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最近身體欠佳,幾乎都在看醫生,即便如此還是有關注財經網紅vs周冠男老師的臉書大戰XD,還看了馬伯庸的《長安的荔枝》小說,講述唐朝年間皇上想吃嶺南新鮮的荔枝,一個苦命基層小吏為達使命拚死拚活衍生的一系列故事,也推薦給大家~
2.這一篇文章整理自本書Part4,內容主要承接上一趴投資行為偏誤,作者提出投資人如何消除行為偏誤的方法。
人類因為演化的關係,群體合作比較容易存活,因此有服從權威的傾向,在社會壓力下會屈服於多數人的選擇,產生不理性的從眾行為。金融市場裡,從眾行為最常體現在一窩蜂追高殺低、投資熱門股,追逐資產價格,進而造成資產價格波動大、泡沫化,當泡沫破滅時就會造成巨大損失。
從眾行為此一行為偏誤,至今仍然存在。老話一句,金融市場的鐵則:人多的地方不要去。
如果現代人類的歷史以60分鐘計,採集與狩獵的時間就佔了58分鐘,在野外感覺危險就逃跑是本能,進而演化出「恐懼」這種特質。另外,在野外因為食物來源不穩定,採集狩獵獲得食物時就要狂吃一頓,累積脂肪,萬一後續沒得吃了還能存活,這也是演化而來的「貪婪」特質。
因為演化,人類需要隨時判斷環境出現的訊號,直至今日貪婪和恐懼仍影響我們的決策。在投資上,喜歡預測市場是人的天性,我們傾向判斷市場訊號,可是實際上,市場根本難以預測。
雜訊是指每個人對同一件事的判斷與解讀不同,造成決策結果的差異,可以分為水準雜訊(比如不同法官量刑不一)、型態雜訊(如有些法官對於某類案件判刑較重)、場合雜訊(早上判的刑度重,下班前比較輕)。無知可怕的點在於,我們會否認自己的無知,因為此時有認知失調的問題(詳本書Part3),雜訊與無知都會造成我們預測失準。
其次,如果有人要傳遞一個觀念、一個想法,說一個故事跟舉出一堆數字,你比較喜歡聽哪個?相信大部分人都喜歡聽故事,因為我們會把自己帶入故事而感同身受,雖然數字非常的客觀且具有說服力,但我們比較不喜歡。作者指出現在很多金融商品比如高股息商品等都是基於敘事下的投資陷阱(p.s.高股息又默默中槍了哈哈)。
投資的時候,理論上我們也應該是要根據數字做決策,可是我們喜歡用簡單的故事做出預測,但預測又會有雜訊及無知的問題存在,因此準確度不高。
有句俗話說時間可以沖淡一切(?),但投資上時間可以降低風險與達到複利的效果。就複利而言,快速計算的方法是72法則。至於風險,「高風險高報酬」這句話中所指的風險,是短期價格波動的風險,長期來說風險會以時間的開根號之速率下降,比如投資40年,風險會變成投資一年風險的15.8%(1/√40)。
我們要做的事,是一直待在市場裡,離開市場會錯失上漲的機會,要忽略短期波動的恐懼,而且歷史明確地告訴我們,股市長期必定上漲,年輕時收入較低但未來時間還很長,應控制不必要的消費(p.s.我覺得此處與《別把你的錢留到死》一書所提倡的觀念不太相同),而是要把剩餘資金拿來長期投資。然而,許多台灣的散戶把股市當賭博,喜歡買個股、炒短線快速致富,但是績效卻非常差。
書中提及一篇2009年針對台灣散戶的研究,該研究指出:
另外,台股當沖交易量大,也是台灣投資者把股市當作賭場的證據之一,2023年每天當沖量佔總成交量之40%,但當沖是個零和賽局,而且一天內股價的走勢難以預測。
一篇2014年的研究指出,研究期間內台灣當沖絕大部分都賠錢,僅有1%在扣除費用後還有正報酬。散戶當沖交易成本非常高,就算一天當沖一次,費用包含買賣手續費、賣出證交稅,以年計還要乘以約250日的開盤天數,再算上當沖50%的勝率,都是十分可觀的交易成本,還要花費大量的時間與精力,結果仍很難達到跟大盤相同的平均報酬。
所以這場當沖的遊戲誰贏?是收手續費的券商與證交稅的政府,不用承擔風險就賺走了你的錢,而散戶正是最大的輸家。
台灣目前未針對買賣的價差課徵證券所得稅,只在賣出時課徵千分之三的證券交易稅,這樣的稅制,對長期投資人來說是有利的,長期持有市場指數可以享受一年約9%的平均報酬,但是賣出時並不會課徵證券所得稅,反之,只課證交稅對對短線交易是非常不利的。
作者用了一句很生動的話來形容:投資和健身一樣,跑來跑去只會變瘦。
此處須先了解風險分為獨立風險(可分散風險)及系統風險(不可分散風險、非獨立風險),系統風險是無法分散的,是整體市場的風險,比如通膨、經濟成長等等;跟個別公司有關的風險則是可以分散的獨立風險,比如公司換負責人等。
帶來正報酬的風險是系統風險,承擔獨立風險無法獲得報酬,因此盡量分散的投資組合是最有效率的,個別股票的獨立風險已經被分散,只剩下無法被分散但會有正報酬的系統風險。
分散到極致就是買進整體市場,此時是最有效率的投資組合,也就是在某個風險量下報酬最大,或者某個報酬下風險最小的投資組合。公司可能會倒,但市場卻會一直存在。
謝謝看到這邊的你,下兩趴是作者對哪些商品可以投資的建議及投資策略。下篇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