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如何讓你的學術演講脫穎而出?

090|如何讓你的學術演講脫穎而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2024年6月13日,


今天一整天都在家裡做投影片,


因為隔天除了要向台灣讀者介紹,


我的Obsidian學術閱讀系統,


還要在Amazon的廣告組給合成數據的演講。


做投影片我都是用Keynote,


放圖片與數學公式都相當方便。


我的投影片製作的基礎,


是透過「簡報藝術工作坊」的課程鍛鍊而來的。


記得當初是2020年博士三年級的時候,


在Hahow上購入簡報藝術工作坊開的所有課程,


很仔細實踐課程裡面提到的概念,


去製作我讀統計機器學習的組會報告。


很多學生講學術演講,


都沒有為讀者考量,


內容凌亂,訊息不明確,


其實很浪費聽眾的時間。


掌握製作簡報的能力後,


學術演講真的無往不利。


此外,簡報功夫如果到家,


對寫學術論文的佈局,


組織結構也都能掌握更好,


更能寫出精煉令人印象深刻的論文。


簡報的技術,真的早學早享受。



avatar-img
王啟樺的沙龍
558會員
1.8K內容數
Outline as Content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王啟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讀“新聞”來獲得最新的情報。」 「“網際網路”對我而言,是字典與百科全書的替代。」 「當想知道情報的全局,就要活用“書”。」 這3句話,節錄於日本作者出口治明[1]的著書, 《いま君に伝えたい知的生産の考え方 》[2]的第134頁。 我一直不知道新聞該怎麼讀,
無論是新手還是進階語言學習者, 這篇文章都能幫助你更有效地學習俄語。 這些方法可以幫助你更好地掌握語言知識, 提高學習效率。 透過這些訣竅, 你將發現學語言其實可以非常有趣且富有成效。 ▋訣竅1 - 利用GPT-4解決疑惑 在學習俄語的過程中, 隨時遇
"We have never built a generally applicable technology that can boost out intelligence." "Now humans have access to a tool that can emulate how we
「你能看到的格局,總是隱藏著某種暗局; 如果你看不到暗局,你看到的世界或許是一個騙局。」[1] 這句話節錄自吳伯凡老師的講透道德經50講課程的第二講。 吳伯凡老師的課,是我在得到上非常喜歡的課程。 每次聽吳老師的課,都有種拓展了認知維度的感覺。 記得當初在台大數學系一
有本書叫《The Design Thinking Toolbox: A Guide to Mastering the Most Popular and Valuable Innovation Methods 》[1], 這幾年常常見到人家提起。 這本書作者群是 Michael Lewri
「寫信,其實也是一種重要的知識生產手段。」 這1句話,節錄於日本作者梅棹忠夫[1]的著書, 《知的生産の技術 》[2]的第161頁。 《知的生産の技術 》出版於1961年, 梅棹忠夫在1961年那個年代, 推廣所謂的京大式卡片(京大式カード)[3] , 其形式其實
「讀“新聞”來獲得最新的情報。」 「“網際網路”對我而言,是字典與百科全書的替代。」 「當想知道情報的全局,就要活用“書”。」 這3句話,節錄於日本作者出口治明[1]的著書, 《いま君に伝えたい知的生産の考え方 》[2]的第134頁。 我一直不知道新聞該怎麼讀,
無論是新手還是進階語言學習者, 這篇文章都能幫助你更有效地學習俄語。 這些方法可以幫助你更好地掌握語言知識, 提高學習效率。 透過這些訣竅, 你將發現學語言其實可以非常有趣且富有成效。 ▋訣竅1 - 利用GPT-4解決疑惑 在學習俄語的過程中, 隨時遇
"We have never built a generally applicable technology that can boost out intelligence." "Now humans have access to a tool that can emulate how we
「你能看到的格局,總是隱藏著某種暗局; 如果你看不到暗局,你看到的世界或許是一個騙局。」[1] 這句話節錄自吳伯凡老師的講透道德經50講課程的第二講。 吳伯凡老師的課,是我在得到上非常喜歡的課程。 每次聽吳老師的課,都有種拓展了認知維度的感覺。 記得當初在台大數學系一
有本書叫《The Design Thinking Toolbox: A Guide to Mastering the Most Popular and Valuable Innovation Methods 》[1], 這幾年常常見到人家提起。 這本書作者群是 Michael Lewri
「寫信,其實也是一種重要的知識生產手段。」 這1句話,節錄於日本作者梅棹忠夫[1]的著書, 《知的生産の技術 》[2]的第161頁。 《知的生産の技術 》出版於1961年, 梅棹忠夫在1961年那個年代, 推廣所謂的京大式卡片(京大式カード)[3] , 其形式其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