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0/02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阿育吠陀生命之樹 – 樹根/靈魂意識層面 Ayurvedic Tree of Life – SOUL


在靈魂意識層面(Soul, Aatma, Consciousness)深處,一切萬有皆為一體(Oneness)。

根據數千年歷史的古老吠陀智慧,每個生命都是來自於純意識場(Field of Pure Consciousness),透過“無限動態(Prakriti)”和“無限靜態(Purusha)”兩股動能相互作動顯化而來,我們的每一個思想念頭、感覺、情緒都源自於純意識場中的微弱迴響,從一片虛空當中,萬物從無邊無際的純意識統一場(Unified Field of Pure Consciousness)湧現出所有可能性,一動一靜透過運動產生振動頻率,這些振動導致聲音的產生和思想的出現,這些思想又形成各種形式和形態,經過漫長的時間,逐漸演化出樹木、山脈、礦石、鳥、魚、昆蟲、礦石、河流及人類。

那純意識統一場(Unified Field of Pure Consciousness)是宇宙多樣性的基礎,數百種化學元素相互結合作用,構成各類生命和人體的有機分子、地球上八百多萬種物種,以及宇宙中無窮無盡的各類行星和星系。

:「統一場論」的概念屬於粒子物理學範疇,它旨在用一個單一的理論框架來描述所有基本力以及基本粒子之間的關係。「統一場論」也被稱為萬有理論(ToE),它著重於解釋自然以及存在的物質和能量的行為,這理論試圖解釋基本力,如引力和電磁力,能以不同型態的單一基本場展現。


西元前六世紀,中國哲學家老子曾在《道德經》中描繪自然法則的原理,非常巧妙地與阿育吠陀生命科學(Ayurveda)對萬物創造之源的描述相應和: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意識、本我(Aatma)是每個人的自我本質,意即「靈魂意識」,也是我們的「內在智慧」。


在阿育吠陀生命科學中,健康的定義是Swastha,意即建立在本我(Aatma)之中,而健康的定義是身體(Body)、感官(Sensory)、心理(Mind)和本我(Aatma)的整合,並且身、心、意識皆感受到整體性的幸福感。

以阿育吠陀生命之樹來作譬喻,人的意識層面如同是「樹根」、心理層面是「樹幹」、身體層面是「樹冠」,樹根是整棵植物的根基,負責支撐、貯藏、吸收、運輸水分及養分,在地底下固持並默默滋養著整體,給予樹幹與樹冠穩定支持,樹根、樹幹、樹冠彼此相互依賴、相互依存。繁茂的樹冠,地底下必有強健的樹根支撐 ; 反之,枯黃腐朽的樹冠與樹幹,樹根必受傷害。

因此,茂密繁盛的樹冠,始於健康的根系 ; 健康平衡的人,始於純淨透徹的意識狀態。


瑪赫西阿育吠陀(Maharishi AyurVeda)認為意識(Consciousness)是「因」,身體的生理系統是「果」,因與果互為循環、彼此影響,身體失衡(Vikriti)的根本原因是“誤用了智慧”或“錯誤的智慧”,原始梵文為「Pragya-aparadh」,指一個人過於專注於二元相對性的層面,以至於忽視了生命的整體。於是在生命過程中,不斷地偏離本我(Aatma)做出許多偏差決定,進而導致身心受到負面影響,逐漸偏離原本健康平衡的狀態。

瑪赫西阿育吠陀(Maharishi AyurVeda)的首要處理方法,始終都是消除所有「錯誤智慧」,即「Pragya-aparadh」所帶來的無知、無明,將蒙蔽在意識層面的層層污垢都清掃乾淨,以便回到每個人原本具足的清澈內在智慧中,透過深化對無邊意識領域的體驗,讓內在智慧引領作主,幫助我們在生活中做出對身心有益的決定,讓身體、心靈更加貼近我們的靈魂意識(Aatma/Consciousness),當身、心、靈三者逐漸整合之時,我們與整體健康平衡的距離就不遠了。

每個外部世界的生命體驗,都反映出我們的內在意識(Inner Consciousness)狀態,這內在意識與自然(Prakriti)的意識源頭相連接, 經由超覺靜坐(TM)體驗到本我(Aatma)、內在的靈魂意識(Consciousness),因而更加了解完整的自己,此狀態在吠陀語言稱「三摩地 Samadhi」,為阿育吠陀的知識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這亦是邁入「靈性啟蒙 / 開悟」之路的起點。

同時,透過學習阿育吠陀的生命知識並運用在日常生活中,逐步消除因無知造成的各種身心痛苦,最終為自己的生命帶來圓滿及身心靈的健康平衡。


 Jai Guru Dev

 

*歡迎分享轉載並註明出處: 阿特瑪.阿育吠陀 #aatmaayurveda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