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18|閱讀時間 ‧ 約 31 分鐘

風險思維:AI熱使台灣成富裕之島!電動車瘟?中國須修補資產負債表!

據報導,【2024財訊影響力論壇】以「掌握全球經濟新關鍵」為題,由日本野村總合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辜朝明發表專題演說,並與《財訊》社長謝金河、台新金控首席經濟學家李鎮宇、台灣銀行董事長呂桔誠,及富邦金控首席經濟學家羅瑋等人,共同探討經濟和金融市場的趨勢


辜朝明直接點出,政治局勢與全球經濟的連動性,尤其將在11月登場的美國總統大選,對於未來全球經濟更具有指標性的影響。美國等先進國家,在對抗通膨方面,已經取得良好進展;日本則是從長期通縮的環境中逐漸恢復的特例


據他觀察,經濟曾陷入「資產負債表衰退(balance sheet recession)」的日本,如今「修復得不錯,看起來滿健康的。」近期日股屢創新高,當地就業人口增加,使經濟更顯活絡,猶如「勝利回歸」。


相較於景氣復甦的日本,當前的中國,卻在上演「資產負債表衰退」的戲碼。當地房市泡沫化、房價大跌,加上人口負成長,很難找出一個能讓民眾相信,未來房價會上漲,使他們願意貸款買房的理由。


房地產相關產業,對中國國內生產毛額(GDP)的貢獻,一度高達4分之1,這種特殊的經濟結構,使其「資產負債表衰退」,變得更棘手。當前中國民眾不僅不借貸、減少支出,還卯起來存錢,進一步加劇通縮。他研判,中國經濟恐持續走弱,雖不至於崩潰,但「也不會是世界經濟成長的引擎」。


辜朝明透露,當地人曾告訴他,中國政府遇到問題,會祭出「三階段因應」。第一階段,問題發生時,先找演藝圈人士麻煩;第二階段,去找日本麻煩;若還是無法轉移輿論風向,就進入第三階段,找台灣麻煩。但,北京當局慣於轉移焦點的行徑對經濟更不利。


李鎮宇則針對AI強調,「大家對AI不要太小看」。現階段,AI的殺手級應用產品尚未出現,代表未來的路還很長,將為台灣半導體產業創造許多機會。


AI興起,讓李鎮宇看好美國、台灣和日本的科技股,獲得價值重估(re-rating)的機會,因為美國科技業能引領AI改變人類生活,台灣扮演提供晶片的「軍火商」角色,日本則是為台灣供應半導體材料。


(See:財訊,2024/07/17,中國欺台轉移焦點、美國大選影響經濟 辜朝明:今年政治影響比去年重要多了(財訊 716 期))。


一、AI晶片與應用是台灣產業的空前機會!AI熱潮將使台灣成為「富裕之島」!


金融時報報導,人工智慧(AI)熱潮使台灣成為「富裕之島(Island of riches)」,而科技業帶動的財富效應正擴大,推動各行業薪資上漲,台灣官員企盼財富加劇擴散,而AI盛景則是該願景的希望所在。


(See:2024/07/17,自由時報,金融時報:台灣是「富裕之島」擴大AI財富效應成首要)


如前所述,若提升"策略高度"的角度來看"策略終局(未來十年的市場生態)",未來十年(decade),甚至二、三十年(decades),將是AI的擅場!確實是台灣產業的空前機會!台灣產業若做好"策略布局",確實將使台灣成為「富裕之島(Island of riches)」!


相對於AI熱潮蓄勢待發,曾經炙熱的電動車產業,卻似像遇到雞瘟一樣,出現電動車瘟的奇景怪象!對正受房地產市場泡沫破裂、經濟資產負債表衰退所苦,僅剩依靠電動車外銷出口維生的中國,恐怕是雪上加霜!


二、歐盟徵中國電動車關稅?美國租賃業拋售電動車?燃油車回歸?電動車瘟?


歐盟7月初對中國電動車加徵最高37.6%的臨時關稅,後續是否實施為期5年的正式關稅,此刻正在進行無約束力的徵詢投票。


世界貿易組織(WTO)17日也表示,中國的產業支持計畫缺乏透明度,由於「總體缺乏透明度」,無法清楚了解中國對電動車或鋁和鋼鐵生產等關鍵工業部門的財政支持。


世貿組織特別指出,它無法確定中國政府資金的規模,據稱這些資金正利用公共資源對關鍵產業進行股權投資。


(See:2024/07/17,自由時報,WTO批中國產業支持計畫「總體缺乏透明度」)


另方面,燃油車注定被淘汰,下一輛車只能買電動車?那可不一定。「電動車是減碳最佳選擇」的全球共識正被顛覆中歐美國家電動車銷量正急速下降,宣告電動車的快時尚派對結束、多元車種時代來了!


為何此刻會出現「油車不死、電車沒贏」的新局面?純電車「快時尚派對結束!」歐洲政策轉彎、美中消費者需求縮手。


歐洲議會大選後,歐洲人民黨成為最大黨,該政黨曾明確表態要拚廢掉歐盟原訂於2035年上路的汽、柴油新車銷售禁令,讓油車復辟。美國汽車協會(AAA)最新的電動車意願調查指出,63%受訪者不考慮買電動車,創3年新高。而且根據麥肯錫調查,全球電動車主有近3成想換回油車。


油電、純電、純油、氫能4車種。誰是多元車時代贏家?決定權回歸消費者!


(See:2024/07/17,商業周刊,歐美不跟中國玩了!電動車派對喊卡、燃油車回歸,全球車市迎大拐點全解讀)


另外,麥肯錫顧問公司(McKinsey & Co.)6月發布2024年消費者報告指出,美國的電動車車主中,有相當大比例感到後悔,其中有46%的美國車主坦言,他們下一次買車時、「非常」有可能改回選購燃油引擎車輛。


想回歸燃油車的國家比例:澳洲49%、美國46%、巴西38%、中國28%、德國24%、挪威18%、法國18%、義大利15%、日本13%。


(See:2024/07/17,TVBS,電動車不香了?近半車主後悔都在抱怨這點 想開回傳統油車)


另外,由於電動車為美國租車巨頭赫茲帶來財務災難,加上電動車二手轉讓價值持續降低,還有充電樁未能全面普及電動車車速太快,導致車禍事件頻傳、造成保費攀升,加上維修零件取得速度無法像燃油車一樣快速,整體維修時間拉長等多項原因,推升美國租賃汽車公司持續出脫電動車。


當電動車貶值速度快於預期後,美國租賃汽車正持續出售。《紐約時報》指出,未來想在美國租賃電動車,恐將變得困難。


(See:2024/07/17,自由時報,美租賃持續拋售電動車 外媒 : 電動車租賃將變困難)


如前所述,僅剩依靠電動車外銷出口維生的中國,正受房地產市場泡沫破裂、經濟資產負債表衰退所苦,需如辜朝明所言:中國房市泡沫化,經濟陷入「資產負債表衰退」,應「修復資產負債表」!


三、中國房市泡沫化,經濟陷入「資產負債表衰退」,應「修復資產負債表」!


日本野村總合研究所經濟學家辜朝明提出「資產負債表衰退(balance sheet recession)」理論,是他為了解釋日本在1990年代陷入經濟停滯的情況,於2009年提出。指私人部門(家庭和企業),在泡沫經濟期間過度借貸,當泡沫破裂、資產價格崩跌,人們普遍將收入用於償還債務,並大幅減少消費與投資,避免借貸,進而導致經濟成長放緩或下降,發生經濟衰退,而這正是日本當年落入通縮的關鍵因素。有人認為,此本質上與1930年代德國經濟學家威廉·洛卜克和奧地利學派經濟學家稱之為「二次通縮(secondary deflation)」的現象相同(See:資產負債表衰退- 維基百科)。


辜朝明去年即已表示,如今他在中國經濟當中見到相似的情況,「中國正在進入資產負債表衰退」,因為民眾擔憂資產價格和經濟成長展望而不再借貸,並且反而「嘗試減少債務」,而這正是達到他所定義「資產負債表衰退」的一項關鍵元素。中國政府應採取「迅速、充分且持久的財政刺激措施」。


根據辜朝明的定義,「資產負債表衰退」指的是家庭和企業將更多收入用於減債,而非進行消費或投資。他認為,這是造成日本落入通貨緊縮,以及歐美走出2008年金融危機時復甦速度緩慢的一個關鍵因素。


(See:2023/06/30,中央社,辜朝明:中國陷資產負債表衰退 應速祭財政刺激措施)


辜朝明今年稍早再次表示,中國房市買氣持續低迷,企業及民眾的投資和消費停擺,恐讓中國陷入「資產負債表衰退」。中國需要讓民眾相信房價上漲,經濟活動才能回暖的道理。


綜合港媒報導,高盛分析顯示,今年初中國對新貸款需求不溫不火。在企業和民眾不願投資及消費下,經濟情況正如辜朝明去年警告,中國可能正進入「資產負債表衰退(balance sheet recession)」,類似日本在經濟衰退期間經歷的情況。


(See:2024/04/11,工商時報,野村辜朝明:投資消費停擺 陸恐陷資產負債表衰退)


辜朝明指出,中國必須「修補資產負債表」。方法是,中國政府應採取「迅速、充分且持久的財政刺激措施」。


其實,正如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得主保羅‧克魯曼(Paul Krugman)同樣指出,中國政府理應運用政府支出來增加投資與消費,提振消費需求,從而促進經濟(See:Bloomberg News,June 2, 2024,Krugman Says China Is ‘Bizarrely Unwilling’ to Boost Demand)。這是一種典型需求面刺激經濟的政策


此措施正是強調透過政府的財政政策,增加投資與消費,提振消費需求,從而促進經濟成長,透過需求面刺激成長的政策,達成有效需求(Effective Demand, ED),以補足消費需求不足、內需不振的困境,進而驅動內需經濟而刺激經濟成長,尤其在經濟衰退與失業力高升的情況下。


從總體經濟學的角度來講,「經濟成長取決於總需求(Aggregate Demand, AD)」,增加投資與消費,從而促進經濟成長。以財政措施刺激需求的措施,正是正確的處方!


只是,誠如克魯曼所言:"中國真奇怪!"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Dennis Lee(阿丹哥)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