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15|閱讀時間 ‧ 約 28 分鐘

奈良與《源氏物語》景點散策(一)法隆寺、奈良公園與元興寺

    一向喜歡古城的氛圍,在國內就時常往台南走走逛逛。因此今年的西日本獨旅,除了想再延伸去年《源氏物語》之旅的相關名勝之外,也想規劃一部分的奈良行。這次計畫先到奈良,再前往京都附近的景點。幸賴老天庇佑,旅途中幾乎沒有發生什麼難解的問題。天氣雖然燠熱,但都還在能夠行動的範圍,可謂如有神助。

    第一天傍晚先到奈良,發現旅遊資訊說「僅約10%的觀光客會住在奈良」大致正確,旅館內確實大多是本國人,晚餐出去覓食也少見外國旅客,後來才發現外國旅客究竟跑到哪裡去了。隔日清晨,搭火車前往日本最古老佛寺之一的法隆寺。當天不知什麼因素,列車大大延遲,月台上塞滿了通勤人潮,不得不厚著臉皮跟著通勤人士擠電車。法隆寺距離車站有一段不小的距離,一大早沒有接駁巴士。那天豔陽高照,只得撐傘步行約二十分鐘才抵達寺門口。法隆寺規模巨大,至少有三座主要院落:西院伽藍、大寶藏院與東院伽藍。入南大門後就是西院伽藍,因此我就用順時針的方式,繞了這座古寺一圈。

    不知是否平日的關係,且此地距離奈良市區尚遠,沿途只有一位掛著攝影機的日本歐吉桑與我一前一後的遊賞。西院伽藍是日本現存最早的木造建築之一,為飛鳥時代晚期(約七世紀末至八世紀初)所建。此間最著名的建物是迴廊、金堂與五重塔,金堂與五重塔高度雖不及其他古寺,但在清朗天空的襯托下,依舊巍峨壯觀。西院迴廊古色古香,讓我聯想到韓國慶州佛國寺主殿外的迴廊。五重塔平時嚴扃,只能遠觀不能褻玩。金堂可以參觀,然內部幽暗,又隔著圍欄,只能隱約看見本尊佛陀與脅侍、守護天人之像。途中歐吉桑與工作人員低聲侃侃而談,當是討論這些古蹟的來歷或樣式,可惜我不諳日語,無法理解亦無法加入。

    出了西院,便是鏡池庭園與大寶藏院。庭園規模不大,不過蒼松及綠池、白雲與藍天相互映照,配合一陣一陣杳遠的鐘聲,確實使人心靈沉靜下來。進入大寶藏院,鎮院之寶百濟觀音像隨即現身在眼前。百濟觀音像來歷不明,傳說由百濟國王所贈,但實際未知,只能確定約為飛鳥朝末期所造。百濟觀音像有著罕見的「九頭身」,風格纖細靈動,彷彿隨時就要含笑起舞。院內另藏一些國寶與壁畫,但寺內國寶太多,一部分已移至東京國立博物館,這裡所見不過一小部分而已。東院伽藍原是聖德太子一族所居的斑鳩宮遺址,因而此地有不少紀念聖德太子的塑像。雖然聖德太子的後代於飛鳥晚期政爭中遭到族誅而絕嗣,但仍可感受到奈良人對聖德太子遺澤的追念。此間的代表建築是夢殿與傳法堂,大約建於奈良朝至平安朝之間。夢殿內存最有名的是救世觀音像,但祂是春秋兩季才開放參拜的秘佛,因此無緣一見。

    參觀到一半,我買了此生第一張御朱印以及第一本御朱印帳本,寺內居士殷殷切切交代聖德太子的十七條憲法,並提筆寫下「以和為貴」的御朱印。縱使我不懂他的言語,卻仍舊感受到他的真心誠意。走出東院,旁邊相連的院區便是中宮寺,中宮寺始建年代約與法隆寺同時,但發展中衰,規模大為縮小,至鎌倉時代才復興成為一座「門跡尼寺」(由女性皇族或貴族擔任住持的佛寺)。目前只開放本堂讓人參觀,本堂最著名的是如意輪觀音/彌勒菩薩半跏像,這尊菩薩半跏趺坐,一手支頤,露出優雅微笑,讓人不禁跟著微笑起來。中宮寺工作人員雖少,但非常熱情,頻頻指引我如何參拜,問我的國籍,還問我「中宮寺」的中文怎麼說,算是旅途意外的小插曲。

    回到奈良車站,稍事休息後搭車前往若草山麓的奈良公園。奈良公園可說是旅客必訪之處,春日大社、東大寺、興福寺、奈良博物館等重要景點都在這一帶,大部分遊客都聚集於此。對比先前在法隆寺的寂靜,瞬間有種墜入人間煙火的感覺。跟人山人海相對應的是滿坑滿谷的鹿群,可能因陽光熾烈,鹿群被烤得奄奄一息,紛紛躲進樹林與建物下。只有少數幾隻鹿還貪食遊客手上的鹿餅,追著遊客跑,惹得一些女子趁勢尖叫起來。參觀完春日大社之後,我前往本日第二座大規模的佛寺東大寺。

    一踏入東大寺的地界,應該很容易被巨碩無比的南大門所震懾。這座建於鐮倉時代的仁王門之巨大,大概只有京都南禪寺的山門可以比擬了,門內金剛力士也同樣魁梧驚人。穿過南大門,便是旅客雲集的大佛殿院區,也是奈良的象徵。大佛殿供奉的是盧舍那佛(毘盧遮那佛,俗稱大日如來,釋迦如來的法身),兩旁脅侍是虛空藏菩薩與如意輪觀音,另外還有天王像等古物。原本東大寺是奈良朝的標準建築,但屢屢毀於源平合戰與戰國時期的兵燹之中,於今所見多是江戶時代後重建的了。東大寺有個特別之處是大佛殿的佛像開放讓人拍照,是我在日本僅見的,其他寺廟殿宇則一律禁止攝影。大佛殿院區人鹿自由來去,遊客們紛紛購買紀念品,有些人則挑戰穿越「大佛的鼻孔」,大殿熱鬧滾滾。這種煙火氣讓我想到艋舺龍山寺,雖然龍山寺歷史遠不及東大寺悠久,但那種普渡眾生的落落大方卻是熟悉且令人感動的。

    離開大佛殿,往山上走便是二月堂與三月堂。應該是天氣燥熱,多數遊客並未爬上山,徘徊在山下一帶。二月堂除了參拜十一面觀音以外,還可以眺望整個奈良市區,視野甚佳。三月堂又稱法華堂,是東大寺少數僅存的奈良時代建築,內藏奈良時代的不空羈索觀音與天人像。殿內開放參觀,也可以面對觀音坐禪。我與幾個外國遊客,在昏黃的光線中,久久凝視那一群佛像,內心澎湃不已,一方面感受到觀音帶來的安寧,一方面則有些感傷。這是何等的緣分,才能有機會見到這些呢?

    或許在三月堂蹉跎太久,本欲一見林文月教授特別為文描述過的正倉院,但一不小心錯過開放時間,只好怏怏然走回市區。想說還有時間,不如去興福寺走走吧。但穿過人群鹿群,發現興福寺閉門不開,附近的五重塔被支架層層包圍起來,心中暗叫不妙。一看告示,大致猜測出來興福寺正在大整修,預計要令和十X年才整建完畢,所以近年是無緣一觀的。只得一再退而求其次,到附近的元興寺走走。

    元興寺也是飛鳥晚期留下來的寺廟,古時叫法興寺,但發展並不順利,到鐮倉時代才又逐漸復興起來。跟中宮寺一樣,它規模縮小非常多。不過個人覺得這座寺院保留很嚴謹的修行氣氛,本堂是可以讓人坐禪修行的,不是純粹的觀光寺院。此外,寺內有一座小型的博物院(法輪館),收藏的國寶與曼陀羅仍頗有可觀之處,其庭院也有小巧玲瓏之美。雖然人煙較少,但若是在附近的三條通大街逛累了,此寺倒不失為一個可以駐足休息的地方。

    (未完待續)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