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心交流|有效流量|一位說要離世的作家〕

〔真心交流|有效流量|一位說要離世的作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在人人都用網路社交的年代,任何人、事充斥眼簾,但昨晚在Threads一個串文,留了我一大步,內容反應時下許多問題,卻似乎也衍生許多契機。


AI生成

AI生成


這名作家已出書,所以稱他為作家,至於書的內容像自傳也是紀錄,他在Threads上追蹤數7000多人,我不是他的追蹤者,因為他的舉動我並不忍心認同。在上頭自介欄位清楚看到,他想活著的倒數天數,今天是第38天。
他的每篇po文都是像在聊天說話,紀錄他每天的心力交瘁,有文字有語音,與他對話留串文的粉絲,很多是與他有相同症狀,都正在身心治療中,有的粉絲並未接受治療,而他的po文是有共鳴到他的粉絲,所以看起來很多都訂購他的書,只有香港的粉絲還無法訂購。因他的粉聽他語音,是年輕好聽聲音,鼓勵他使用podcast聊他想要留下的話,看到這我心情很複雜。


也許他當初只想說話,有人看(聽)就好,所以在Threads開始po文(說話),也要求有人可以跟他說話,所以有一堆串文,當然這是曝光最快演算法之一,追蹤數也迅速增加,但我還是希望他因為這些粉的回饋,讓他好好繼續活下去,他因此成為作家,也間接療癒許多粉。


人生真的變數很大,每個人活著每一天,都是往死亡走近,就好好珍惜活在當下,如果真的活的很痛苦,就由文字或聲音表達出來,文字與聲音,都是種強大能量,在能量流動的同時,有另一股力量就會產生,這是無法預知助人助己的能量♡


avatar-img
瘋愛塔羅占卜驛站
140會員
412內容數
我是瘋愛塔羅占卜師,從小就是個膽子比人大的女孩,16歲有回拍到黑白無常照片,開始遇見一連串無法解釋的奇異感知力事件,於是開啟我對玄學 神秘學未知世界的探索。 沙龍分享 ♡占卜朋友故事 ♡我的感知力 ♡聊心療心 ♡占卜花園 ♡妝點健康美麗 塔羅師的生活是很平靜,內心卻是豐盛的,自助助人的心念化為文字留在方格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瘋愛塔羅占卜驛站 的其他內容
丘鷸所有的身體構造都搭配的微妙。 丘鷸是世上飛行較慢的鳥類,所以在路上行走時,會怪異的搖晃三、四步,像是助跑的動作,是隨時準備飛行的準備。另外搖晃地面,也能將它的美食(蚯蚓)引出。 眼睛長的較後方,是因為膽小,可以注意360度角全方位視線。 它的一切活好的行為模式,卻讓人療癒,不管別人飛的多高
在生命的不同階段中,曾經歷「擁有」、 「努力」、「失去」與「放下」的心境與意義。 割捨是擁有後的給予 當我們擁有了一切,心中仍能放下,將這份擁有轉化為對他人的慷慨與分享。真正的割捨,是出於豐盛的心,才能做到懂得給予。 放棄是盡力後的暫停 在努力追求的過程中,若發現某些無法堅持,放
|班杜拉琴是烏克蘭民族樂器的一種,屬於撥弦樂器,外形上類似齊特琴及哥巴扎(魯特琴的變種)。| 此首Requiem for a Dream為班杜拉與手碟合奏~不同於2000 年電影《夢之安魂曲》的原聲專輯,四重奏演奏的極盡華麗。卻有一種直搗黃龍心靈層面激昂! MV背景有著烏克蘭極簡民族文化,視聽都
丘鷸所有的身體構造都搭配的微妙。 丘鷸是世上飛行較慢的鳥類,所以在路上行走時,會怪異的搖晃三、四步,像是助跑的動作,是隨時準備飛行的準備。另外搖晃地面,也能將它的美食(蚯蚓)引出。 眼睛長的較後方,是因為膽小,可以注意360度角全方位視線。 它的一切活好的行為模式,卻讓人療癒,不管別人飛的多高
在生命的不同階段中,曾經歷「擁有」、 「努力」、「失去」與「放下」的心境與意義。 割捨是擁有後的給予 當我們擁有了一切,心中仍能放下,將這份擁有轉化為對他人的慷慨與分享。真正的割捨,是出於豐盛的心,才能做到懂得給予。 放棄是盡力後的暫停 在努力追求的過程中,若發現某些無法堅持,放
|班杜拉琴是烏克蘭民族樂器的一種,屬於撥弦樂器,外形上類似齊特琴及哥巴扎(魯特琴的變種)。| 此首Requiem for a Dream為班杜拉與手碟合奏~不同於2000 年電影《夢之安魂曲》的原聲專輯,四重奏演奏的極盡華麗。卻有一種直搗黃龍心靈層面激昂! MV背景有著烏克蘭極簡民族文化,視聽都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如果沒有我母親,我今天便不會站在這裡。 如果大家有在網路追蹤一些作家,都可以觀察到一個現象,那便是:創作者來來去去,隨時都有人放下筆,永遠離開文壇。 而真的有在創作的小說家,感受就更是深刻了。寫一年,會發現身邊少了一兩個身影;寫十年,會發現身邊大半的人都不在了,就連我自己都換了一個筆名重新開始。
我從這次的創作反思中,再次解構了個人的寫作模式,並重新定義自己的內在運作。趁機將卡關與破解方法記錄下來,提醒自己即便寫作可以有技巧、有心法,還可以透過外在導師(寫作班、寫作書)提供的方法練習輸出內容,但是,也能夠透過自我覺察提煉出屬於自己的內在模式,再以具體的表達架構回應「我是誰」。
如果沒有我母親,我今天便不會站在這裡。 如果大家有在網路追蹤一些作家,都可以觀察到一個現象,那便是:創作者來來去去,隨時都有人放下筆,永遠離開文壇。 而真的有在創作的小說家,感受就更是深刻了。寫一年,會發現身邊少了一兩個身影;寫十年,會發現身邊大半的人都不在了,就連我自己都換了一個筆名重新開始。
我從這次的創作反思中,再次解構了個人的寫作模式,並重新定義自己的內在運作。趁機將卡關與破解方法記錄下來,提醒自己即便寫作可以有技巧、有心法,還可以透過外在導師(寫作班、寫作書)提供的方法練習輸出內容,但是,也能夠透過自我覺察提煉出屬於自己的內在模式,再以具體的表達架構回應「我是誰」。
avatar-avatar
Moonrogu
發佈於
sr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