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25|閱讀時間 ‧ 約 24 分鐘

雖是手工,價格卻落差好大

市面上很多打著手作的商品在販售,價格上也常是判若雲泥,令人難以捉模。到底為什麼會落差這麼大呢?就目前我有限的認知來說,大致上分為以下三大類。

 

第一類:精緻限量型手工

這類型的手工,通常是設計師對於一個產品的反覆琢磨與調整後定案,經過相關同仁確認以後,開始進行量產,這種類型的量產,由於會結合各類零件與大量人工來參與,所以產能通常不會太大,成本自然就會提高,例如有些名車也會打著手工製造販售,而能夠結合這麼多領域的零件與技術,這樣的公司自然是會需要一定資本額才能做得到。因此,除了公司本身的品牌價值外,主要還因為手工產出一台車子所耗費的時間與工資都是驚人的,如若這位設計師,還被公認作品令人驚艷,那這類型的商品(作品)自然價值不斐。由A公司賺錢養B公司的營運方式也是這類型手工會選擇的策略之一。

 

第二類:簡易型量產手工

這種手工,多數是在完成設計以後,交由廠商、團隊協助完成,或由設計師自己親手製作的。這類型的東西會比較單純,步驟越簡單的價格就越低,如果比較複雜,而且還牽扯到跨領域的協助,就會再增添製作成本,其中材料本身也是決定價格的一個重要環節。既然是簡易型的量產,在長期反覆生產同一件商品的過程中,由於生產線的順暢而使速度增加了,也會減少所謂的時間成本,部分還可能是由機器完成的,如果材料取得也不貴,這類型的手工價格就可以比較低價。例如手工食材、普通布料做的拉鍊小零錢包,沒有經過特別設計的那種,就是這類型的典型代表。

但若材料特殊或是有特別設計的款式出現,價格就不一樣了,還有的則是在服務階段非常耗時,由於單獨花在一件商品的成本就偏高,所以雖然在製作上看起來沒有特別困難,卻也不便宜的原因,他們通常量少、特別,風格飾品、精緻糕點就是這類型的代表。這樣的類型跟精緻型微量手工也有異曲同工之妙,也常介於兩者之間。

 

第三種:精緻型微量手工

既然說精緻,表示所用的材料或是所耗費的製作時間很多;既然是微量,也就表示他的產能非常少。這類型的產品,通常會被稱為「作品」,因為每次生產都只有少數幾件,甚至只有一兩件而已,而且還不是透過標準化模式產出的。舉上述的零錢包來說,如果他用得是精緻的進口五金,然後這位設計師兼製作者,又用了多年的刺繡功力在上面刺了不論是顏色或是造型都無可挑剃的小鳥,那所耗費的成本,扣除刺繡與設計本身的時間,還要加入這位設計師(兼工藝師)累積多年的功力與美感經驗,那這樣的刺繡零錢包即便不是名家,價格一樣不會太低廉。

這種方式的手工也就是多數人期待在市集或是大型手作展裡面看到的類型之一,這類型的手工跟第一款很接近,差別在於「規模」與「名氣」。如若這位設計師能有「名氣」加持,那價格會再翻個幾倍,接下來就有可能以「規模」路線發展。所以,在他們還沒有名氣時,作品相較於已有名氣的作者,價格通常不會太高,有喜歡的朋友請多多支持,因為如果沒有相應的策略、管道與資金協助,當所耗費的時間成本與收入不成正比時,多數會在財務支撐不下去時就直接夭折,或是選擇兼職減少產能,這也是市面上越來越少這類型商品出現的原因。


其他

「租金」一直是可以決定商品售價的重要因素,這個議題可以牽扯出更多經營上各個環節的掙扎與取捨,這裡就先不討論了,此篇單純以手工的形式來分享我認知中的價值。

手工製作最後考驗的經常不是創作者的設計與製作功力,而是背後的持續力與策略執行力,這也是最花時間的部分。什麼樣的手工品你覺得值得花錢購買呢?或者你本身就是一位手藝人呢?以上是我粗略地將市面上的手工產品分類和大家分享,如有未盡之處,或許你有更好的見解,歡迎留言討論指教!


https://www.endlessdew.com/blog-post/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一些關於體驗人生的心得紀錄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