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04|閱讀時間 ‧ 約 24 分鐘

《高雄:重回台十七》─拍謝少年募資專場

小時候好像沒那麼愛音樂,如之前某篇寫過,家裡似乎沒有任何聽歌的習慣,於是也少了領我進入音樂之門的前人。當同儕如數家珍的點名紅極一時的歌王歌后、哼哼唱唱所謂洗腦神曲的時候,我總是太努力才顯得融入。

但我想聽覺是這樣的,假如你闔眼、憋氣、閉口,就可以阻擋大部分的光線色彩、香臭氣味,更絕對體驗不到味覺,可聲響不是,你無法自主關上耳朵,而再怎麼掩耳,卻也無法阻隔絲絲聲音流洩,於是再怎麼的無人領進門,我還是無可避免的愛上音樂,然後就猶如自動導航般,當徜徉於音樂的海,仍可以憑著主觀審美,找到你愛的那類,而我發現我愛搖滾樂。

想起搖滾樂,有某些畫面於我經常像是綁定,例如離家很近的海和啤酒。拍謝少年這次的「重回台十七」專場,就在離家極近的蚵仔寮,小時候最討厭這裡,因為當時家中長輩總忽悠著我們要去海邊,卻是帶我們到腥臭的魚市場,只想玩水的小孩子哪懂箇中美味,總稱著這是騙人的海邊。長大後卻在某些終於懂了的故事中,改口稱這裡是我最愛的海,因為它離岸和家都近,彷彿能在每一次迷惘的時候離家追索,想念的時候回來。

喜歡的樂團把最愛的搖滾樂,帶來最愛的海邊,怎麼樣都沒有缺席的理由。到場後被突如其來的午後大雨淋得全身濕,才想起好久沒有在戶外場地聽團,雖然會受到天氣干擾,但卻少了大型場館的幽閉感受,音符和音符不會在場內重複碰壁,聽起來反而更是自在暢快。舞台旁邊就是海堤,堤外是真正遼闊的夕陽和浪、堤內則是一圈圈泡泡、毛巾、大旗繞成的海,與台上四射燈光互映,整體氣氛令人很輕易地沉浸其中,放下拘謹打開身體搖擺和點頭,不覺得徬徨。

回程和伴侶分享圍繞著真的海、人群的浪、搖滾樂的洶湧的這一場演出,他說:「你好像都喜歡唱台語的團?」當下只想著哪有,我愛的明明是搖滾樂!後來細想其實也沒錯,比起聽覺感受的鑑賞,音樂第一時間能敲擊我的,常常是歌詞的語音美學和敘事建構,而很多話,就是得用台語才說得明白;有些特殊的文化美感,只有了解台語的人,才能獨家感受到。

例如〈踅神夢〉,說真的我沒用過這個詞,原來也不懂它的意思,但對比英文歌名、查詢中文註解,再聽完整首歌的編曲旋律和唱腔後,總以為「踅神夢」這三個無法一一翻譯成其他語言的字,才完美貼合地詮釋那份恍惚,那個繞到時間空間外,另一個精神世界的感受,歌詞中更唱道「蹛佇大海邊仔的/從來著毋是一個人/蹛佇大海邊仔的/早著已經慣勢 共悲傷藏起來」,阮和咱翻成中文都是我們,但其中差異真的只有台語能解出那份況味!

其實很多時候聽現場都是為了一份同在的情緒,和在場的人理解同樣的語言、在同一片海上的島,因為同一首歌擊鼓的頻率而使心跳同步共振,因此而感覺胸腔大力被心臟撞擊的那種感覺,很像酒醉,卻少了恍惚,而更是清楚真實的確定,我們正一起為了音樂而快樂!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