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雜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一個人偶然在一片雪地上吹起一個肥皂泡,在這泡泡裡發生的一切就像一則短暫的戀曲。

雪花一度輕盈地在泡泡裡飛舞迴旋,彷彿天體繞行般、進而在泡泡壁裡結晶、蜿蜒伸展、層層堆疊形成美麗的紋路,一瞬間形構了一顆晶亮的雪球,然而泡泡畢竟撐不起這種美麗太久的,很快就破滅了,但這樣的美麗雖短,卻是如此令人驚奇!

如此剔透的璀璨之美,卻是建立在泡泡脆弱的本質上。雖然分不清到底是因脆弱而美麗,還是美麗本身就是脆弱的?

忍不住想起鄭愁予的〈雨絲〉:

我們底戀啊

像雨絲

在星斗與星斗間的路上

我們底車輿是無聲的

曾嬉戲於透明的大森林

曾濯足於無水的小溪

那是

擠滿著蓮葉燈的河床啊

是有牽牛和鵲橋的故事

遺落在那裡的

遺落在那裡的

我們底戀啊

像雨絲

斜斜地

斜斜地織成淡的記憶

而是否淡的記憶

就永留於星斗之間呢?

如今已是摔碎的珍珠

流滿人世了……

老掉牙的浪漫愛情故事總是如此,荒廢一切作為,只想跟愛侶天荒地老永遠耳鬢廝磨下去,但一切是那麼天理不容,到頭來總會遭受天譴、被嚴狠狠地拆散,好從發高燒的熱戀繾蜷中回到正軌。

詩人說那樣的戀就像輕靈的雨絲,終將被遺落、蒸發、像摔碎的珍珠,終究會越來越淡、越來越淡,唯有如此才能永遠留於星斗之間,成為一則在人間流傳的傳奇。而只有在七夕這一天,人們會陡然自塵世回想起曾存在過那樣的戀與嚮往。

為什麼牛郎織女一年只能相會一次?為什麼漫長的分離、短暫的相遇,卻又要再度分離,引起人們這麼迴腸百轉的情思?

或許脆弱、短暫卻美麗交迸的火光才是人們心中永恆的戀的星光吧!

avatar-img
餐芳譜——芳菲主人的沙龍
73會員
205內容數
我們是傳統花饌、現代花食與文人飲食的研發實踐者。夢想再現古代文人宴與群芳宴的風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昨晚看了駱胖老師發布在臉書的「文藝反抗運動」邀請信,太稠密太燦亮的青春歲月一整個撲面而來,瞬間鼻酸……想寫點甚麼,頭竟開始痛起來,從昨晚痛到今天中午,一整個金鐘罩頂的悶痛,不知多久沒有經驗到這樣的痛了。
日本行為藝術家阿部幸子(Sachiko Abe , 1975-)自幼被遺棄,輾轉多個寄養家庭,因常有傷害自己的行為,在20多歲住進精神病院。後來透過每天剪紙10小時來穩定病情,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亦拯救了自己,後更成為一名出色的行為藝術家,到世界各地表演剪紙藝術。
有人問禪師如何開悟?禪師卻似雞同鴨講的回問:你有聽見流水潺潺的聲音嗎?你真的有聽見嗎? 世界自然有可看見的部分,卻也有看不見的部分。朗朗乾坤,世界從來就無意隱藏自己,重點是你有沒有“真正”看見與聽見?有沒有看見與聽見的“意願”?——那與自我(ego)無關的「不可見」的部分,或許就是自性(self)。
看了「超日常daily⁺—第二屆大台北當代藝術雙年展」,一件名為 I Don ' t Know的作品令人印象深刻。現場除了紅色沙發、電話、飲料與透明帆布是實體外,其餘的不過是投影出來的幻像。乍看似乎不過是藝術家玩起了虛實莫辨的感官遊戲,然而不知怎地,竟在我心中持續發酵,激起泫然欲泣的情緒……
法國藝術家班謝馬勒(Abraham Poincheval)在2017年推出一項行動藝術,他把自己關在展場量身定製的大石頭裡七天七夜。觀者只能透過石頭的外觀,觀賞這個藏著藝術家的「活體雕塑」。在其中我看到了身而為人的夢魘,夢魘一向是人們所想要逃避的,現在竟然有一個人活生生地要進入這樣的夢魘……
最近看了一部象龜的紀錄片,讓人頗為震動。故事是發生在加拉巴哥群島,那是隸屬於南美洲的厄瓜多,接近赤道,位於太平洋東部的一群火山群島。漫漫歲月以來,無人知曉它們的存在,它們宛若自天上灑落的珍珠,是一群遺世之島,也是一群爬蟲動物之島。 直到19世紀演化論之父達爾文親臨這些島,並在此獲得靈感完成他《物種起
昨晚看了駱胖老師發布在臉書的「文藝反抗運動」邀請信,太稠密太燦亮的青春歲月一整個撲面而來,瞬間鼻酸……想寫點甚麼,頭竟開始痛起來,從昨晚痛到今天中午,一整個金鐘罩頂的悶痛,不知多久沒有經驗到這樣的痛了。
日本行為藝術家阿部幸子(Sachiko Abe , 1975-)自幼被遺棄,輾轉多個寄養家庭,因常有傷害自己的行為,在20多歲住進精神病院。後來透過每天剪紙10小時來穩定病情,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亦拯救了自己,後更成為一名出色的行為藝術家,到世界各地表演剪紙藝術。
有人問禪師如何開悟?禪師卻似雞同鴨講的回問:你有聽見流水潺潺的聲音嗎?你真的有聽見嗎? 世界自然有可看見的部分,卻也有看不見的部分。朗朗乾坤,世界從來就無意隱藏自己,重點是你有沒有“真正”看見與聽見?有沒有看見與聽見的“意願”?——那與自我(ego)無關的「不可見」的部分,或許就是自性(self)。
看了「超日常daily⁺—第二屆大台北當代藝術雙年展」,一件名為 I Don ' t Know的作品令人印象深刻。現場除了紅色沙發、電話、飲料與透明帆布是實體外,其餘的不過是投影出來的幻像。乍看似乎不過是藝術家玩起了虛實莫辨的感官遊戲,然而不知怎地,竟在我心中持續發酵,激起泫然欲泣的情緒……
法國藝術家班謝馬勒(Abraham Poincheval)在2017年推出一項行動藝術,他把自己關在展場量身定製的大石頭裡七天七夜。觀者只能透過石頭的外觀,觀賞這個藏著藝術家的「活體雕塑」。在其中我看到了身而為人的夢魘,夢魘一向是人們所想要逃避的,現在竟然有一個人活生生地要進入這樣的夢魘……
最近看了一部象龜的紀錄片,讓人頗為震動。故事是發生在加拉巴哥群島,那是隸屬於南美洲的厄瓜多,接近赤道,位於太平洋東部的一群火山群島。漫漫歲月以來,無人知曉它們的存在,它們宛若自天上灑落的珍珠,是一群遺世之島,也是一群爬蟲動物之島。 直到19世紀演化論之父達爾文親臨這些島,並在此獲得靈感完成他《物種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