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買進》如何用普通人的智慧,打造非凡的成功投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raw-image


在2015年,美國華爾街日報刊登關於Ronald Read的驚人故事!


這位先生既不是菁英白領,也沒有富裕的背景,而是一位在加油站工作了25年的普通員工。加油站退休一年後,又跑去其他地方當兼職清潔員。令人驚訝的是,他在2014年過世時(享年92歲),竟留下800萬美元股票遺產!其中多數捐贈給當地醫院與圖書館,引起社會廣泛討論。


後來許多媒體分析出他的投資成功之道──「省吃儉用地存錢,持續買進並長期持有看好的股票。」


你會不會在想:投資成功之道真的這樣嗎?


《持續買進》能提供你一些解答。這本書主要透過研究與數據來回答一些常見投資疑問,例如:應該定期定額或逢低買進、何時該買該賣、如何提早退休、要買個股或基金、基金要選主動型或被動型等。可以讓你在投資路上,更清楚要走的方向。


本書作者是尼克‧馬朱利──畢業於史丹佛大學經濟系,有近十年財務與經濟分析師的經驗,目前為黎索茲財富管理公司營運長暨資料科學家。在自己創辦的「金錢與數據部落格」發表許多財經文章,也曾在《華爾街日報》、《洛杉磯時報》、CNBC等媒體發表投資理財文章。


書中3大重點


1. 為何你應該愈早投資愈好?而非平均投資(類似定期定額或分批進場)


原因如下:

(1) 據調查,全球各地「多數市場在多數時候是上揚的」。多等一天,表示未來需要付更高金額購買。因此,不要等待最佳投資時間,「現在」就把你的錢拿去投資。


(2) 你還沒有投資的現金會因為「通貨膨脹」而貶值。


(3) 作者做了一個「現在買VS平均投資」的研究(如圖表:13-3)


  • 總投資金額:12,000美元。
  • 投資商品:美國S&P 500。
  • 投資時間:1920至2020年。
  • 「現在買」方式:第一個月即投入全部12,000美元。
  • 「平均投資」方式:第一個月投入1,000美元、第二個月再入1,000美元……以此類推至第12個月。這裡平均投資,你可以看做「定期定額」或「分批進場」。
  • 圖表:13-3:此圖顯示從1920到2020年之間,平均投資相對於現在買的績效。0%線上表示平均投資績效較優、0%線下表示現在買績效較優。
raw-image

研究結論1:平均而言,每一個12個月投資期,現在買的績效比平均投資「高4.5%」。


研究結論2:所有12個月投資期中,現在買的績效,有「68%的時間」,高於平均投資。


由以上兩結論可知──「現在買的績效」優於平均投資(不只S&P 500,作者做了其他投資資產的研究,得到幾乎相同答案)。


研究結論3:唯有重大股市崩盤時,如2008年金融海嘯與1929年經濟大蕭條,平均投資的買入均價才會低於現在買的一次買入價格(這句意思是「平均投資的績效」比較好)。


問題是這種情況極少見,你不可能等到重大崩盤才入市,這也是為何歷史大部分時間裡,現在買的績效優於平均投資。另外,不要忘了「人性」,大部分的人根本不敢在崩盤時入市!


2. 為何你應該用平均投資(類似定期定額或分批進場)?而非逢低買進


作者做了一個「平均投資VS逢低買進」的策略研究(如圖表:14-7)


  • 研究背景:你可以穿越回到1920年至1980年的某個時間點,然後必須在接下來的40年投資美國股市。
  • 「平均投資」方式:接下來40年,每月投資100美元。
  • 「逢低買進」方式:每月存100美元,只在股市下跌時買進。不過作者想讓這定義更極端,使你像神一樣,知道市場何時會來到介於任何兩個歷史新高點之間的絕對底部,也正是你都能買到「最低點」。
  • 此研究有一個限制:你不能頻繁進出股市,一旦做出一筆購買,必須一直持股到這期間的終點。
  • 圖表:14-7,此圖表顯示在所有的40年投資期,逢低買進績效相對於平均投資績效的優勝率。優勝率定義:逢低買進的投資資產組合最終價值除以平均投資的投資資產組合最終價值。
raw-image

研究結論1:在1920~1980年之間任何一個時機點開始投資,在所有40年投資期當中,有「超過70%時間」,平均投資的績效優於逢低買進。即使你擁有神的預知能力,這結論依然成立。


研究結論2:逢低買進只在市場大跌時(如1930年的大熊市),績效才會優於平均投資。


此外,逢低買進還有一個問題,當你抱著一堆現金等待低點進場時,投資報酬可能還不如及早購買。因為市場持續上漲,你等待的低點沒來,由於沒有進場,失去更多時間的「複利成長」,使得績效甚微。


更重要的是,沒有人知道「底點何時會來」,因為我們不是神!


3. 你應該何時賣出?


市場長期多數是上漲的,照理說不應該賣出投資資產,如果真的要賣,要「愈晚賣愈好」(買則要愈早買愈好)。作者認為只有以下狀況時,才適合賣出:


(1) 沒閒錢時,透過售出資產,再平衡投資資產的組合。例如:設定持有的股票與債券理想組合是60%與40%,當有一天變成70%與30%時,就要賣掉股票。


(2) 某一投資資產占總資產比率過高。例如:當在一家公司工作很久時,公司發給你的股票,占你的總資產比率愈來愈高,可以賣掉股票改買其他資產。


(3) 某一投資資產持續虧損。例如:你買的宏達電股票持續虧損,並且看不到該公司的前景。


(4) 過你想要過的生活或需要用錢的時候。例如:買房、環遊世界、退休。


我的後記


綜合前面第一、二點的研究(現在買、平均投資、逢低買進),作者提出《持續買進》核心理念──「你應該盡早投資,且盡量經常投資。」


看完這本書時,對於這個核心理念以及其他投資問題的回答,大部分我都滿認同。但還是有以下兩點疑慮:


● 有些研究時間太短或太舊,如平均成本VS逢低買進的研究時間為1920至1980年,年份有些遙遠,為何沒有更近代的研究?


● 書中許多研究的投資資產,有時候寫美國股票,有時候寫S&P500,會讓我有些疑惑?雖然我猜在書中許多時候,作者投資美國股票應該指的是S&P500,因為要符合長期上揚的投資資產,S&P500最有可能,所以希望作者這部分應該要寫得更清楚才好。


屏除這兩點,我還滿推薦這本書的。


不過要提醒大家:要執行持續買進這個理念,你投資的資產,必須是「自己有花時間去研究」,並判斷「資產價格長期是上揚」的才去購買。不要沒研究或亂聽別人說就去買,否則傷的是自己辛苦賺來的錢!


最後分享我很喜歡查理.蒙格(波克夏副董事長)的一句話:「不要在意立即的勝利,而是尋求長期的成功。」



書名:《持續買進:資料科學家的投資終極解答,存錢及致富的實證方法》

作者:尼克‧馬朱利

譯者:李芳齡

出版:城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商業周刊

初版:2023年6月

ISBN:978-626-7252-71-0

連結:博客來紙本書博客來電子書金石堂紙本書


以上是我的一些讀後心得,要是你看完產生興趣,不妨去看一下這本書,書中還有其他有趣的內容:

● 為何不應該選擇主動型基金

● 為何不應該買個股

● 為何以及如何再平衡你的投資資產

● 愈簡單的生活方式能愈早退休

● 何時可以退休


如果你喜歡我的創作,歡迎分享、按讚、訂閱、贊助,也可以經由上方連結購買書籍,你不會有價格上的損失,而我會有微薄的佣金,讓我能持續創作分享給大家,感謝你的支持~

地才先生各網站:https://mrnonborngenius.my.canva.site

請我喝杯飲料~https://p.ecpay.com.tw/26DCA3A


想要自我成長嗎?歡迎來到「自我成長情報局」。你好,我是「地才先生」,希望透過各種資訊的分享,大家可以一起持續的學習並成長,就算不是天才,也可當地才~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在《Netflix影片──聰明生活經濟學》中,透過理財導師與學員的交流,你可以了解如何往財富目標邁進~
在《Netflix影片──聰明生活經濟學》中,透過理財導師與學員的交流,你可以了解如何往財富目標邁進~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槓桿ETF與財富累積:如何運用槓桿放大你的長期投資回報 前言 在過去的文章中,我們曾探討長期投資被動指數ETF 時,選擇原型ETF或2倍槓桿ETF是較適合一般投資人的方式,然而投資並非只有單一選擇,金融市場更不是非黑即白的局面,這些投資工具本身是中性的,關鍵在於如何根據自身的財務背景與投資目標。
本周有兩則和ETF有關的新聞,一是元大投信考慮對0050進行分割,但還沒有發生,另一則是00943宣布2月不配息,這確定已經發生了。要怎麼解讀這兩件事呢?  
前文參考: 個人未來自組ETF的成份股之六,高機率會被鎖碼的成長股。 以下認真談談另一檔2025年有可能被鎖碼的成長股:
前言 好不容易太座的帶狀泡疹稍微康復,上周開始,又輪到學徒我咳到腦瓜子疼,連整組心肝肺都快被淘出來了,實在沒辦法好好寫文章,在此跟各位讀者致歉。聽說小孩子的感冒病毒傳染給大人都特別的慘烈,這次我相信了。 紐西蘭南島短暫的夏天都到家門口了,望著屋外漂亮的景致,卻沒有精氣神好好出門踏青旅遊,
被巿場視為無風險利率的商品:短天期美債,竟然讓我在四個交易日嚐到了1.27%的跌幅,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最近,我注意到一些朋友投資國外的ETF,因為短期利益而選擇提前出場,這讓我感到困惑。當他們看到投資帳戶由虧轉盈時,忍不住提前獲利他们持有的股票。有時候,我難以理解為什麼有些人甚至連大盤型ETF無法長期持有,如果是單一個股或許能理解,因為單一股票的風險太高,訊息不對稱,缺乏優勢。
槓桿ETF與財富累積:如何運用槓桿放大你的長期投資回報 前言 在過去的文章中,我們曾探討長期投資被動指數ETF 時,選擇原型ETF或2倍槓桿ETF是較適合一般投資人的方式,然而投資並非只有單一選擇,金融市場更不是非黑即白的局面,這些投資工具本身是中性的,關鍵在於如何根據自身的財務背景與投資目標。
本周有兩則和ETF有關的新聞,一是元大投信考慮對0050進行分割,但還沒有發生,另一則是00943宣布2月不配息,這確定已經發生了。要怎麼解讀這兩件事呢?  
前文參考: 個人未來自組ETF的成份股之六,高機率會被鎖碼的成長股。 以下認真談談另一檔2025年有可能被鎖碼的成長股:
前言 好不容易太座的帶狀泡疹稍微康復,上周開始,又輪到學徒我咳到腦瓜子疼,連整組心肝肺都快被淘出來了,實在沒辦法好好寫文章,在此跟各位讀者致歉。聽說小孩子的感冒病毒傳染給大人都特別的慘烈,這次我相信了。 紐西蘭南島短暫的夏天都到家門口了,望著屋外漂亮的景致,卻沒有精氣神好好出門踏青旅遊,
被巿場視為無風險利率的商品:短天期美債,竟然讓我在四個交易日嚐到了1.27%的跌幅,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最近,我注意到一些朋友投資國外的ETF,因為短期利益而選擇提前出場,這讓我感到困惑。當他們看到投資帳戶由虧轉盈時,忍不住提前獲利他们持有的股票。有時候,我難以理解為什麼有些人甚至連大盤型ETF無法長期持有,如果是單一個股或許能理解,因為單一股票的風險太高,訊息不對稱,缺乏優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書提供了關於個人理財的建議和指導,包括儲蓄、收入、稅務和保險。作者強調在盡早投資並盡量經常投資的重要性,並提供了一些有價值的理財建議。
Thumbnail
這本書包含投資和理財兩個部分,作者用了許多數據及計算告訴大家怎樣做才是最好的,包含了許多扎扎實實的數字,雖然無法順順地讀過去,必須要和作者一起思考,但作者也寫得蠻仔細,也有稍作簡化,所以這樣得出的論點也更有說服力。
Thumbnail
分享如何藉由投資創造豐碩報酬,探討投資者應該具備的思維方式與決策邏輯。 涵蓋投資法則、市場趨勢、資產類別、失敗與成功的觀點,提供突破傳統思維的投資觀念。 投資者可學習風險管理、時機把握,及投資與個人發展之間的關聯。
Thumbnail
最近想花比較多時間來研究存股,所以就開始看一些存股的書籍。當然很多人會推崇指數型的投資更勝高股息,但對於想要心安的人來說,高股息存股還是有一定的吸引力的,就來學習一些存股的相關知識吧。
Thumbnail
《持續買進》提供了豐富的資料、投資建議,並深入探討財務管理議題與策略。作者以科學角度解釋了儲蓄與投資的關係,並強調了平均成本法的重要性。此外,書中也探討了金錢與財富觀念背後的哲學問題,試圖達到超越金錢的層面。對於個人理財的入門者,這本書提供了寶貴的投資建議和財務議題的相關信息。
Thumbnail
這本書提供了簡單易懂的投資指南,特別適合初學者。作者重點強調了「窮人存錢,富人投資」的理念,並提及心理狀態對財務規劃的影響。書中建議在儲蓄時平衡生活享樂與儲蓄目標,並推薦持續買進投資策略。總之,這本書提供了一個清晰的財務規劃指南,幫助讀者建立起穩健的財務基礎。
Thumbnail
最近看完了一本書,叫做「持續買進:資料科學家的投資終極解答,存錢及致富的實證方法」,非常推薦,感覺觀念也更新了許多,這篇整理了4個重點。
Thumbnail
《持續買進》用淺顯易懂的方式搭配豐富的圖表帶領讀者可以很簡單的梳理一些基礎的投資理財觀念,也可以從中獲得一些個人財務價值觀的啟發,蠻適合做為簡單入門的投資理財書籍,本篇用簡單摘要的方式分享書中提出的觀念給大家。
Thumbnail
本書介紹透過蒐集客觀數據以及持續買進的投資策略來穩穩累積財富。書中強調了儲蓄和投資的重要性以及何時該專注於提升收入、增加儲蓄或是買賣股票。同時,書中也提到儲蓄與投資的關鍵,以及如何選擇及購買投資標的的策略。
Thumbnail
本書提供了關於個人理財的建議和指導,包括儲蓄、收入、稅務和保險。作者強調在盡早投資並盡量經常投資的重要性,並提供了一些有價值的理財建議。
Thumbnail
這本書包含投資和理財兩個部分,作者用了許多數據及計算告訴大家怎樣做才是最好的,包含了許多扎扎實實的數字,雖然無法順順地讀過去,必須要和作者一起思考,但作者也寫得蠻仔細,也有稍作簡化,所以這樣得出的論點也更有說服力。
Thumbnail
分享如何藉由投資創造豐碩報酬,探討投資者應該具備的思維方式與決策邏輯。 涵蓋投資法則、市場趨勢、資產類別、失敗與成功的觀點,提供突破傳統思維的投資觀念。 投資者可學習風險管理、時機把握,及投資與個人發展之間的關聯。
Thumbnail
最近想花比較多時間來研究存股,所以就開始看一些存股的書籍。當然很多人會推崇指數型的投資更勝高股息,但對於想要心安的人來說,高股息存股還是有一定的吸引力的,就來學習一些存股的相關知識吧。
Thumbnail
《持續買進》提供了豐富的資料、投資建議,並深入探討財務管理議題與策略。作者以科學角度解釋了儲蓄與投資的關係,並強調了平均成本法的重要性。此外,書中也探討了金錢與財富觀念背後的哲學問題,試圖達到超越金錢的層面。對於個人理財的入門者,這本書提供了寶貴的投資建議和財務議題的相關信息。
Thumbnail
這本書提供了簡單易懂的投資指南,特別適合初學者。作者重點強調了「窮人存錢,富人投資」的理念,並提及心理狀態對財務規劃的影響。書中建議在儲蓄時平衡生活享樂與儲蓄目標,並推薦持續買進投資策略。總之,這本書提供了一個清晰的財務規劃指南,幫助讀者建立起穩健的財務基礎。
Thumbnail
最近看完了一本書,叫做「持續買進:資料科學家的投資終極解答,存錢及致富的實證方法」,非常推薦,感覺觀念也更新了許多,這篇整理了4個重點。
Thumbnail
《持續買進》用淺顯易懂的方式搭配豐富的圖表帶領讀者可以很簡單的梳理一些基礎的投資理財觀念,也可以從中獲得一些個人財務價值觀的啟發,蠻適合做為簡單入門的投資理財書籍,本篇用簡單摘要的方式分享書中提出的觀念給大家。
Thumbnail
本書介紹透過蒐集客觀數據以及持續買進的投資策略來穩穩累積財富。書中強調了儲蓄和投資的重要性以及何時該專注於提升收入、增加儲蓄或是買賣股票。同時,書中也提到儲蓄與投資的關鍵,以及如何選擇及購買投資標的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