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4|閱讀時間 ‧ 約 26 分鐘

漫長夏天裡的冷氣團:讀後

人類這個物種出現在地球上已約20餘萬年,漫長的20餘萬年來,大部分時候人類過著狩獵採集的生活,並未定居一處,是這個星球上的漫遊著,一直到一萬年前農耕才出現,人類開始定居生活,文明方現曙光。何以如此?因為這20餘萬年來我們的星球大致上是處於冰河時期,乾而冷,直到萬餘年前,進入一個較為溫暖的間冰期,星球變得較為潮溼與暖和後,人類方能發展農業開展文明。所以說人類文明是間冰期的產物,應不為過。

不過間冰期並非是一個永恆溫暖的漫長夏天,仍是冷暖交替的。冷暖交替的氣候影響了人類文明的繁盛與崩解,一個帝國興起,然後又一個帝國滅亡。因為農耕這樣的生活型態,無疑是極度仰賴適當的雨水與溫暖的陽光,不過這兩種都不是人類力量所能準確掌握。因此農耕生活型態其實是不穩定的,尤其在前工業時代。在冷暖交替不已的世界裡,暖期的豐收總是繁衍了過多的人口,到了冷期到來,穀物開始歉收,生產量已養不活暖期所膨脹多出的人口,於是饑饉發生,接續的就是動亂與死亡,帝國潰滅,朝代於焉更替。

傳統的歷史書寫,處理這類朝代交替,卻不外是皇帝失德或朝廷小人當道,乃至黨爭傾軋,因此失去天命。會有這樣的歷史敘事,主要是書寫歷史的人都是在朝代交替混戰中的勝利者,唯有如此敘事,才能彰顯勝利者的勝利是承繼了天命。

明朝於1644年傾覆,「朝廷小人當道,黨爭傾軋不已」,這是常態史書對於明朝滅亡原因的標準答案,這些說法都是事實。但是這些敘事是否就是正確答案?或完整答案?近來的氣候歷史研究,已開始認定,除了人禍之外,極端氣候所造成的天災,也是摧毀明王朝的重要原因。

前面提過,間冰期並非是一個永恆溫暖的漫長夏天。萬餘年來,在這個漫長間冰期間,仍然出現了三次歷時較長的冷期,最近的一次大約開始於14世紀初,19世紀中結束,一般稱這次冷期為「小冰河時期」,不過這段期間並非地質學上定義的冰河期,它僅是一個降溫期,不過僅僅只是降溫,也可能引發人類社會的災難。元。明兩代大致都處於這個降溫期之中,明王朝重農的建國策略,也與元末因氣候劇變引發的災難、戰亂的教訓有關,明朝從建國伊始就著重在防止類似元末飢荒的出現。明太祖幼年深受其害,他知道這樣的災難將會摧毀他的帝國,因此他一即位,就在帝國各處廣建糧倉,儲備好糧食。不過,最終他的帝國仍然消殞了,只是造成他的帝國消殞的原因是人謀不臧,或是其他原因呢?

<價崩:氣候危機與大明王朝的終結>一書獨特之處在於作者從卷帙浩繁的史料文本之中爬梳出大量的物價資料,透過這些物價資訊重建了明朝不同階層之人的消費實況與生活細節,而這些價格資訊中最重要的是糧價。從明王朝建立的1368年到1644年,經歷了多次糧價的上漲波動,這些價格異常波動都是肇因於糧食歉收,糧食需求是剛性的,不易隨著價格上漲而降低。下圖是作者分別以銅、銀不同計價單位所繪出的災荒糧價圖。A是以銅計價(單位為文),B是以銀計價(單位為兩)。

明代大部分時間裡,以銅計價的的每斗米價為25-30文,這是承平之時的糧價,遭逢歉收糧價上漲之時,每斗米可以飆漲到100-200文,明朝廣建糧倉的平準政策對付這樣的異常波動,應該是有效的。不過到了1630年以後,每斗米價格波動到1000文以上,甚至有誇張的萬文記錄,這樣的價格已經可以理解連政府的糧倉都已是空了。史書記載此時「極寒,河、湖皆凍」,接踵而來的沙塵暴、蝗災、嚴重乾旱摧毀了農業生產體制,生產端早已失控,市場機制也完全失效。此時萬文糧價意味了有行無市。飢餓引發的求生本能驅使災民叛變蜂起,明帝國終於撐不過糧食價格毀敗的最後一擊,而這正是「小冰期」中一次嚴峻氣候波動對於農業生產的嚴酷考驗。

整個明代人都生活於寒冷期中,一開始執政者就意識到乾與冷的挑戰,也做足了準備,在一次又一次的挑戰中,明代人都撐過來,但撐不過最後一次。依據估計,萬曆年間明帝國人口約為2億,經歷了1630-1640的災變,到了清康熙之時,人口已不足1億。大部分人可能都死於飢餓。

由明朝的例子,可以得知人類文明面臨惡劣環境有其韌性,人類也會提前因應,不過這一切都有極限,到了真正極端氣候來臨,也許就躲不過最後一擊。我們有幸生活在一個溫暖的時代,我們對於能源的掌握力,也讓當代文明較諸前工業化世界更有韌性。寒冷會摧毀一個文明,潮溼與溫暖從來都不是問題,不過如果是過度的溼與熱呢?人類歷史上並無類似紀錄。這或許是當代人類需要嚴肅思考與研究的課題。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主要是記錄自己的讀書心得,一些閱後的個人獨白與絮語。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