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9|閱讀時間 ‧ 約 23 分鐘

失業那些小事|同理心

當站在對方的角度上,知道對方此時此刻想要什麼?現在需要什麼回應。


這樣會需要全神貫注別人身上吧?

這樣會失去自己吧?

如果有太多自己,那就等著失業吧。


如果我是主管,當我面對到不服從管教,或者我說一他說二的人,我是否還可以平心靜氣地看待這一個人?

當一個人可以透過控制感受到安全感,而給出願意被控制,是不是相對保平安的方法?

小孩子有耳無嘴。

當我們在聽到別人指教的時候,提出的回應與解釋是否就成了頂嘴?


那天我突然覺得原民的狩獵、捕魚、祭典、舞蹈,沒有一樣是可以一個人的。部落中又依年齡,有不同的地位和職別,聽從部族中最高指揮者。

狩獵、捕魚、祭典、舞蹈,這四種活動又讓我想起「有錢我們大家一起賺,一起打拼。有酒我們一起喝。」,原民喜歡交友,會不會是源自於,早年生長的環境很需要合作呢?合作創造雙贏。


縱使掌權者講錯了,底下的人也不可以反駁?

受反駁意味著喪失威信嗎?

喪失威信意味著無法管理,以及無法凝聚群眾嗎?


看見麥田出版的《支配與抵抗的藝術:潛藏在順服背後的底層政治,公開與隱藏文本的權力關係》,書摘寫了演好形式上的服從,將所有反抗化無聲息、藏進上位者眼光難以照進的角落再伺機而發,這便是位居低處者的處世之道。

回想起韓文裡的敬語,老師說的當他們在對長者說話時,可能存在表情不敬,但文法還是必須要使用敬體。不然就是他們不禮貌。


那天我突然覺得會不會其實我的這些反抗,一部份源自於我難以認錯?

當他指出我的問題,我又指出他的問題時,如果當他指出的問題確實也是我的問題時,是不是我指出他的問題,也只是我難以認錯。


當我們身為部屬,思考的是成為主管的想法。同理他的角度。會不會也是所謂的向上管理。

在我們當部屬時,辨認什麼樣是自己不想要成為地主管,如果有一天,成了主管,不要成為像他一樣的人。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對不起,原諒我,謝謝你,我愛你。 影視相關心得分享 那些想說出口的心裡話 這個專欄會有些許文章是由其他平台備份過來。因此發布的時間點跟目前可能並不一致。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