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要描述這種自身命運被捲入不可知未來的經驗,最適切的用語即是借自於日語的「超展開」。對於當時人們來說驚異無比的超展開,對於當代的我們來說卻是有跡可循,是歷史結構變動下可預期的結果。就此而言,本書也試圖讓讀者覺察這些結構性因素的持續性影響。
關於台灣歷史的著作,隨著本土意識的提升,到現在也已經有不少優秀的作品,藉由曾經在這塊島嶼上出現的人物與發生的事,它們讓當代的讀者能夠了解台灣是如何成為現在的樣貌。然而,除了聚焦在台灣的土地或對我們有著深遠影響的中國,曾經在大航海時代佔有一席之地的島嶼,是否能用更巨觀的視角來探究這塊島嶼的歷史?在更全面了解台灣史的同時,如今也在國際上能見度日增的台灣人們,能不能經由過去的經驗,來引導我們探索未來的方向?
一開始看到書名上的「超展開」,以為《島嶼歷史超展開:十七世紀東亞海域的人們與臺灣》會是一本有點惡搞的作品,但這本由歷史學家鄭維中所著的台灣史儘管另類,卻真真切切是認真的歷史書籍。跳脫於傳統以統治者及朝代為主體所建構的論述,作者把重點放在台灣身為「島嶼」的特性,及它與十七世紀前後大航海時代間的化學效應,輔以鄭氏王朝與其他歷史人物的生平,讓讀者更能夠更全面地了解過去所學的那些歷史事件。
島嶼的重要性,或許就如同作者所說,在現代人們更習慣在天上飛而不是坐船的現實之下,早就已經被遺忘;而跟隨作者的「說史」,我們才暸解曾經小琉球、蘭嶼及綠島在國際貿易價值,遠比台灣島還要大,甚至台灣西部因為不適合船隻停靠,最初其實少與國際接軌的現實。在人物的部分,儘管同樣是鄭芝龍、鄭成功與鄭經三代,搭配大時代的背景解釋後,原本「民族英雄」的形象也轉變成在國際局勢的變化下,充滿商業考量的抉擇。
儘管相隔了幾百年,國際貿易也不再只限於海域,但如今的台灣同樣深受國際貿易影響,甚至可說已經從陪襯轉變為要角,這也讓大航海時代那些歷史人物的抉擇,足以成為現代的台灣人決定未來策略的參考案例。可惜的是,這樣精彩且真的可以說是「超展開」的歷史介紹,只限定在十七世紀,也期待以《島嶼歷史超展開:十七世紀東亞海域的人們與臺灣》為首部作品的「春山臺灣講座」系列,未來也能夠再多出更多,能夠讓讀者以不同角度看見台灣的優秀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