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隅電子報 #9】 所謂千載難逢的機會

【一隅電子報 #9】 所謂千載難逢的機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幾個月前台南美術館二館與國立故宮博物院合作,打造了《千載南逢—故宮國寶佇臺南》展覽,透過國寶文物的展示以及數位科技的重製,讓觀展者除了品味精緻文物之美,也能乘著科技的翅膀,一起翱遊古今中西!而我總共去看了兩次這檔展覽,真的非常大開眼界,不禁覺得這真是千載難逢的機會!




《千載南逢》第一展區:清明上河圖的AI互動

raw-image

《千載南逢》的第一展區是以高解析投影〈清院本清明上河圖〉的畫面,讓觀展者清楚看見作品的各種細節,同時再利用古畫動漫化的趣味形式,讓觀眾身歷其境畫中市井小民的生活景像。我覺得這部份很棒,可以利用各種AI功能去做互動與探索,比起純粹欣賞作品,更來得有沉浸感


《千載南逢》第二展區:清朝最珍稀的7寶物

raw-image

《千載南逢》的第二展區則展出了清朝7件做工細緻、耐人尋味的珍貴寶物,像是讓人為之驚豔的〈陳子雲雕核桃殼花籃〉、栩栩如生的〈黃楊木雕搔背羅漢〉,每樣雖然小巧,可是都精緻的讓人目不轉睛。而其中我最喜歡〈琺瑯彩瓷時時報喜把壺〉,杯蓋上有著12時辰的標示,杯身有著12隻亦飛亦棲的喜鵲,也就象徵著「時時報喜」的寓意!


《千載南逢》第三展區:故宮最熱門的8國寶古物

raw-image

《千載南逢》的第三展區則展出了故宮博物院最熱門的8件國寶古物,除了它們精緻的外觀,它們的故事更耐人尋味!其中我最驚艷的是〈翠玉白菜〉〈玉龍紋盤〉,除了做工非常細膩精緻外,也顯現了當時那個朝代的背景故事文化生活,彷彿也看得出不同國家間的日常交流,甚至是推敲出屬於它們的歷史意義


《千載南逢》第四展區:富春山居圖的沉浸式劇場

raw-image

《千載南逢》的第四展區則打造了〈富春印象〉沉浸式劇場,由AI人工智慧學習西洋名畫家梵谷塞尚莫內的畫風後,繪製具有歐洲藝術風情的〈富春山居圖〉,所以除了能看到原本宋朝黃公望的作品外,也能以動畫的方式欣賞到各西洋名畫家的版本,非常地具有科技感!




「歷史與科技所產生的火花」

二訪了《千載南逢—故宮國寶佇臺南》,真的跟我原先看展前的預期很不一樣,原本以為只是純粹欣賞國寶古物,沒想到有一半的展間都與科技結合,讓畫作不單單只是作品,而是可以跟觀展者互動,甚至是「走入當時的情景」。或許科技對藝術來說不見得完全是好的,但若是因為科技讓更多人認識作品本身,那麼似乎也是一種新的選擇。最後,謝謝有這些國寶文物的存在,讓我們能見見這些歷史的演變,或許這就是千載難逢的機會!


正在閱讀的你,希望我們都能與科技共存共榮:)


內容總結
千載南逢
4
/5
avatar-img
正在寫字中
30會員
49內容數
「正在寫字中」沙龍主要分享我的生活日常、影評心得、文字作品。歡迎你的閱讀、留言、駐足。如果能帶給你一些共感的感受或一點文字的美好,那就太好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正在寫字中 的其他內容
年末了,大家今年過得還好嗎?
幾個月前去看了《令人喜愛的壽司展》,是一個以壽司為主題,透過流動式壽司博物館的形式深入介紹日本的飲食文化,並呈現壽司獨特魅力的展覽!這是我少數看見以食物為主軸的設計,覺得實在是太可愛又有趣了,因此想分享給大家!
延續之前寫過的《尋書香》、《讀冊聲》,上個月去看了台南四百好書展的第三檔展覽—《拾光味》,最後一檔是以味覺的方式,喚起觀展者對台南的味蕾記憶,進而與精選的好書相遇,感受富有人文人情的各種滋味!
年末了,大家今年過得還好嗎?
幾個月前去看了《令人喜愛的壽司展》,是一個以壽司為主題,透過流動式壽司博物館的形式深入介紹日本的飲食文化,並呈現壽司獨特魅力的展覽!這是我少數看見以食物為主軸的設計,覺得實在是太可愛又有趣了,因此想分享給大家!
延續之前寫過的《尋書香》、《讀冊聲》,上個月去看了台南四百好書展的第三檔展覽—《拾光味》,最後一檔是以味覺的方式,喚起觀展者對台南的味蕾記憶,進而與精選的好書相遇,感受富有人文人情的各種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