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隅電子報 #18】 餐桌上的酸甜滋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延續之前寫過的《尋書香》、《讀冊聲》,上個月去看了台南四百好書展的第三檔展覽—《拾光味》,最後一檔是以味覺的方式,喚起觀展者對台南的味蕾記憶,進而與精選的好書相遇,感受富有人文人情的各種滋味!




台南四百好書展—《拾光味》

raw-image

台南四百好書展—《拾光味》主打用味覺開啟不同以往的閱讀體驗,整個展場藉由紅圓桌鐵椅營造傳統的辦桌意象,並打造簡單的流動攤販,讓人一秒進入地圖中的那間老店、不可或缺的茶水攤。


以下分為來台南點菜、感受味蕾記憶、交換愛之味譜三個體驗部份來分享:


一、來台南點菜:挑選喜愛的餐點吧

raw-image

進入《拾光味》展間,迎面而來的第一個體驗為「來台南點菜」!選取了作家們筆下的主食、山珍、海味及點心,打開牆上的菜單,細細挑選喜愛的餐點,彷彿真的能為自己辦一桌好菜!


二、感受味蕾記憶:細細品味書中滋味

raw-image

接著第二個體驗為「感受味蕾記憶」!每道你選的台南味餐點,都有相對應的一本書,比如我選的炒鱔魚,就出自「坐南朝海島嶼回味集」這本書。因此,就可以找到那本書到辦桌會出現的紅桌鐵椅上,細細品味書中滋味


三、交換愛之味譜:交流與分享自家食譜

raw-image

最後一個體驗是「交換愛之味譜也就是邀請觀展者寫下自家的愛之食譜,跟大家來場超越味蕾的交流。在分享之餘,也可以看見其他人所寫的料理食譜,我自己覺得蠻有趣的,別人家的老滋味或許能成為自家餐桌的新花樣!




「餐桌上的酸甜滋味」


完整體驗完台南四百好書展—《拾光味》,不禁會心一笑!「吃」幾乎是我們每天的日常,在這個科技時代,我們似乎漸漸忘了那些品嚐美味、交流情感的純粹,能有一個結合書籍與味覺的展覽,彷彿也帶我們走進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或許好好感受食物的滋味,也是為自己增添幸福的重量

 

正在閱讀的你,別忘了珍藏那些幸福味蕾:)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正在寫字中
30會員
52內容數
「正在寫字中」沙龍主要分享我的生活日常、影評心得、文字作品。歡迎你的閱讀、留言、駐足。如果能帶給你一些共感的感受或一點文字的美好,那就太好了!🌷
正在寫字中的其他內容
2024/12/27
年末了,大家今年過得還好嗎?
Thumbnail
2024/12/27
年末了,大家今年過得還好嗎?
Thumbnail
2024/12/26
幾個月前去看了《令人喜愛的壽司展》,是一個以壽司為主題,透過流動式壽司博物館的形式深入介紹日本的飲食文化,並呈現壽司獨特魅力的展覽!這是我少數看見以食物為主軸的設計,覺得實在是太可愛又有趣了,因此想分享給大家!
Thumbnail
2024/12/26
幾個月前去看了《令人喜愛的壽司展》,是一個以壽司為主題,透過流動式壽司博物館的形式深入介紹日本的飲食文化,並呈現壽司獨特魅力的展覽!這是我少數看見以食物為主軸的設計,覺得實在是太可愛又有趣了,因此想分享給大家!
Thumbnail
2024/11/30
前些日子去看了台南四百好書展的第二檔展覽《讀冊聲》,是一個以聽覺的方式,讓觀展者細細感受台南的視聽模樣,進而與精選好書相遇的展覽,我覺得這種以隨機為主軸的看展方式很特別,因此想跟大家分享!
Thumbnail
2024/11/30
前些日子去看了台南四百好書展的第二檔展覽《讀冊聲》,是一個以聽覺的方式,讓觀展者細細感受台南的視聽模樣,進而與精選好書相遇的展覽,我覺得這種以隨機為主軸的看展方式很特別,因此想跟大家分享!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延續之前寫過的《尋書香》、《讀冊聲》,上個月去看了台南四百好書展的第三檔展覽—《拾光味》,最後一檔是以味覺的方式,喚起觀展者對台南的味蕾記憶,進而與精選的好書相遇,感受富有人文人情的各種滋味!
Thumbnail
延續之前寫過的《尋書香》、《讀冊聲》,上個月去看了台南四百好書展的第三檔展覽—《拾光味》,最後一檔是以味覺的方式,喚起觀展者對台南的味蕾記憶,進而與精選的好書相遇,感受富有人文人情的各種滋味!
Thumbnail
一本溫柔的飲食散文集,描述她眼中的台南。
Thumbnail
一本溫柔的飲食散文集,描述她眼中的台南。
Thumbnail
瀏覽外送平台,各式生鮮、熟食,不到十分鐘,就會送到家。傳統市場,似乎在時光的隧道之中,與我們漸行漸遠。不你知道「卡花」、「打攤」、「跳摳」是甚麼嗎?今天,就讓我們來到位於「第五市場」旁的台中文學館,從「食。市 當市場遇見文學」特展(展期至12/10),發覺市場與飲食之間,密不可分的愛恨糾葛吧!
Thumbnail
瀏覽外送平台,各式生鮮、熟食,不到十分鐘,就會送到家。傳統市場,似乎在時光的隧道之中,與我們漸行漸遠。不你知道「卡花」、「打攤」、「跳摳」是甚麼嗎?今天,就讓我們來到位於「第五市場」旁的台中文學館,從「食。市 當市場遇見文學」特展(展期至12/10),發覺市場與飲食之間,密不可分的愛恨糾葛吧!
Thumbnail
吃到美味的食物絕對是旅程當中最好的回憶之一。旅程走到台灣的文化與美食之都台南,感覺三餐兼點心和消夜應當都不用愁該吃什麼,但也因此更容易陷入該吃哪家的困難選擇.......
Thumbnail
吃到美味的食物絕對是旅程當中最好的回憶之一。旅程走到台灣的文化與美食之都台南,感覺三餐兼點心和消夜應當都不用愁該吃什麼,但也因此更容易陷入該吃哪家的困難選擇.......
Thumbnail
前言 因為文學私塾的緣故,我認識了飲食作家劉書甫老師。詳情請看 這篇 和 這篇。他的成名作《細味臺中》已經絕版了,但是我還是在圖書館預約到了他的《喫心地》,紅色封面版本的,非常雅緻。文字和攝影都是劉書甫,書封上一段話:「那是一間店,是一扇窗,或一張椅,能引渡日常,熟成故事,吐納風景….
Thumbnail
前言 因為文學私塾的緣故,我認識了飲食作家劉書甫老師。詳情請看 這篇 和 這篇。他的成名作《細味臺中》已經絕版了,但是我還是在圖書館預約到了他的《喫心地》,紅色封面版本的,非常雅緻。文字和攝影都是劉書甫,書封上一段話:「那是一間店,是一扇窗,或一張椅,能引渡日常,熟成故事,吐納風景….
Thumbnail
往返板橋臺中餐敘的途中,把這本也是在中午吃飯時翻看的書讀完,只是喝得太開心,心得也就跟著酒精發酵了幾天。 家中的三位掌廚的女性離世,讓作者對往日熟悉的滋味分外想念,於是開始試圖復刻這些好手藝,名曰山寨。說山寨就有種支語警察想出動的衝動,但相較於反覆碎念式的呈現方式,差點還以為自己眼花,支語的部分就算
Thumbnail
往返板橋臺中餐敘的途中,把這本也是在中午吃飯時翻看的書讀完,只是喝得太開心,心得也就跟著酒精發酵了幾天。 家中的三位掌廚的女性離世,讓作者對往日熟悉的滋味分外想念,於是開始試圖復刻這些好手藝,名曰山寨。說山寨就有種支語警察想出動的衝動,但相較於反覆碎念式的呈現方式,差點還以為自己眼花,支語的部分就算
Thumbnail
我找美食的方式可能與別人不大相同,一般多從網路爬文、美食網紅的介紹,甚至靠著 米其林指南,就跟著人群到現場排隊嘗鮮。除了老饕級朋友推薦,還常從地方刊物或文學作品提及的線索中,逐一拆解、尋味。 愛吃之後的愛看 欣賞吃的經典,會吃得經典 真正的美食家難為,要講話誠實、要味覺靈巧、要心思敏銳
Thumbnail
我找美食的方式可能與別人不大相同,一般多從網路爬文、美食網紅的介紹,甚至靠著 米其林指南,就跟著人群到現場排隊嘗鮮。除了老饕級朋友推薦,還常從地方刊物或文學作品提及的線索中,逐一拆解、尋味。 愛吃之後的愛看 欣賞吃的經典,會吃得經典 真正的美食家難為,要講話誠實、要味覺靈巧、要心思敏銳
Thumbnail
風味可以從感受來,也可以從物質來,環境很重要
Thumbnail
風味可以從感受來,也可以從物質來,環境很重要
Thumbnail
這陣子因為防疫的關係,身邊好多朋友開始對「電子書」或「電子書閱讀器」產生興趣,今天就來簡單分享今年春天剛買完閱讀器,在「蜜月期」參加讀墨舉辦的「台灣閱讀馬拉松」挑戰過的兩本電子書。
Thumbnail
這陣子因為防疫的關係,身邊好多朋友開始對「電子書」或「電子書閱讀器」產生興趣,今天就來簡單分享今年春天剛買完閱讀器,在「蜜月期」參加讀墨舉辦的「台灣閱讀馬拉松」挑戰過的兩本電子書。
Thumbnail
要觀察一個地區的文化和風土民情,飲食是最好的切入點。本期《新北市文化》季刊,與熟知在地生活、來自不同領域的創作者,包含生活美食家盧怡安、文史工作者周芳軍等,探索地方美食。透過這些引導,只要你願意走動,就能輕易發現,新北的多樣滋味:如三重傳統市場藏有許多從南部新鮮直送的產物,因為早期三重地區的下港(
Thumbnail
要觀察一個地區的文化和風土民情,飲食是最好的切入點。本期《新北市文化》季刊,與熟知在地生活、來自不同領域的創作者,包含生活美食家盧怡安、文史工作者周芳軍等,探索地方美食。透過這些引導,只要你願意走動,就能輕易發現,新北的多樣滋味:如三重傳統市場藏有許多從南部新鮮直送的產物,因為早期三重地區的下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