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10|閱讀時間 ‧ 約 23 分鐘

研究筆記-當代族群研究的盲點與反思

1896年,日本人類學家伊能嘉矩來到台灣,開始踏查台灣的原住民族。他依照各個族群的體質的特徵、土俗的異同、思想的現狀、語言的異同、歷史的口碑將台灣原住民分成4群8族21部,再以各族的自稱,命名各族,於是就變成了我們現在熟知的族群名稱。

不過這樣的分類並不一定準確,因為在伊能嘉矩的年代,當時的原住民還沒有族群的概念,部落之間反而大多以社名來相稱,例如Atayal(阿泰雅)是泰雅族的社名, Taokas(道卡斯)是道卡斯的社名,Saisiyat也是賽夏族南庄地區的一個社名,Ketagalan(凱達格蘭)也是台北某社的社名。但是伊能嘉矩在不確定何種原因之下,便把單一群體的自稱,當成了整個族群的名稱。

這樣的分類,雖然給了我們一個概略的觀念來看原住民的群體,但是同時也忽略掉了一些事實,同一個族群的人不一定開始就是同一族群,現在的文化,也有可能是隨著移動、族群重塑的過程所創造出來的,因此在研究一個族群的時候,常常會發現內容衝突的現象,而導致研究不出一個具體的結果。

如果遇到這樣的情況,我認為應該先花點時間了解族群內不一致的現象,然後再決定這個研究課題是否要再往下到以部落/社的為基礎。如果需要,甚至可能要以家族為單位。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