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民權國小,1971|台北松山|松山機場前的小學|我與娃的大象溜滑梯

#150,民權國小,1971|台北松山|松山機場前的小學|我與娃的大象溜滑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學校在民權東路旁,對面就是松山機場。校地近2.5公頃,很大很廣,後腹地就是民生社區,所以娃口仍然維持千四百人,規模51班的大校。


綜觀泛民生社區的大街廓看,這區域人口一直維持穩定,區內民族民權民生健康等校,都是大班大校的規模;唯有路北的三民國小,因為路北社區規模小,娃口自然也少。

..

校門高低柱二進,右方彩繪牆後是警衛室,高柱上有校名全銜,接襯牆連圍牆,兩邊圍牆內都有高大的大王椰子,真的是我夢想的校門標竿。
入門後就是回字校園建築的門面,路邊這邊四樓高,門口階梯後穿堂挑高,兩側羅馬柱撐住天地。
穿堂內迎面是大尊國父坐姿銅像,上書「養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橫書「天下為公」。此對聯真的是國父在1923年手書,真跡保存於中正紀念堂
raw-image



讓我感到親切的不是真跡,而是在我的母校也有這樣的對聯鑲嵌在學校走廊上,當年小腦袋不知何意,一直追究那「完人」是不是死掉的人而弄笑了母親的印象。






raw-image

迎面的校門門面堂皇

學校隔三民路是現在已經沒落的水族街,娃小時候特愛魚,每每在放學後吵著要看魚,就帶著他去看魚,看著看著就養起了魚,他整個小學的課後生活有很多時間都應該和魚、水族街和這學校有關係。

因為學校有大象溜滑梯,就這樣在學校旁地下停車場或是路邊停好車,帶他看魚,看完魚散步去操場跑跑,娃溜滑梯,我在一旁吹風、聽飛機,竟成我這段時間最深刻的記憶。

raw-image

我和小娃喜歡的大象溜滑梯,現在因為不符安全規範,封起來不能玩,當裝飾

@台北松山,民權東路

avatar-img
Claralk Chung的沙龍
116會員
736內容數
旅行和吃吃的囈語,走走是目的,吃吃是陪語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Claralk Chung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從角板山下來後,我沒有照著來時走北橫往大溪,而是在學校前這三叉路右轉往北,走台7乙往三峽插角走。 這條台7乙路幅不大,一路更見蜿蜒,路上也有頗多測速桿,不過這樣挺好,除了不時會有重機族竄出壓彎外,這路堪稱山明水秀,風情秀麗。 學校在三叉路口,校門口有個小小圓環,校門呈雙短柱,二丁掛素色底,腰
整個澎湖灣內海我還是喜歡南邊蒔裡這,沿著201縣道原本要直奔蛇頭山去,就是想要征服標高2000cm的小百岳,不想經過蒔裡時看到學校,就彎進去一瞧,這一瞧又耽誤了許多時間。 學校在201縣道旁,一條引道下滑到沙灘去,先說這沙灘砂質細膩,沙灘背山面向桶盤和虎井嶼,風景甚好,海面往來南方四島的觀光船
打從晌午出發才行到北埔,卻莫名在這小鎮耗了一個午後,在太陽下山前終是上車續開台3北行。 這已是連假結束前的倒數幾小時,我們不走塞車機率大的國道,改行一路風情的省道台3。 此段台3頗蜿蜒,正在一路順行時,他突然說想去前方的莫內咖啡,這透著熱帶風情的咖啡館讓我想到這天一杯咖啡都還未上貢五臟神啊!
因為附近龍潭國小飽和的娃,設定的龍字新學校。不過,不知道怎樣,看到學校門口四個字,就想到九品芝麻官..... 學校挺大有2.2公頃,而且娃口和班級數也是龍潭第一,達到一千一百娃之多,根據資料,龍潭就只有這校達到一千人。 校門呈現客家伙房的門面,以紅磚為意念,伙房屋造型的紅磚黑瓦在兩旁引導直入
我已經不知道第幾次經過學校的門口了,可是每一次鏡頭下拍到的校門都是這樣--停滿了車!怪誰?與其怪對面有家有名的水餃店,不如說咱的國民素質吧。 學校是雙高柱對折若拱手的校門,往左右還有矮柱襯牆延伸兩邊的圍牆,圍牆是以花圃裝扮,優雅。 左柱上標有金字直書校名,右邊圍牆內有朱瓦牌樓電子牆,上面
這次我們沒有去南庄老街和人群擠,離開了台3線,走苗20鄉道奔南埔國小。 南埔在老街西北邊大概十餘分鐘車程,這邊已經遠離觀光區,所以一路上的人車相當的少。 事實上,要往這邊的路口連標誌都沒有,但是路口卻有台3的99K標誌,取左邊就是苗20鄉道,這道路筆直,兩邊就是標準的鄉下風情,一邊田園、一邊是山
從角板山下來後,我沒有照著來時走北橫往大溪,而是在學校前這三叉路右轉往北,走台7乙往三峽插角走。 這條台7乙路幅不大,一路更見蜿蜒,路上也有頗多測速桿,不過這樣挺好,除了不時會有重機族竄出壓彎外,這路堪稱山明水秀,風情秀麗。 學校在三叉路口,校門口有個小小圓環,校門呈雙短柱,二丁掛素色底,腰
整個澎湖灣內海我還是喜歡南邊蒔裡這,沿著201縣道原本要直奔蛇頭山去,就是想要征服標高2000cm的小百岳,不想經過蒔裡時看到學校,就彎進去一瞧,這一瞧又耽誤了許多時間。 學校在201縣道旁,一條引道下滑到沙灘去,先說這沙灘砂質細膩,沙灘背山面向桶盤和虎井嶼,風景甚好,海面往來南方四島的觀光船
打從晌午出發才行到北埔,卻莫名在這小鎮耗了一個午後,在太陽下山前終是上車續開台3北行。 這已是連假結束前的倒數幾小時,我們不走塞車機率大的國道,改行一路風情的省道台3。 此段台3頗蜿蜒,正在一路順行時,他突然說想去前方的莫內咖啡,這透著熱帶風情的咖啡館讓我想到這天一杯咖啡都還未上貢五臟神啊!
因為附近龍潭國小飽和的娃,設定的龍字新學校。不過,不知道怎樣,看到學校門口四個字,就想到九品芝麻官..... 學校挺大有2.2公頃,而且娃口和班級數也是龍潭第一,達到一千一百娃之多,根據資料,龍潭就只有這校達到一千人。 校門呈現客家伙房的門面,以紅磚為意念,伙房屋造型的紅磚黑瓦在兩旁引導直入
我已經不知道第幾次經過學校的門口了,可是每一次鏡頭下拍到的校門都是這樣--停滿了車!怪誰?與其怪對面有家有名的水餃店,不如說咱的國民素質吧。 學校是雙高柱對折若拱手的校門,往左右還有矮柱襯牆延伸兩邊的圍牆,圍牆是以花圃裝扮,優雅。 左柱上標有金字直書校名,右邊圍牆內有朱瓦牌樓電子牆,上面
這次我們沒有去南庄老街和人群擠,離開了台3線,走苗20鄉道奔南埔國小。 南埔在老街西北邊大概十餘分鐘車程,這邊已經遠離觀光區,所以一路上的人車相當的少。 事實上,要往這邊的路口連標誌都沒有,但是路口卻有台3的99K標誌,取左邊就是苗20鄉道,這道路筆直,兩邊就是標準的鄉下風情,一邊田園、一邊是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