。

  這邊我就偷懶不上圖示,直接文字說明。

  簡單來說呢,就是先寫出「鬆散式」的大綱,將劇情段落明確地區分出來。

  再者使用「表格式」的那張圖,將鬆散的段落補充說明,進行劇情連結。

  最後再分出真正的細綱,可以用連結跳轉或是收合的方式將細綱放在別的地方/藏起來,需要看細節內容時再點開來看。(請依你覺得最舒適的方式!)

  當然也可以加上故事所需的圖、人設、世界觀等等,搞得跟設定集差不多也沒關係,反正就是一個完整到讓人震驚的大綱,要精簡有精簡,要粗略有粗略,要詳細有詳細,搞得跟論文沒有兩樣啊!

  適合思路清晰的強迫症、想寫出一個完整大綱、時間太多、練習故事架構、只會架構不會寫故事的小夥伴使用,什麼都有了,就是沒有作品XD

  當然也適合已經把作品完成,想回頭完善設定集的小夥伴!(如果這個過程中發現有BUG,我很遺憾)

❈❈❈

  ※編劇式:

  這個嘛……是有點複雜的,因為項目會因劇情設定而有不同,所有故事都通用的只有頭尾兩點,也就是「開頭」、「結尾」,中間的骨肉要看故事穿插了多少東西,例如:開頭、背景(主題)陳述、鋪陳(布局)、事件一、中場(轉場)、支線一、中間點(轉折)、支線二、事件二、尾聲、結局。

  除了頭尾都不是必要的(開放式結局也是一種結局),但在定位故事前確實該想好整體的份量。

  因為《虛無縹緲的花》劇情太短,只有開頭、事件、轉折、結局,就是單一的起承轉合,實在沒辦法圖示,我就繼續偷懶文字說明。

  (真的不是想偷懶!)

  編劇式的大綱不太會侷限於「篇章」,而是聚焦在「劇情」上,因此不像表格式、鬆散式那樣,將劇情塞在章節中。

  因為這邊的大綱都是指「小說」,不像「劇本」有幾幕幾幕的限制,因此不用過於限制篇幅。(可以有個預計篇數就好,讓活動空間大一點,但假設這段大劇情我預設五章,最後卻寫出了十章,這個問題需要正視,是不是自己太放飛了額外添加太多東西?否之,是不是省略太多、表達不清楚?)

  操作方式也不難,如下:

  最好先放出目錄,一目瞭然有哪些重大劇情。(這邊隱諱地用《虛無縹緲的花》為示範)

開頭

競爭

轉折事件

冰釋前嫌

互相為友

產生情愫

互訴情意

結局

結局後續

  有了以上的目錄後(嗯說好的只是起承轉合呢?),就可以另外填上內容,跟做報告是同個概念,至於內容寫多寫少,個人高興就好,但建議「劇情與角色並重」,不要寫得太表面,把角色代入劇情中,將劇情代入角色中,相輔相成,更能記住重要的對白、動作、場景等等。(就像劇本中會有(括弧)的強調)

  上面說的都是基礎,當然可以更深化,深化的就容易變成影劇的大綱,推薦喜歡當編劇的小夥伴使用~

  編劇一邊來說都是舞台、影劇、動漫等有實體畫面的創作者,他們在構思劇情、場景以及大綱時,都會考慮到實際演出的情況,因此與一般純文字小說應用略顯不同。

  大家應該看過很多小說改編成漫畫、動畫,部分情節與場景都會因「實際畫面呈現」需要而修改,因為編劇必須讓整個發展是流暢的,但小說作者們在創作時,也不妨能站在「編劇」和「導演」的角度去構思畫面感,多作排列組合,蹦出新滋味:D

  (後面會有敘事手法的主題)

  好的,大綱部分就到這邊。

  再次申明,以上大綱類型與細節都不具有絕對性,可視個人所需進行調整,請以自己最舒適的方式。

  另外,大綱本身不具有必要性,需要者再使用即可,腦子記不住、設定不完善的、水量太高、容易放飛的,請多加利用!(對處理文書工作也多少會有幫助XD)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認真的假寫作工具書,不拘泥於「學術理論」、「傳統理論」等,主要為個人經驗分享、寫作相關介紹,只有基礎中的基礎,亦在讓人簡單瞭解關於寫作的二三事,萬事無絕對! 如中若有科普內容,請以最新資料為主! 非專業身分,有豐富寫作、評文經驗,歡迎討論,但切勿拘泥💕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