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06|閱讀時間 ‧ 約 24 分鐘

2024響應世界自行車日騎乘活動

世界自行車日:慶祝綠色出行的全球節日

自2018年起,每年的6月3日被聯合國大會宣布為世界自行車日,這一天是對自行車這種獨特、耐用且多功能交通工具的全球性慶祝。自行車不僅僅是一種運動和娛樂的方式,它還是一種簡單、經濟、可靠、環保且可持續的交通方式,已經服務人類兩個世紀。

起源

世界自行車日的設立源自波蘭社會科學家萊謝克·西比爾斯基的提議,並得到了56個國家的支持。這一節日的標誌和動畫由Isaac Feld設計,John E. Swanson完成,象徵著自行車屬於全人類,並為全人類服務。

世界自行車日的意義遠超騎行樂趣。它象徵人類進步與發展,促進寬容、相互理解和尊重,推動社會包容和和平文化。作為可持續交通的象徵,自行車傳達了促進可持續消費和生產的積極信息,對抗氣候變化產生積極影響。

2024世界自行車日響應活動

在台灣,交通部將自行車環島一號線及相關環支線劃分成46條路線。6月1日(星期六)當天,台灣各地總計46個分組將從起點出發,分別騎乘至各路線終點,並透過交通部觀光署指定APP上傳軌跡,完成以軌跡圖拼出台灣輪廓的目標。

活動路線

自台中西屯出發至南埔運動公園,全程26公里,一路下坡。原本擔心會下雨,但天公作美,陽光普照,應該帶上防曬乳。

台中工業區前往南埔運動公園

海拔變化

我們的路線從南埔運動公園(大安濱海自行車道終點)出發至后里馬場,共21公里,途中經歷一個16%的陡坡。

活動路線

巨大單車社

巨大劉執行長親自領騎

巨大執行長、台萬董事長及瑞振董事長都親自到場支持

大甲忘憂谷平原

休閒騎的速度,騎帥不騎快

堤防上的忘憂谷自行車道

整段路最硬的地方,16%的坡度很多人下來牽車,這時候電輔車的優勢就來了

大家都順利完騎

結語

這是我第一次完成50公里的騎行挑戰。收到參加世界自行車響應活動的通知時,只有三週時間準備。雖然平時上下班會騎電動自行車(EBIKE)經過4公里、平均坡度7%的山路,但第一週練騎肌肉車17公里後,隔天腿部酸痛,讓我對這次行程不敢輕忽。所幸後續兩週狀況都還不錯,活動前已達到約40公里。活動當天騎乘電輔車,讓我50公里騎完仍意猶未盡,還在停車場繞騎了幾圈。對我這個不常騎車的新手來說,這次路線的難度大概只有一顆星,尤其西屯到大安的下坡路線非常舒服。天氣也很配合,活動結束後才開始下雨。

在這一天,全球各地的人們參與各種活動來慶祝自行車的美好,從城市騎行活動到環保宣傳,從自行車捐贈到安全駕駛教育。這不僅僅是一個節日,更是一個提醒我們關注健康、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的日子。

隨著全球對綠色出行和可持續生活方式的關注日益增加,世界自行車日提醒我們,每一次踏上自行車,不僅僅是為了達到目的地,更是對地球的一份承諾。讓我們一起騎行,為一個更綠色、更健康的世界貢獻力量。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歡迎來到「自行車旅行」專區!在這裡,我們將分享最美的自行車旅行路線、裝備推薦及騎行技巧。無論你是新手還是資深騎士,這裡都有適合你的旅行靈感與實用建議。我們將帶你探索自然風光、文化景點,享受騎行帶來的自由與樂趣。讓我們一起踏上二輪,開啟一段段難忘的騎行旅程!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二輪解密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