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處深情,非幻象:王家衛的一九六零年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影評人或王家衛迷都有自己的王家衛電影清單,從「九部最浪漫的王家衛電影」到「十部不能錯過的王家衛電影」,網路上很容易查找。面對這麼多王家衛的電影,非專業電影人士如我是無法講得全面且妥當的。我只當溫習王家衛電影的同時,透過王氏美學回望自己早期的生命經驗。其中最令我沉醉的是以一九六零年代為背景的《阿飛正傳》、《花樣年華》與《2046》,劇中分別以一九六零年代初、一九六二、一九六六為故事的時間起點。看過這三部電影的人對劇情一定熟悉,沒看過電影也很容易在網路上找到相關介紹。這三部電影有其連續性,也可以獨立看待,但都會勾起時代的連結與回憶。


 大部分人都會說一九八零年代是香港的美好年代,但千禧之前王家衛受訪時曾說一九六零年代是香港最美好的年代。為何在沒有港九海底隧道、地鐵、青馬大橋的時代會是最美好的年代呢?在此不免俗地引用「所謂歲月靜好,是因有人負重前行」這句話。上世紀一九四九年以前,香港曾經是內地商賈大戶口中的「小漁村」,後因國共內戰有大量人口移入,讓這個地方快速充盈起來。遽增的人口裡,包括南來的各種人才,也因此積蓄了日後繁榮的能量。一九六零年代就是這樣一個醞釀與奮起的時期。


當時社會有很多個《花樣年華》裡的周慕雲(梁朝偉飾)與蘇麗珍(張曼玉飾)般的白領階級,在報館、寫字樓、貿易公司上班 。也有不少婦女去塑膠花工廠做加工或成衣廠製衣,也有當舞女、歌女、交際花的(《阿飛正傳》與《2046》都有著墨)。男人用勞力在日益繁榮的碼頭當搬運工或拉人力車,還有經營街邊大排檔、水果攤等等,更多的是普羅大眾拚命想辦法謀生。


一九六零年代的香港已不是小漁村,而是輪船運輸吞吐量日益增大的國際港,年輕人上船工作也是一條賺錢的路,一如《阿飛正傳》的超仔(劉德華飾)不做警察後去跑船,跑船可以有更好的收入。《2046》裡的周慕雲欠房東租金,居然偽稱父親生日,將生日宴請帖給房東,要房東以禮金抵付自己所欠租金的無賴方式,的確是當時手頭拮据會用的變通法子,現在聽起來匪夷所思。那個年代有舊也有新,舊的尚未完全退去,新的陸續悄悄到來。人們每日為生活打拼,有困頓也有振奮。離散讓人與人之間同為浮萍,很多事可以模糊,可以不那麼計較,甚或互相幫助。凡此種種在電影裡隨處可見。這些都構成那個年代的美好。 

六零年代常見的繡花室內拖鞋與手提式食器,畫面翻拍自《花樣年華》

六零年代常見的繡花室內拖鞋與手提式食器,畫面翻拍自《花樣年華》

重複看這幾部電影,其實是進行一九六零年代香港生活的沉浸式體驗。《花樣年華》裡男女主角擦身而過的狹小樓梯間,周慕雲太太的繡花拖鞋,蘇玉珍上街買粥麵的手提式圓筒狀食器,這些均是童年舉目所見的日常。《2046》裡六七暴動的黑白片段,那是香港歷史的重大事件。周慕雲在煙霧繚繞的食肆大啖蛇宴,喚醒跟著大人們去餐廳吃蛇羹的初次體驗,當下覺得蛇肉吃起來跟魚肉很像。白玲(章子怡飾)在出租公寓裡用公共電話聊天的場景,想起當時很多人用士多(註一)的電話聯絡,不是每戶人家都裝有電話的。《阿飛正傳》裡舞女咪咪(劉嘉玲飾)將一對耳環藏入當時流行的糖果色壓克力手袋裡 (註二),隨即憶起母親也曾經有一個這樣硬梆梆,裝飾性大於實用性的手袋。而電影裡重複出現的旗袍,男人襯衫袖口的袖扣,多次浮現父母年輕時的樣貌。


這三部電影裡王家衛透過他獨特的美學,光影與色彩的運用,細膩的處理手法,拉丁音樂強力連接的電影橋段,讓我一次又一次的回望一九六零年代的香港。於我這一切都不是幻象  (註三),而是真實清晰的生命片段,在回憶那些曾經有的憂歡歲月時,我同步看到王家衛極其深情的回望。

 

註一、 士多即雜貨店

註二、 手袋即手提袋、包包。

註三、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中「幻象」的解釋是「從幻想、幻覺或夢境中產生的 非真實景象」。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二宮hikaru-avatar-img
2024/08/17
木村拓哉也有參與演出...
時光-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8/17
二宮 對,在《2046》裡面有他。我那是第一次看到木村拓哉,在那之前我因為忙碌造成很多斷層,我一度不知道伍佰是誰.....@@
黃璧怡-avatar-img
2024/08/18
王家衛的電影令我最深刻的不是劇情,而是那些氣氛,很多空白,沒甚麼對話的氣氛~
時光-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8/18
黃璧怡 附議,附議!萬歲,萬歲!
李英華-avatar-img
2024/08/17
1.王家衛對電影藝術的態度,讓人佩服尊敬。2梁朝偉和張曼玉主演的「花漾年華」,是經典電影,王家衛是電影界的榮耀。
時光-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8/17
李英華 英華說的不能同意更多。^^
熟齡文青-avatar-img
2024/08/19
有童年香港回憶的時光來寫這三部電影,肯定十分合適,讀之過癮,恭喜即時精選!
時光-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8/19
熟齡文青 謝謝文青。我是看到「香港幻象」不斷跳出來才動念寫的。開始寫後,因為我不寫影評,不寫觀後感,如何成文很是挑戰,一度覺得自找麻煩。停停寫寫好多天,我一直寫到第四稿才覺得有一點樣子,就是你看到的樣子。(哈!)
築夢人-avatar-img
2024/08/17
王家衛導演的前衛映象及色彩影像的組合,都是當時電影界的先驅。正因為他關注香港的一切,才給了她一抺迷幻又真實的面紗;而這一層面紗,至今我們都還沒辦法完全揭露。
時光-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8/17
築夢人 謝謝築夢人,我知道你的意思了。那真的是要很仔細爬梳才行。他的確會將很多東西埋藏在電影裡面。對香港的歷史演進、社會發展、百姓生活瞭解越多,會越有幫助。😊
avatar-img
時光的沙龍
162會員
98內容數
人世間最無法抵擋的是時間,時間不斷的前進,微小的我們僅能以文字記錄那些過往的「時光」。美好或悲傷都是生命的印記。寫作是一種表達,一種分享,甚或是嘗試記錄那些漸漸逝去,但值得記憶的人事物。jshchu0@gmail.com
時光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02
我之所以成為現在的我,應該是大部分的他附身於我,那麼我看到自己,也就看到他了。凡此種種,我更加覺得他存於我的呼吸之間。他走了這些年,我未曾為他落過文字。友人的父親入夢文章,引發我寫這封家書,一封要送往天堂的家書。我想說的是:「爸爸,我還是看得到你。」
Thumbnail
2025/04/02
我之所以成為現在的我,應該是大部分的他附身於我,那麼我看到自己,也就看到他了。凡此種種,我更加覺得他存於我的呼吸之間。他走了這些年,我未曾為他落過文字。友人的父親入夢文章,引發我寫這封家書,一封要送往天堂的家書。我想說的是:「爸爸,我還是看得到你。」
Thumbnail
2025/03/23
整理的過程像看人生的倒帶,各個時期生命中「重量演出」的人不斷轉換,自己的角色亦如是。一張照片在手,世界就停留在那張照片的時空。藉著靜止的時刻,我端詳某些場景與人物。
Thumbnail
2025/03/23
整理的過程像看人生的倒帶,各個時期生命中「重量演出」的人不斷轉換,自己的角色亦如是。一張照片在手,世界就停留在那張照片的時空。藉著靜止的時刻,我端詳某些場景與人物。
Thumbnail
2024/04/02
一九六七年初秋,聽到父母討論母親返回香港換證件的時間近了,要不要回去呢?如果證件過期,將來申請會更麻煩等對話。在零碎的對話裡,聽到暴動正進行著,鬧得很兇,街上都是菠蘿,真真假假分不清。 遷台時我年紀小,無法單獨持有證件,母親的證件與我連在一起。故未滿十八歲前,每每母親回港,我就隨行,通常停留約一個
Thumbnail
2024/04/02
一九六七年初秋,聽到父母討論母親返回香港換證件的時間近了,要不要回去呢?如果證件過期,將來申請會更麻煩等對話。在零碎的對話裡,聽到暴動正進行著,鬧得很兇,街上都是菠蘿,真真假假分不清。 遷台時我年紀小,無法單獨持有證件,母親的證件與我連在一起。故未滿十八歲前,每每母親回港,我就隨行,通常停留約一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王家衛繼《春光乍洩》、《花樣年華》後,再度探討了香港的回歸與認同議題。《2046》除了充滿政治隱喻外,更暗示了對香港未來局勢的思考和想像,以及對愛情的理解。此外,文學經典的挪用與情節上的曖昧複雜也是影片吸引眼球的地方。
Thumbnail
王家衛繼《春光乍洩》、《花樣年華》後,再度探討了香港的回歸與認同議題。《2046》除了充滿政治隱喻外,更暗示了對香港未來局勢的思考和想像,以及對愛情的理解。此外,文學經典的挪用與情節上的曖昧複雜也是影片吸引眼球的地方。
Thumbnail
1994年上映的《重慶森林》是王家衛自編自導的第三部電影(前有旺角卡門與阿飛正傳),影片上映那年我才剛去金門當兵,記不起來何時看了第一次,但印象深刻的是鳳梨罐頭蓋上的有效期限,金城武打公用電話找人聊天的阿兵哥心態,還有年輕的梁朝偉那雙迷人魅力的電眼。
Thumbnail
1994年上映的《重慶森林》是王家衛自編自導的第三部電影(前有旺角卡門與阿飛正傳),影片上映那年我才剛去金門當兵,記不起來何時看了第一次,但印象深刻的是鳳梨罐頭蓋上的有效期限,金城武打公用電話找人聊天的阿兵哥心態,還有年輕的梁朝偉那雙迷人魅力的電眼。
Thumbnail
現象下觀察的影像文本|通篇之1 當代香港,走過十餘年載,造就了不少輝煌,音樂、電影及文化,興盛的媒體產業遍地而起,一時之間,讓香港皆成為了亞洲最為亮眼的一片光景。本文內容將以王家衛導演經典作品代表做論述,淺談香港電影在國際間的影響。
Thumbnail
現象下觀察的影像文本|通篇之1 當代香港,走過十餘年載,造就了不少輝煌,音樂、電影及文化,興盛的媒體產業遍地而起,一時之間,讓香港皆成為了亞洲最為亮眼的一片光景。本文內容將以王家衛導演經典作品代表做論述,淺談香港電影在國際間的影響。
Thumbnail
換句話說,在看王家衛電影的時候,導演「怎麼講故事」變得比「故事本身」更為重要,而這種說故事的方法,是電影才獨有的語言,也是電影如此迷人之處。
Thumbnail
換句話說,在看王家衛電影的時候,導演「怎麼講故事」變得比「故事本身」更為重要,而這種說故事的方法,是電影才獨有的語言,也是電影如此迷人之處。
Thumbnail
《重慶森林》的故事看似簡單,卻從王家衛的鏡頭裡浮現出深具意義的畫外之音。都會男女的愛戀被描摹地如此自然貼切;而香港也呈現其搖晃深晦的景象;滿佈殖民遺緒的香港人,也在影像之中被如實體現。因此在5月1日這個重要的日子裡,就讓我們來好好聊聊這部電影吧。
Thumbnail
《重慶森林》的故事看似簡單,卻從王家衛的鏡頭裡浮現出深具意義的畫外之音。都會男女的愛戀被描摹地如此自然貼切;而香港也呈現其搖晃深晦的景象;滿佈殖民遺緒的香港人,也在影像之中被如實體現。因此在5月1日這個重要的日子裡,就讓我們來好好聊聊這部電影吧。
Thumbnail
除了珍愛著這些帶有文藝腔的香港電影,我也愛看劇情狗血的校園喜劇。如果說香港電影帶給我的養分就像是溫潤順口的鴛鴦奶茶,那麼校園喜劇就像是在歡鬧派對裡啜飲的可口可樂,一口一個酣暢淋漓。
Thumbnail
除了珍愛著這些帶有文藝腔的香港電影,我也愛看劇情狗血的校園喜劇。如果說香港電影帶給我的養分就像是溫潤順口的鴛鴦奶茶,那麼校園喜劇就像是在歡鬧派對裡啜飲的可口可樂,一口一個酣暢淋漓。
Thumbnail
最後一場戲,李嘉欣與金城武終於逃離了黑夜,在中環迎接黎明。在電影院中的黑夜,即使觀看了角色幾個重覆等待、見面、別離的不同夜晚,對於片終時才看到日光的觀眾而言,那就好比只是一個無奇的夜晚,被斷裂的碎片宕拉得綿長無盡。在金錢社會裡的情愛,實質好比一個夜晚而已。就算殺手送去了幾條人命,都不及與愛人重逢重要
Thumbnail
最後一場戲,李嘉欣與金城武終於逃離了黑夜,在中環迎接黎明。在電影院中的黑夜,即使觀看了角色幾個重覆等待、見面、別離的不同夜晚,對於片終時才看到日光的觀眾而言,那就好比只是一個無奇的夜晚,被斷裂的碎片宕拉得綿長無盡。在金錢社會裡的情愛,實質好比一個夜晚而已。就算殺手送去了幾條人命,都不及與愛人重逢重要
Thumbnail
「《重慶森林》實在稱不上好看,但不知為何有這麼多人為它著迷。」走出港鐵中環站,炙陽照得白羊瞇起眼睛。 『著迷的對象可能不是電影,而是那個時代的香港吧。』蛾停在斑馬線旁的圍欄前,等著穿越德輔道的紅綠燈,眼前的馬路叮叮車緩慢地魚貫穿梭著,那是專屬於港島的元素。
Thumbnail
「《重慶森林》實在稱不上好看,但不知為何有這麼多人為它著迷。」走出港鐵中環站,炙陽照得白羊瞇起眼睛。 『著迷的對象可能不是電影,而是那個時代的香港吧。』蛾停在斑馬線旁的圍欄前,等著穿越德輔道的紅綠燈,眼前的馬路叮叮車緩慢地魚貫穿梭著,那是專屬於港島的元素。
Thumbnail
美好的香港是怎樣的?對年紀與天爸相約的台灣朋友而言,對香港的印象或許就是從港劇開始。《上海灘》《楚留香》《神鵰俠侶》…都是那個年代家家戶戶追看的電視劇…時間到了,扭開電視機,調整好頻道,一家大小甚至鄰居都一起圍着電視機湊熱鬧…到80年代尾,大家租錄影帶追劇…因為電視劇,連香港流行曲、香港電影也走入台
Thumbnail
美好的香港是怎樣的?對年紀與天爸相約的台灣朋友而言,對香港的印象或許就是從港劇開始。《上海灘》《楚留香》《神鵰俠侶》…都是那個年代家家戶戶追看的電視劇…時間到了,扭開電視機,調整好頻道,一家大小甚至鄰居都一起圍着電視機湊熱鬧…到80年代尾,大家租錄影帶追劇…因為電視劇,連香港流行曲、香港電影也走入台
Thumbnail
《某日某月》,劉偉恒繼《王家欣》後的作品,片中與前作一樣以九十年代為故事背景,當中有一個場景與我有點情意結,那是片中鄭丹瑞經營的文具店所處的街道,意街富香港舊區氣息,也有我成長的重要記憶,近年更與兩部我喜歡的電影發生連結…… 那麼,不如就以《某日某月》為引子,借題發揮談談這條有點意思的街道-衍慶街。
Thumbnail
《某日某月》,劉偉恒繼《王家欣》後的作品,片中與前作一樣以九十年代為故事背景,當中有一個場景與我有點情意結,那是片中鄭丹瑞經營的文具店所處的街道,意街富香港舊區氣息,也有我成長的重要記憶,近年更與兩部我喜歡的電影發生連結…… 那麼,不如就以《某日某月》為引子,借題發揮談談這條有點意思的街道-衍慶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