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與工作持續著,持續專注在事情本身,而不是感覺,放大生活中感恩的每一刻;另一方面,也因為持續的接觸/熟悉新的業務,新業務量比較少,實際給予我時間與精神力的喘息空間,感覺自己比之前更放鬆,展現在言談間,有自娛娛人的空間,同時,感受到自己呼吸更為深層。
這個階段,能感覺因為稍微放鬆了,覺得頭腦也沒有那麼聚焦在痛苦的感覺上,感覺視野又更寬廣了些,別誤會,不喜歡的仍然不喜歡,並沒有因為比較適應了,覺得克服了,就開始慢慢喜歡了(G中心有定義)。倒是,因為放鬆出現了空間,這條縫隙,讓我更能區分,關於自己的,與別人的,情緒。
重要的發現多說幾次,只要有了迴旋的縫隙,就能區分。
高敏感人,或是容易縮小自己照亮別人的人,特別在意別人的看法。但是別人的情緒是別人的情緒,透過區分,我們優先察覺自己的情緒,至於別人的情緒,自有對方消化的方式,別急著把對方的情緒看成自己的責任,先看到問題的本質,透過區分,針對問題,試著找到合適的方法或是工具來解決問題,而不是讓自己的內心被焦慮填滿。
小小的例子分享,一天早上,我能感覺組長對我發出一封email表達不以為然,因為我處理的方式和她做的不一樣,她有不悅的情緒,詢問我的時候口氣並不溫和。我清楚在發email的時候的抉擇,禮貌的表達當初沒有按照「標準」作法的原因,並詢問是否要重新發送後。大約經過了10分鐘,我得到了一個肯定的答覆,不需要重發,日後的作法也因為這次的討論有了新的調整。我在過程中的確心跳也漏跳了一拍,但是我也明白組長當下的情緒是她的,當我們的方向一致,都希望email表達正確訊息,那她的情緒就不是我當下需要馬上處理的事情。
另外一個例子,同事提醒我,這項作業執行之前,建議向組長請教是A或B兩種作法,我思考過也覺得兩種作法其實大同小異,事先請教是一種尊重,也更好的知道組長偏好的作法與風格,詢問後,組長很明快的選擇了A作法,然後又加寫了一句:「這種問題有這麼難嗎?需要猶豫嗎?能不能把時間來想更重要的事?」火速的區分,這是她的情緒,不是我需要處理的問題,問題答案我已經有了,對這句話比了一個愛心,繼續處理下一份作業。
工作的日常每天都有很緊湊的作業流程,多數時候,語氣不耐煩都是因為事情多,都不是對人,因為放鬆練習持續著,我有了空間得以區分:對方的情緒不是我的事;我的情緒如果是事情做的還不夠好,就找方法繼續嘗試;這樣也排除了讓對方情緒來影響自己情緒的機會,減少委屈。
說也奇怪,透過區分,發現這個和我無關,那個和我無關,感覺上,身上的擔子沒有想像中那麼多,桌面上待處理的文件變少了,需要重新檢視的事逐漸消化中,感覺自己視野沒那麼聚焦,放鬆不緊繃的情況下,融入團隊的感覺增加,執行業務的底氣增加,感受到的同事愛也與日俱增中。
業務繁忙與複雜程度其實與我的放鬆練習一樣,呈現動態平衡般穩步上漲,業務熟悉後,業務量也持續的疊加進來,想著我的黑太陽36號閘門,註定就是持續從沒有經驗的情況下解決當下的問題,沒問題的,畢竟這是我選的,今生的目標,透過持續練習放鬆,從練習中找到新的解決方案與增加自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