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13|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凱達格蘭地輯(1) 什麼?你們來自山西?

台灣東北角一處靜謐的濱海村落,一座祠堂坐落在居民的後院中。屋樑漆成紅色,而磚頭堆砌的牆上頭寫著「巴賽祖師廟」──這裡是貢寮的新社村。

 

平埔族「巴賽族」的祠堂


這座祠堂外觀顯然一如尋常的傳統形式,然而,巴賽究竟拜著什麼神?是什麼意思?大家或許沒什麼頭緒,但它的另一個稱呼「凱達格蘭」可就家喻戶曉。

 

放眼往祠堂裡看去,神龕上刻著「山西祠」,難道此地居民的祖居地是中國嗎?翻開史料典籍,事實並非如此。相傳凱達格蘭人來自太平洋某個叫做Sanasai的島嶼,Sanasai,Sanasai......很像閩南語的「山西」,久而久之,漢化的凱達格蘭人因襲了閩南人對他們祖居地的稱呼,故而得名。

 

巴賽人的神龕寫著祖居地「山西」


 

這群Sanasai的先民們怎麼來的?傳說他們在出海捕魚的時候被颱風吹到北台灣,從貢寮的福隆海灘登陸,先是在今天的龍門村建立了舊社,隨後又遷居到對河的新社。西班牙殖民時期,殖民者對北台灣的紀載中,凱達格蘭人就有2000多戶,而新社佔了其中200戶,可見這個村落對族人的重要性。

 

事實上,Sanasai這個發源地傳說,遍布了整個東台灣,包括凱達格蘭、噶瑪蘭和阿美族都有這樣的傳說。而在語言學分類上,也將這幾種語言分為同種語系──東台灣南島語。

 

從照片左邊的圖畫中,可以看到凱達格蘭漢化前,傳統住屋是高腳樓式的,一如其他台灣原住民以至於南洋地區的土著建築文化,反映了長久以來先民在多雨潮濕氣候下,靠著智慧在環境中找到適合的生存方式。

 

除了建築外,台灣原住民的人形圖騰同樣象徵了不同的文化與寓意,其中,唯有凱達格蘭擁有戴「三角高帽」的圖騰。圖中三角高帽的中央是山,兩邊是鹿角,而周邊的菱形紋代表的是祖靈。

 

巴賽族獨特的服飾文化


 

祖祠不遠處,還有一座光緒年間建的媽祖廟。當時已是原漢混居的時代,廟牆上可以見到刻有許多潘姓捐贈者的姓名,而「潘」正是許多原住民漢化後的姓。

 

新社村的媽祖廟


如今凱達格蘭人雖已銷聲匿跡,但仍有後人在為這個消失的文化而努力復振,或許他們的歷史仍潛藏在北台灣某個角落,靜靜地等待著人們的發掘。

 

這邊有一個趣聞:日治時期,日本人強迫台灣人拜神社,許多神像都被銷毀,據說這座廟的媽祖被「抓走」後,又神奇地返回廟中。那個時候,人們一早在廟門外的燈籠裡找到媽祖神像,他們想:「噫──!奇怪餒,燈籠的開口那麼小,媽祖是怎麼進去的?」於是急著破開燈籠,把神像救回來。當晚,媽祖便出現在廟公的夢中,罵道:「我有辦法進去,就有辦法出來,你們急什麼!?」

 

下一篇凱達格蘭地輯,我將帶大家認識日治時期日本學者對凱達格蘭/巴賽族的研究,還有揭開這個滅絕語言的神秘面紗。

 

資料來源:

張瑞文(2021)。凱達格蘭族三貂、大雞籠、內北投、嘎嘮別四社民俗與民間故事之採錄與研究。台北市:國科會


哈囉大家好,我是飛碟老陽,這是我在這個平台發的第一篇文章,很高興被您看到。未來我會不定期發文,帶大家認識台灣鮮為人知的歷史和文化,偶爾也會放眼世界。我的興趣很廣泛,玩過生成式AI,完成了兩集AI漫畫,作品可以在我的臉書粉專找到。也有在寫小說(目前還在努力孵出一篇中長篇),歡迎大家觀賞。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