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畫像》:在白色霧中探尋台灣的歷史切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久仰賴香吟的大名,但一直沒有機會閱讀她的作品。透過這本《白色畫像》,終於一睹風采(笑)。整本書由三個中篇小說組成。從書名的「白色」大概就可以猜到,內容與台灣過去的威權歷史有關。不過,面對這段慘痛歷史,賴香吟選擇用一種婉轉隱晦的角度的角度,帶讀者看見這段歷史的切面。看似清描,讀完後勁卻很強,非常非常喜歡。以下分享些小心得。

【三種視角】

如前頭說的,整本書由三個故事組成,故事主角的身份各不相同,讀來就像是透過三雙不同的眼睛,來探看那段霧濛的白色時代。

第一篇《清治先生》代表的是一種本土微菁英的視角。故事從主角張清治的初中時期談起,一路走過他讀師範、當兵、畢業,然後進學校當了「先生」(教師)。在那個本土受到壓制的時代,依靠腦袋與用功,依然捧得一般人生羨的鐵飯碗。

而第二篇《文惠女士》稍微平民了些。主角文惠出生於日治時期。雖然曾讀過書,但在國民政府時代卻派不上用場。為了生計,便到了一名醫生的家中當幫傭,一作就是數十載。

最後第三篇《凱西小姐》的畫風再次轉變。主角凱西書念得算高,但礙於本省人的身分,工作上總難探出頭。後來索性出了國,到海外兜轉,也因此結識不少海外的反動菁英。大概是三篇中「政治」味相對濃的一個故事。

雖說角色的背景、經歷迥異,但都能感受到他們身在那個時代的掙扎與無奈。像清治雖曾在學生時因為張光明的關係,受到些許文學啟迪。但後來成為教師後,卻也只能在體制內謹慎度日,深怕惹禍。故事中談他握蔣經國手時的腦內風暴,真的把這樣的壓抑糾結寫了好透。前一秒才想:

他的樸實裝束,他的肢體語言,口吻神色,一不小心就讓人鬆懈心防,輕飄飄地妄動了起來。

下一秒就馬上提醒自己:

握握手就怎樣?千萬別傻!中計你就死定了!

而凱西雖然出了國,以為可以忘卻台灣。但「家」卻不是那麼容易放下的。書中的這段文字極美,但又讓人好憂傷:

人的記憶與能力也很神奇,她可以把自己裝扮越發優雅自如,他鄉作故鄉,但有些早晨,給自己熬一小碗白粥,光看那溫潤柔軟的色澤就知道,自己生命初始記憶,即使壓得極低,也還在那兒。

至於文惠,則有種舊時代的古典端莊。出門必定把自己打理仔細,符合她心中的「規矩」。雖然在時代轉折下活得堅強,內心卻還是隱隱有些遺憾。最後彌留之際暗想雅怡不要叫歐巴桑的段落,真的是看到鼻酸:

歐巴桑,莫叫我歐巴桑啦,ふみえ,ふみえだよ,叫文惠(bûn-huī)亦會使。

【歷史切片】

這三篇故事的一個共同特色是它們的時間跨度都非常長,幾乎走過主角們大半的人生。閱讀時,總能窺見許多歷史切片,看到過去的「特別」景致。

例如,從日治到國民政府後,本土受到壓制的景況。像學校禁止說日語,連學生說台灣話也無端挨罵。再比如,凱西因為本省人的身份,在求職時處處受限。書中這段口試段落完全體現了這樣的窘境:

「府上哪裡?」
「台北」
「不是問妳住址,問妳哪兒來?」
凱西小姐愣了愣,不懂,只好再說仔細:「台北,萬華。」
口試官點點頭,沒再問下去。
凱西小姐告退,一轉身,回過神來,哎呀,人家問的是省籍呢。

此外,反共時代的思想壓抑與專權統治也不時出現在故事中。像張光明的詩就被老師給狠批一頓:

什麼象徵,什麼幽靈,唉。俞老師紅筆圈圈點點,責備他們說:「你們這些本地孩子就是不知道亡國痛,大陸怎麼淪陷掉了,你們麼知道嗎?」

對書中提到的建成阿舅笑問清治開票時是否有關電火(電燈)的段落很有印象。雖然只是閒話家常,卻隱含許多那段歷史所不能訴說的無奈:

「你老實佮我講,開票的時陣,關電火,是有影無影?」
「阿舅,莫講這啦。」
「好好好,莫講,莫講。」

除了上述這些本土的歷史切片,《凱西小姐》則提供了更多元的視角。像凱西一出國就撞上當時風起雲湧的學潮:

凱西小姐怡路讀書上來,不是國民黨反攻大陸,就是中共統一台灣,不需要她的意見,也沒人能有意見。然而,出了國,在怎麼魯鈍的人也會察覺,世界的模樣,原來和國內教育得並不相同,原來革命不是死路一條的事,街上滿滿是人,示威者與鎮壓者打成一團,還能喊叫總統下台!

此外,裡面描述海外反動活動的段落也相當有意思,常常看得有些血熱:

那樣寡言的顧公子,願意對然演說?願意開三天車,穿越半個美國去參加政治活動?他對台灣與中國的願景能夠實現嗎?凱西小姐思緒從巴黎飄回了艋舺,飄回了大稻埕,羅斯福路,衡陽路,檸檬水……

不過其中我印象最深的其實是透過凱西的眼,看見不同的出身人對於台灣的迥異想像與期待。像李舟對凱西說的那句:

妳沒有讀過〈失根的蘭花〉嗎?寫透了我們的心呀。

對土生土長的台灣人來說,可能真的較難共感。畢竟,台灣就是我們的根啊!對書中的這段話很有感觸:

這些關心時局的人,與其說懂得政治,不如說是共同厭惡國府高壓統治,倡言理想改革,以為是為國家好,不分省籍混在一起,至於國家應該是什麼樣的國家?能是什麼樣的國家?那是後來的分歧了。

只能說這就是台灣的複雜性嗎?每個人對台灣的認同都不一樣。即便能在某些議題上站在一起,某些想法卻永遠只能是平行線。這點放到現在也還是一樣的吧?

【白色側寫】

雖然白色恐怖時代轟烈可歌的故事不少,但賴香吟選擇用一種比較內斂的方式帶讀者感受這段歷史。三篇故事都透過一種側視的方式,隱隱呈現那段歷史中「恐怖」的部分。很有那種知道卻不能明說的「白色」氛圍,讀起來帶入感很強。

比如《清治先生》就非常隱晦地帶到了美麗島事件。看到洪老師明明失去丈夫,卻又隱忍堅強,還顧慮清治是不是受到她牽連而無法升上校長的段落,心頭真的酸:

「蘇主任,多謝您的照顧。我總是擔心,怕……」洪老師吞吞吐吐:「我,我是想問,不會是我給您造成什麼麻煩吧?」

而這樣的恐怖連身在海外都難以倖免。像是凱西就聽侯先生說,有人假借參加活動,抄錄同鄉會的名單回去打「小報告」,弄得大家人參惶惶。最後,連侯先生與美雪的簽證展延也被拒絕,甚至連護照都沒收去:

雖不是完全料不到的結果,但眼睜睜看對方連頭都不台,把護照收進抽屜裡去,美雪感到意外:「不給延就算了,憑什麼不還我」
「道不同不相為謀」對方冰冷冷地說。

要說書中最轟烈的部分,大概還是阿辰吧,真拿刀就往抓耙子身上刺去。書中的這個段落看得真的起雞皮疙瘩:

凱西小姐左思右想,越來越覺得自己早被盯上,從侯先生到阿辰,那些討厭的眼睛跟著自己,骯髒地寫著她的名字,那些討厭的抓耙子,老鼠似的尖嘴巴,阿辰不是把牠們給砍了?怎麼沒完沒了?

想來,這種恐怖既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無形的,壓抑著那個時代的許多人。看到最後阿辰說的那句:「對大局來說,敢有一絲價值?」,不禁無限惆悵……

【後記】

賴香吟的小說文字簡練,情節鋪陳細膩。透過這樣有點距離的方式看白色恐怖,反而更能感受在那個壓抑時代,小人物的無奈與掙扎。初看有些淡,後味卻相當濃,不小心就會陷進去,感受那段歷史的冰冷刺心。正如凱西小姐說的:

是恐懼,就是恐懼,太恐懼了,一道白色強光刷過去,看見的人都要瞎了眼。

賴香吟在後記中提到,這三篇故事糅合了零碎史料、人物回憶,希望盡可能走進那片白茫大霧中探看。裡面的這段字寫得真的太精準:

霧濃深重,人與人的形影面目經常遮蔽而模糊,哪兒傳來幾聲淒厲槍聲與叫喊,你我都聽見了,卻看不清什麼情形,驚恐起來,草木皆兵,就連自己也心慌了開幾槍。

作為活在現在的台灣人,能做的只有端看正視這段歷史吧。最後僅以書末的這段話作結:

故事,就當作回頭看一眼吧,畫像總在觀者與之對視當下甦醒,萬語千言,他/她們即是我們,至少我們是他/她們的延續,喚醒記憶並不是不可能的,我們要它,它就來了。

raw-image

↓↓也歡迎大家來追蹤〈姆斯的閱讀空間〉的臉書、哀居和Podcast↓↓

姆斯的閱讀空間 FB

姆斯的閱讀空間 IG
姆斯的閱讀空間 Podcast

avatar-img
199會員
242內容數
分享讀書所感,期望藉由書寫梳理自己的思考,透過文字與他人產生交流。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姆斯的閱讀空間 的其他內容
這本《慷慨的感染力》的作者是 TED 的總裁克里斯.安德森。相信大家對於TED Talks 應該不陌生。事實上,安德森的前一本書《TED Talks 說話的力量》就是談如何打造一場精彩的演講。然而,在這新本書中,他不談演講,而是要來談談「慷慨」這個主題。 乍看有點摸不著頭緒,甚至覺得書名有點雞湯
《不當世界的局外人》的作者是「敏迪選讀」的敏迪。怕大家不知道還是小介紹一下。敏迪選讀是一個專講國際新聞的自媒體。最早是每天在LINE群組分享國際動態,後來有了自己的 app,是我少數長期追蹤、訂閱的自媒體之一。
近來,隨著人工智慧的崛起,各種生成式AI工具如雨後春筍般冒出,用前所未有的方式改變了人們的工作與生活。然而,在AI大放異彩的同時,也讓很多人感到焦慮,擔心自己未來會不會被AI取代。《未來力》這本書正是為了解決這樣的焦慮而誕生的。
一開始被《小貓料亭營業中》這書名給騙了!乍看有貓又有料理,感覺就超溫暖療癒的,對吧?的確,這本小說集是走療癒系沒錯,但卻裹著淡淡哀傷,有些地方甚至有點濃嗆(哭)。
本書的作者莉茲.懷斯曼曾在 2019 年入選世界無五十大管理思想家。書中,她從一個問題出發:為什麼有些管理者發揮「影響力領導」,帶領團隊創造佳績;有些卻會讓扼殺人才,讓團隊無法發揮所長?
從《從叢林到文明,人類身體的演化和疾病的產生》這個書名就能看出這是本主題宏大的書(笑)。作者丹尼爾.李伯曼是哈佛演化生物學教授。書中,他從演化的角度出發,結合基因與文化,探討人類如何「變」成現在這模樣。接著,再進一步細談這些演化如何讓導致許多現代生活中惱人的健康問題。是本精彩絕倫的優質科普。
這本《慷慨的感染力》的作者是 TED 的總裁克里斯.安德森。相信大家對於TED Talks 應該不陌生。事實上,安德森的前一本書《TED Talks 說話的力量》就是談如何打造一場精彩的演講。然而,在這新本書中,他不談演講,而是要來談談「慷慨」這個主題。 乍看有點摸不著頭緒,甚至覺得書名有點雞湯
《不當世界的局外人》的作者是「敏迪選讀」的敏迪。怕大家不知道還是小介紹一下。敏迪選讀是一個專講國際新聞的自媒體。最早是每天在LINE群組分享國際動態,後來有了自己的 app,是我少數長期追蹤、訂閱的自媒體之一。
近來,隨著人工智慧的崛起,各種生成式AI工具如雨後春筍般冒出,用前所未有的方式改變了人們的工作與生活。然而,在AI大放異彩的同時,也讓很多人感到焦慮,擔心自己未來會不會被AI取代。《未來力》這本書正是為了解決這樣的焦慮而誕生的。
一開始被《小貓料亭營業中》這書名給騙了!乍看有貓又有料理,感覺就超溫暖療癒的,對吧?的確,這本小說集是走療癒系沒錯,但卻裹著淡淡哀傷,有些地方甚至有點濃嗆(哭)。
本書的作者莉茲.懷斯曼曾在 2019 年入選世界無五十大管理思想家。書中,她從一個問題出發:為什麼有些管理者發揮「影響力領導」,帶領團隊創造佳績;有些卻會讓扼殺人才,讓團隊無法發揮所長?
從《從叢林到文明,人類身體的演化和疾病的產生》這個書名就能看出這是本主題宏大的書(笑)。作者丹尼爾.李伯曼是哈佛演化生物學教授。書中,他從演化的角度出發,結合基因與文化,探討人類如何「變」成現在這模樣。接著,再進一步細談這些演化如何讓導致許多現代生活中惱人的健康問題。是本精彩絕倫的優質科普。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本書用30個不同的主題,帶讀者一窺日治時期台灣社會的生活樣態。每個主題篇幅都不長,不會有讀歷史讀到愛睏的情況;並且作者的敘事方式生動易懂、同時內容又紮實縝密,即使這些故事並不完全按照時間序排列,讀完後仍然可以在腦中勾勒出一幅當時社會的生活景象,同時作者也給予讀者理解某些歷史事件不同的角度。
Thumbnail
第一次讀到林佳樺的散文是在聯合報繽紛版, 寫她童年和外婆在菜園摘九層塔種蔥,在院子曬藥草, 文字散發出猶如懷舊戲劇六零年代的氛圍。 拿到《當時小明月》這本書,讀到文案介紹, 作者林佳樺生長於宜蘭,四歲時因父親患病,家中三姊弟, 只有排行第二的她離開原生家庭,被送往宜蘭三星大洲村的外公外婆家
Thumbnail
用不同的角度看見不一樣的臺灣,無論好壞與否那些我們習以為常的日常正是造就臺灣獨特的所在,這一切都將留在我們每個人記憶裡。
Thumbnail
勿忘歷史、記取教訓、莫重蹈覆徹,這才更該是我們後人的功課。
Thumbnail
無論是想更了解中國或是更了解台灣,都可以看看這些書!也歡迎留言推薦我好書! 臺灣政治 時代如何轉了彎 阿共打來怎麼辦2024不衹是選總統 認知戰下的台灣 臺灣歷史 二七部隊 來自清水的孩子 宋氏三姐妹與他們的丈夫 關於中國 被中國拘禁2279日 紅色賭盤 新疆再教育營 吃佛 關
白色恐怖是台灣歷史非常悲傷的一頁,而且實際上白色恐怖的遺緒至今依然存在,陰魂不散。 1947年發生二二八大屠殺,之後三月清鄉,台灣人死傷無數, 但落後民族統治文明民族的原則不會改變,就是殺。 於是文明水準完全跟不上台灣人的國民黨政權,只能用更殘暴的方式對待。 當年國民黨人拿手槍搭霸王車、拿手
Thumbnail
現在網路上看小說很方便,但用手機看久了,兩眼就開始用酸澀來抗議了。因此老安也常常會到圖書館借書,讓眼壓不要那麼高。 前兩天到圖書館,在他們的新書推薦的書架上,發現了這部書,稍微翻閱了一下,覺得應該不錯,就借回來看。 果然,能被出版社簽下來出實體書的小說,文筆及故事性還是有一定的水準,老安欲罷不能
Thumbnail
黃土水〈出生於台灣〉:「生在這個國家便愛這個國家,生於此一土地便愛此一土地,這是人之常情。⋯⋯由於我們的台灣是美麗之島,特別令人懷念。」 台灣歷史總有它迷人的地方,就由我這個不專業美術生來用一點零碎的時間認識這本書吧~
Thumbnail
這雖然是本薄冊,詩意的語言講述一段沈重的歷史事件,腦中自然地匯聚出一幕又一幕畫面。搭配非常適切的書名,是一本我認為愈看愈有意思的小書。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本書用30個不同的主題,帶讀者一窺日治時期台灣社會的生活樣態。每個主題篇幅都不長,不會有讀歷史讀到愛睏的情況;並且作者的敘事方式生動易懂、同時內容又紮實縝密,即使這些故事並不完全按照時間序排列,讀完後仍然可以在腦中勾勒出一幅當時社會的生活景象,同時作者也給予讀者理解某些歷史事件不同的角度。
Thumbnail
第一次讀到林佳樺的散文是在聯合報繽紛版, 寫她童年和外婆在菜園摘九層塔種蔥,在院子曬藥草, 文字散發出猶如懷舊戲劇六零年代的氛圍。 拿到《當時小明月》這本書,讀到文案介紹, 作者林佳樺生長於宜蘭,四歲時因父親患病,家中三姊弟, 只有排行第二的她離開原生家庭,被送往宜蘭三星大洲村的外公外婆家
Thumbnail
用不同的角度看見不一樣的臺灣,無論好壞與否那些我們習以為常的日常正是造就臺灣獨特的所在,這一切都將留在我們每個人記憶裡。
Thumbnail
勿忘歷史、記取教訓、莫重蹈覆徹,這才更該是我們後人的功課。
Thumbnail
無論是想更了解中國或是更了解台灣,都可以看看這些書!也歡迎留言推薦我好書! 臺灣政治 時代如何轉了彎 阿共打來怎麼辦2024不衹是選總統 認知戰下的台灣 臺灣歷史 二七部隊 來自清水的孩子 宋氏三姐妹與他們的丈夫 關於中國 被中國拘禁2279日 紅色賭盤 新疆再教育營 吃佛 關
白色恐怖是台灣歷史非常悲傷的一頁,而且實際上白色恐怖的遺緒至今依然存在,陰魂不散。 1947年發生二二八大屠殺,之後三月清鄉,台灣人死傷無數, 但落後民族統治文明民族的原則不會改變,就是殺。 於是文明水準完全跟不上台灣人的國民黨政權,只能用更殘暴的方式對待。 當年國民黨人拿手槍搭霸王車、拿手
Thumbnail
現在網路上看小說很方便,但用手機看久了,兩眼就開始用酸澀來抗議了。因此老安也常常會到圖書館借書,讓眼壓不要那麼高。 前兩天到圖書館,在他們的新書推薦的書架上,發現了這部書,稍微翻閱了一下,覺得應該不錯,就借回來看。 果然,能被出版社簽下來出實體書的小說,文筆及故事性還是有一定的水準,老安欲罷不能
Thumbnail
黃土水〈出生於台灣〉:「生在這個國家便愛這個國家,生於此一土地便愛此一土地,這是人之常情。⋯⋯由於我們的台灣是美麗之島,特別令人懷念。」 台灣歷史總有它迷人的地方,就由我這個不專業美術生來用一點零碎的時間認識這本書吧~
Thumbnail
這雖然是本薄冊,詩意的語言講述一段沈重的歷史事件,腦中自然地匯聚出一幕又一幕畫面。搭配非常適切的書名,是一本我認為愈看愈有意思的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