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25|閱讀時間 ‧ 約 14 分鐘

【賊藝識 新竹展覽】2024/08 沐手爾爾、被模糊的邊界 筆記

raw-image


新竹市的展覽資源也是頗豐富的,光是官方的展館就不少了。賊賊偶爾會從臺北搭客運南下,一天走完三間主要展館,包括新竹美術館、新竹鐵道藝術村和241藝術空間。

這三個展館,雖然有鐵道或運河相隔,但各自走路也差不多20分鐘左右。可以當做運動,順便欣賞新竹舊城的風景,或者騎UBike也是滿方便的。而八月的展,我就先從即將結束的新竹美術館展覽開始分享。

新竹美術館


沐手爾爾 展覽


#沐手爾爾 這展覽名稱使用的成語聽起來有點難,但細看展覽介紹,觀展朋友只要把握藝術家的手,藝術品、媒材和環境之間關係,大概能明白作品與展覽間的關係。

稍微了解一下策展人 #陳漢聲 ,生於高雄,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研究所,是走路草農/藝團負責人。擅長實驗動畫與動力裝置,並從自身家庭背景、身份延伸至創作。對走路草農,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觀賞臺北當代藝術館《關係人》的展覽,裡面有他們的裝置作品。

而漢聲的作品,關注農業、自然與人和環境的關係。從這條脈絡望想展覽論述,就能知道這場展覽也是漢聲長期關懷沒入地方的探討;而選擇合作的藝術家作品,也能看出自然關懷的面向。

因為展覽回到藝術家作為人的手,與媒材互動,逐漸將想像實現至世界的過程。因此,可以看到展覽邀請了不同媒材的藝術家,而 村田峰紀的影像,在最後給了觀眾最直接與展覽內容為伍的空間。


應該要從何德來的作品先看起,但我自己習慣向左轉,第一件看到的展品是 2023新竹美展書法篆刻類竹塹獎得主 #陳鴻銘 的《京兆堂印痕》,還滿對喜歡老屋朋友的胃口。

一邊想著新竹哪裏有京兆堂,後來才發現作者是以 #楊梅京兆堂 為題材,以取法先秦古璽的方式,以另一種姿態保存這座老屋。那些建築人常常忘記的銘刻,以文字紀錄那個時代的過往,而印章和全紙拓的運用,觀者能感受手之間的方法切換。散落一地的殘磚斷瓦,


一樓主要以典藏的作品為主,並聚焦於日治時期藝術家 #何德來(覺得他應該有很多朋友)。何德來出生於那時的新竹州文湖庄(今苗栗縣造橋談文村)。可以去查查看何德來的經歷,挺有趣的。

雖然生於台灣,但還是日本還是佔了他人生軌跡大部分,但中學回台受的美術教育,甚至長大後對新竹現代美術教育史做出了貢獻。一來一往,不只體現在移動,也表現在知識的與取。

策展人以何德來的指畫、油畫,來比較藝術家與工具的關係,挺有張力的,也能說服觀者為何典藏區以何德來的作品為主。不過 #況味 這部分似乎屬於另一方向的探討,在論述中夾雜,有些可惜。

我挺喜歡 何德來 的《伊豆》,或許是知道他出生於談文後,就私自將他與苗栗沿海相連。不知道他在作畫伊豆時,會不會覺得他與苗栗沿海的景色有些相像?


一樓的展場,除了典藏作品外,少數當代作品是 #劉星佑 的「大筆與小筆」。筆觸、筆跡等關鍵字,與一樓不少作品可以呼應,再佐以當代媒材和議題,又很好地切割或對比了兩者之間。

劉星佑是近年滿受關注的藝術家,前陣子也獲得了京都國際攝影獎。在這件作品,也能看到星佑富含性別議題關懷的作品。而手之於大筆(農)、小筆(文)的關係,從工具,拓展至父子和世代,相當厲害。


來自澳門的藝術家 #陳佩玲 ,不僅有平面作品,還有裝置作品,共同呈現澳門紅樹林的變化。我挺喜歡那幾幅藍曬後的影像作品,感受到對於環境的悲憫與時代的嘆息。而藍曬這技術,更是富含 「手」的韻味。


可以看到當代作品,除了回應展覽主題外,藝術家本身想傳達的課題,更為明顯。我很喜歡 #楊登麟 “Headshots” ,這件作品企圖表現個人如何在社群媒體的影像上,表現多重的自我。

應該不少觀者能共感,有誰不是選擇社群媒體大頭照時,會想很久的人。而登麟長期對蠟的探索,更能讓他透過複寫紙上的油性材料刮至透明玻璃平面的過程,描繪更多樣的心理面向。

除了議題性濃厚的作品外, 策展人選擇藝術家 #許聖泓 闊別五年的兩件作品:左邊為2018年的「群聚共生」,右邊為2023年的「森林36」,讓觀者解讀藝術家不斷探討的時間性議題。



在聖泓作品旁,被暗藏在夾縫中的是纖維藝術家 #侯冠廷 的作品「蛾蛾」,相對應於荒野之丘,原本的蠶長大了,卻更為寂靜,兩相對照,甚是有趣。


因為強調 手 ,因而展覽在媒材的選擇上也很多元,但仍是以藝術為主,勉強算工藝類的有陶藝家 #張瓊如的「在瑪格麗特的花園裡」。

不斷嘗試將版畫創作過程,轉換於其他媒材作品的藝術家 #池枻龍 ,則是相當生活景象的作品「從兩個平面色塊到一個暗的空間」。


最後一個小展間,是日本藝術家 #村田峰紀 的作品。吸睛的不只是作品本身所聚發的能量,中間的錄像更能表達他是如何創造出急遽情感的畫,也完美呼應這次的策展主題手👋。


新竹鐵道藝術村


被模糊的邊界:林君達個展

今年初,受邀參加台南新藝獎的踩線團,當時入圍藝術家之一便是君達。可惜那時候因為時間關係,可惜沒欣賞到君達的展場。

剛好,這次他在新竹鐵道藝術村舉辦個展,交通還是挺方便的。君達這次的展覽以 #邊界 作為關鍵字,而我研究所剛好是進行邊界研究,所以對這個主題頗感興趣。邊界這子題被不少學科拿來使用。前陣子看 #立方計畫空間 的展覽「邊界烤」,是以邊界的流動來探討,包括了政治、膚色、身份、自然、影像等邊界。讓我好奇君達呈現的是什麼邊界?


先介紹一下這次個展的藝術家 #林君達 ,目前就讀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班。個人致力於複合媒材各種形式的創作,作品脈絡多發想自對「邊界」的理解以及日常生活中平凡的材料與現象,並透過不同創作手法和多元媒材的互動,思考藝術的本質。歷年作品曾獲得臺南新藝獎(2024)、112年全國美術展入選(2023)、臺灣美術新貌獎入選(2022)以及國立高雄科技大學青年藝術家典藏徵件典藏獎(2021)


本次的個展以「邊界」作為關鍵字,討論概念和意義之間交互作用、滲透的可能性。透過不同創作方法的實踐,試圖抹除許多腦中常存的邊界意識。另一方面,消弭邊界意識的同時,是否也變向地強調了它的存在?才得以使概念和意義之間產生對話。


首先,第一件作品是大型空間裝置 #錯位 ,看起來有些童趣。君達企圖將不同元素的線條與圖案,從紙上翻轉成立體,用以打破媒介與空間的邊界。走在藝術品之間,以行走與感受,重新建立自己與藝術品的身體感。而這樣的錯位,是否有理,就取決於觀者的觀看方式。

(喜歡與藝術品合照的朋友,這應該是蠻好合影的裝置。)


看到 #overlook 的時候覺得眼熟,好像曾經在台南的節點看過這件作品。查了一下,去年的確有欣賞「三個臭皮匠」聯展,那時覺得視角滿特別的,對這作品也印象深刻。延續了那時的作品,同樣都是拍攝被忽略的事物,在此事地板。又以觀者當下踩著的地板為作品,之後成為作品。作品與展場間的關係、觀者與創作間關係,甚至當下與成作品之間的關係,那邊界似乎正在協商與消解。


我個人挺喜歡 #失效 這件作品,不過好像有人買走了。我個人滿喜歡對資本主義中的貨幣體系質疑的提問?如果作品製作的成本比藝術品價值還貴,那藝術家販賣這個作品的價值為何? 延續上一作品的提問,消費者與藝術家間邊界會因此改變嗎?這是我好奇的。(滿推薦大家到現場看這個有趣的作品)


另外一件以觀念為發的藝術作品為 #框,展場中有一個木框,和另一個木框中間放著拍攝前一木框的相片。如果這件作品有藏家收藏,將會再拍攝這次的展出,以此類推。框更具象化了邊界這回事,藝術作品之內與之外的關係,是否會因買賣、拍攝而有了新的形塑?而收藏與創作兩個看似藝術品消費流程後端與前端之事,重新有了連結,也挺令人玩味。


在展場的最後,點亮了一盞光,遠看上面好像有幾隻昆蟲? 其實不是,這件作品名為 #趨光 ,仔細看上面貼著的是大小不一的媽祖小神像。透過距離造成的視覺差異,君達想要探討媽祖文化在政治化後所衍伸的意識形態問題。這件作品雖然有趣,但與其他作品的連結似乎不大?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