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空判台獨死刑──工具箱翻出的故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林宜敬先生的新書《幸福的鬼島》裡,寫一篇【1945,一個殖民地青年的中國夢】,從歷史軌跡中,發現這一政策並非首次出現。1948年,陳君被保送到南京的國立政治大學讀書。1949年4月,中共解放軍南下,陳君聽到共軍電台廣播,宣稱對政治大學全體師生進行判刑,直接宣布各職級的刑期。陳君起初不以為意,翌日醒來卻發現校園空無一人,所有老師和學生都逃走了,陳君與幾位台灣同學也隨即逃回台灣。中國政府昨日發布新的懲治台獨政策,針對「分裂國家」者可進行「缺席審判」,最重可判死刑,範圍涵蓋推動台灣加入國際組織等行為。即使台灣人未曾踏足中國,只要被認定為台獨分子,便可被隔空判刑,這就中共從工具箱翻出來故技。


首先,展現對台威嚇力,中共對台灣鬥爭中,長期形塑「台獨」敵人的形象,所以中共希望通過加大懲治力度,嚇阻台獨勢力。如今北京面對是,賴清德逐漸掌握了「中華民國」的論述權,壓縮了國民黨獨家壟斷中華民國的空間,也凸顯了北京沒有「一中各表」的空間。中共希望通過這些法條,威嚇台灣人民的自我設限,並對台獨分子傳達出強烈信息,即未來統一時,台獨分子將被嚴懲,無一人能逃脫法網。然而,這些法律條文在台灣難以真正實施。中共的這些立法更多的是一種嚇阻手段,而非真正的執行手段。


其次、對內交代。中共需要向內部的民族主義情緒做出回應,特別是在「聯合利-2024A」演習未達到預期效果的背景下。這次演習並未對台灣造成顯著的震懾,台灣民眾無感,甚至台灣股市創新高,讓北京頗為尷尬。而黃仁勳效應──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來台後掀起的旋風,更是讓北京感受到來自內外的壓力。黃仁勳在台灣的言論,引發了大陸民眾和網友的強烈不滿,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特別點名批評,強調「台灣從來不是一個國家」是國際關係基本常識。中共選在21日下午宣布台獨22條,顯然是希望避免台股大漲的尷尬,同時在輿論上引起更大震撼,安撫內部的民族主義情緒,顯示對台政策的強硬立場。


第三,對國際社會宣示。中共希望通過這一舉措,向國際社會明確兩岸是一國,台獨是中國大陸於法不容的。這一宣示旨在鞏固國際社會對於「一個中國」原則的認識,並警告任何支持台獨的外部勢力,表明中國在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方面的堅決立場。加上美國眾議院近期以壓倒性多數票數通過決議,反對中國就西藏歷史和地位散佈「虛假訊息」,並敦促北京與西藏開展對話。眾議員麥考爾表示,這項法案通過表明美國不認同西藏現狀的決心,也是給達賴喇嘛與西藏人民最強的訊號和禮物。中共不希望美國影響國際社會,對西藏甚至台灣傳遞強烈訊息。


總的來說,中共推出台獨22條,是在多重壓力下的一種戰略選擇,意圖通過強硬的法律手段來震懾台獨勢力,安撫內部民族主義情緒,並向國際社會傳達信息。雖然台灣人對中共的反應較遲鈍,甚至被溫水煮青蛙,面對中共無所不用其極,都要保持高度警戒,畢竟中共是台灣生存的最大敵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洪耀南的沙龍
44會員
148內容數
透過新聞事件,了解中國體制的運作,看新聞了解背後的邏輯,有些是千年古中國文化,有些是政治運作的淺規則,更多是意識形態下的中國。
洪耀南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1/07
近期,中國的民族主義情緒隨著晶片事件掀起波瀾。一方面是對輝達(NVIDIA)的調查,另一方面則是董明珠宣布進軍半導體產業的「晶片夢」。義和團式的民族主義表現再度浮現,令人不禁深思。 輝達與黃仁勳:從偶像到「背叛者」的矛盾角色 輝達創辦人黃仁勳作為一位台灣裔科技領袖,長期以來受到中國網民的推崇。他
2025/01/07
近期,中國的民族主義情緒隨著晶片事件掀起波瀾。一方面是對輝達(NVIDIA)的調查,另一方面則是董明珠宣布進軍半導體產業的「晶片夢」。義和團式的民族主義表現再度浮現,令人不禁深思。 輝達與黃仁勳:從偶像到「背叛者」的矛盾角色 輝達創辦人黃仁勳作為一位台灣裔科技領袖,長期以來受到中國網民的推崇。他
2024/09/11
本文探討柯文哲在臺北市市長任內涉入京華城容積率問題的情況,並分析中共如何將此案件政治化,利用其作為統戰與批判臺灣執政黨的工具。中共的報導強調柯文哲的政治迫害,並與反臺獨的立場掛鉤,反映出其雙重標準與對臺灣內部矛盾的操控。這一事件展現了中共在利用司法案件進行政治鬥爭的現實主義策略,並探討其影響與後果。
2024/09/11
本文探討柯文哲在臺北市市長任內涉入京華城容積率問題的情況,並分析中共如何將此案件政治化,利用其作為統戰與批判臺灣執政黨的工具。中共的報導強調柯文哲的政治迫害,並與反臺獨的立場掛鉤,反映出其雙重標準與對臺灣內部矛盾的操控。這一事件展現了中共在利用司法案件進行政治鬥爭的現實主義策略,並探討其影響與後果。
2024/08/31
隨著中國政府考慮通過降息以拯救房地產市場,這一潛在政策引發市場劇烈反應及行業股市波動。儘管短期內可能緩解家庭債務壓力,降低房貸利息,但根本上未能解決房地產市場的結構性問題。借鑒日本經驗,中國的低利率策略可能只是在拖延經濟回暖,未來面臨長期經濟停滯的風險。
Thumbnail
2024/08/31
隨著中國政府考慮通過降息以拯救房地產市場,這一潛在政策引發市場劇烈反應及行業股市波動。儘管短期內可能緩解家庭債務壓力,降低房貸利息,但根本上未能解決房地產市場的結構性問題。借鑒日本經驗,中國的低利率策略可能只是在拖延經濟回暖,未來面臨長期經濟停滯的風險。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蔣經國日記揭密》 作者為黃清龍。 本書是目前唯一台灣能夠看到蔣經國日記的中文書籍。蔣經國日記在去年是歷史學界的熱門話題,當然黃清龍的書也時常被拿出來討論。
Thumbnail
《蔣經國日記揭密》 作者為黃清龍。 本書是目前唯一台灣能夠看到蔣經國日記的中文書籍。蔣經國日記在去年是歷史學界的熱門話題,當然黃清龍的書也時常被拿出來討論。
Thumbnail
真的沒有想到在擔任逗點文創結社的《美麗新世界》外編三年半之後,我竟然會再度成為《一九八四》的編輯。畢竟,當初夏民學長說過逗點並沒有打算要出版全套所謂「三大反烏托邦小說」;只是,剛好這陣子《一九八四》所探究的議題再度值得我們臺灣人好好知悉、理解、研究,所以逗點文創重新決定出版本作。
Thumbnail
真的沒有想到在擔任逗點文創結社的《美麗新世界》外編三年半之後,我竟然會再度成為《一九八四》的編輯。畢竟,當初夏民學長說過逗點並沒有打算要出版全套所謂「三大反烏托邦小說」;只是,剛好這陣子《一九八四》所探究的議題再度值得我們臺灣人好好知悉、理解、研究,所以逗點文創重新決定出版本作。
Thumbnail
《南渡》《北歸》《傷別離》,三大本書裡描述的是民國時期學術大師們冒著抗戰的炮火,隨著中研院與西南聯大的遷徙,由中原流亡西南(昆明 重慶),再回歸中原的故事。 傅斯年、胡適、梅貽琦、錢穆、陳寅恪、吳晗、聞一多、朱自清………
Thumbnail
《南渡》《北歸》《傷別離》,三大本書裡描述的是民國時期學術大師們冒著抗戰的炮火,隨著中研院與西南聯大的遷徙,由中原流亡西南(昆明 重慶),再回歸中原的故事。 傅斯年、胡適、梅貽琦、錢穆、陳寅恪、吳晗、聞一多、朱自清………
Thumbnail
  在陸劇《覺醒年代》中,陳獨秀說明《新青年》宣揚西方民主與科學等進步思想(革新派),而反對中國傳統孔教三綱(保守派)的原因:   「中國舊學,是世界學術中的一部分;儒家孔學,是中國舊學中的一部分;孔教三綱,是孔學中的一部分,甚至是很小的一部分。對於孔學本分之內的價值存在,我們並不反對
Thumbnail
  在陸劇《覺醒年代》中,陳獨秀說明《新青年》宣揚西方民主與科學等進步思想(革新派),而反對中國傳統孔教三綱(保守派)的原因:   「中國舊學,是世界學術中的一部分;儒家孔學,是中國舊學中的一部分;孔教三綱,是孔學中的一部分,甚至是很小的一部分。對於孔學本分之內的價值存在,我們並不反對
Thumbnail
  本劇於去年(2021)上映,共43集,豆瓣評分9.3。內容描述民國初年(下稱民初),在歷經袁世凱簽訂接受日本《二十一條》部分條款的「五九國恥」(1915/5/9)後,陳獨秀(于和偉 飾)於同年9月15日在上海創立了《新青年》雜誌,提倡「德先生」(民主)和「賽先生」(科學),以救治中國政治
Thumbnail
  本劇於去年(2021)上映,共43集,豆瓣評分9.3。內容描述民國初年(下稱民初),在歷經袁世凱簽訂接受日本《二十一條》部分條款的「五九國恥」(1915/5/9)後,陳獨秀(于和偉 飾)於同年9月15日在上海創立了《新青年》雜誌,提倡「德先生」(民主)和「賽先生」(科學),以救治中國政治
Thumbnail
作者:林衡哲編著/陳永興/郭松棻/吳潛誠 出版社:麥田 出版日期:2013-05-29
Thumbnail
作者:林衡哲編著/陳永興/郭松棻/吳潛誠 出版社:麥田 出版日期:2013-05-29
Thumbnail
這雖然是本薄冊,詩意的語言講述一段沈重的歷史事件,腦中自然地匯聚出一幕又一幕畫面。搭配非常適切的書名,是一本我認為愈看愈有意思的小書。
Thumbnail
這雖然是本薄冊,詩意的語言講述一段沈重的歷史事件,腦中自然地匯聚出一幕又一幕畫面。搭配非常適切的書名,是一本我認為愈看愈有意思的小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