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亮的彩虹總在大雨後出現

漂亮的彩虹總在大雨後出現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Photo by Chris Barbalis on Unsplash


從之前斷斷續續的職涯諮詢到今年正式以職涯顧問師進行職涯輔導的許多案例中,很開心地聽到即將畢業的學生跟剛入社會的新鮮人,侃侃而談自己對職場的憧憬與夢想,對自己有著無比的自信與動力,準備一展長才的往前衝,有的人表達得慷慨激昂,有的人含蓄內斂,但都可以感受到心中那份雀躍的心,並期待著在不久的將來就能看見職場上那道美麗的彩虹,而這個“不久”的有效期限通常都不到一年。

每每遇到這樣的個案,心中總是羨慕著年輕的青春與無畏的精神,但也暗暗憂心未知的職場考驗會很快澆滅這份希望之火,果不其然,當遇到進入社會2-3年以上的青年朋友們時,耳裡聽到有關職場的內容,已從充滿希望的熱情言語慢慢變成失望、無奈、沒有自信、沒有衝勁的平淡語言,甚至已開始出現大量抱怨內容,而在這些言詞中最讓我在意的是〝公司給我多少薪水,我就做多少事〞。

〝公司給我多少薪水,我就做多少事〞這句話概聽之下似乎沒有錯,總不能縱容慣老闆或主管任意壓榨自己跟同仁吧!所以便以〝公司給我多少薪水,我就做多少事〞這句話作為職場上的工作準則,然後便一天天的累積這種無聊、無趣的職場經驗;在個人職涯體驗中,其實〝公司給我多少薪水,我就做多少事〞這句話的成立是有條件的,它必須建立在:

1. 不缺錢,工作只是不讓別人說自己遊手好閒

2. 生活簡單、輕鬆,不須太多收入也怡然自得

3. 另有計畫,將省下的精力做自我學習、成長、精進

如果自己未具備上述三個條件,那〝公司給我多少薪水,我就做多少事〞這句話就是對自己的職場謀殺。

巴黎奧運剛剛落幕,台灣代表隊的各位優秀運動員,在長期的努力後踏上這個運動的最高殿堂,不論有沒有奪牌也都獲國人高度的支持與讚賞,每位運動員都在奧運會場上展現了屬於自己的那道彩虹;眼睛看著這些努力、認真的運動員,心裡想著那些年輕人說著〝公司給我多少薪水,我就做多少事〞的這句話,心中出現了巨大的違和感,我似乎不曾在任何一位運動員口中聽到〝不讓我參加奧運我就不做那麼多練習〞、〝不給我奧運金牌我就不要那麼努力〞,每位運動員的故事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每天每天努力地訓練、鍛鍊,一次一次的突破自己,努力爭取那完全無法確定的獎牌與榮耀,最後再展現出自己努力過後的那道美麗彩虹。

對運動員而言,這個漫長的訓練跟無止盡的比賽就是運動員的職涯,那回來對比社會上每個在職場上的個人,應該也要有相同的努力與精進過程吧,當自己被〝公司給我多少薪水,我就做多少事〞這句話所框住時,那可真是對自己最慘忍的行為,不論在此當下領著多少薪水(一般都不是太多,2萬、3萬、5萬…),而對一個接受〝公司給我多少薪水,我就做多少事〞這句話的人而言,就只是公司每月花少少的錢買下了此人一生的職涯發展,甚至可說買下了此人一輩子的生活或生命。

〝公司給我多少薪水,我就做多少事〞不應是阻撓自己職涯發展的理由,在職場上也不應以薪資作為自己展現能力程度唯一的評斷標準,回想自己在職場的過程中,幾乎在每個職位上都做了超過自己權責範圍的工作,過程中辛苦、疲累,也曾抱怨滿滿,但現在卻是慶幸自己撐了下來,因為發現在這過程中學到了許許多多有助於自己現在做為企業顧問及職涯顧問所需要具備的能力與態度。

尚在企業任職時常對自己部門的人員說,當學生在學校還要繳學費請老師、教授教我們,到公司任職後,公司每個月給我們薪水還教我們那麼多能力,有什麼不好,運用公司的資源盡力學習、發展、展現自己的能力(就是多做一點),當自己能力成長到這家公司用不到的時候,那我們就能說這家公司不適合現在的我,也就可以進行下一階段的職涯規劃了。

漂亮的彩虹總在大雨後出現,唯有經歷過風雨的職涯過程及堅持前進的職涯態度,才能讓自己有機會看到漂亮的彩虹,也才能將自己展現的那一道漂亮彩虹給大家欣賞。

avatar-img
習習踐行的分享沙龍
16會員
47內容數
在自己漫長的自我成長道路上,經驗了自我覺察與接納、珍愛自己,一路以來跌跌撞撞,所幸有導師指引與夥伴相伴,讓人生道路慢慢地平順與廣闊,自己經驗過最谷底的黑暗,也經歷過從谷底往上爬的艱辛,願藉由分享生命經驗來陪伴正在從谷底往上爬的朋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努力去思考女兒需要的是什麼,而不是只想著自己的擔心需要被撫慰,用著女兒需要的方式陪伴著
緣起 女兒的摯友傳來女兒內心的感受與恐懼,對於有事要跟我溝通都需面對心中巨大的無形壓力,需要事前練習、演練多次,耗盡許多心力。
每個人不論在生活上、工作上都存在著許許多多大大小小的習慣迴圈,這些習慣迴圈有些是能幫助個人更好的,但也有許多是會影響個人的生命、工作…
『黃金圈』理論也是能有效協助思考職涯規劃,為自己釐清自己到底想要做什麼?要如何做?為什麼要做?
我每天在公司跟同事關係都很好啊,與朋友或同學出去也都互動的不錯,為什麼還要學習與人相處呢?
小王子到底是誰? 是我們那不知何時卻早已消逝的童真
努力去思考女兒需要的是什麼,而不是只想著自己的擔心需要被撫慰,用著女兒需要的方式陪伴著
緣起 女兒的摯友傳來女兒內心的感受與恐懼,對於有事要跟我溝通都需面對心中巨大的無形壓力,需要事前練習、演練多次,耗盡許多心力。
每個人不論在生活上、工作上都存在著許許多多大大小小的習慣迴圈,這些習慣迴圈有些是能幫助個人更好的,但也有許多是會影響個人的生命、工作…
『黃金圈』理論也是能有效協助思考職涯規劃,為自己釐清自己到底想要做什麼?要如何做?為什麼要做?
我每天在公司跟同事關係都很好啊,與朋友或同學出去也都互動的不錯,為什麼還要學習與人相處呢?
小王子到底是誰? 是我們那不知何時卻早已消逝的童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