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文旦歷史|傳承百年,中秋節必吃水果,來自台南麻豆的明星特產

麻豆文旦歷史|傳承百年,中秋節必吃水果,來自台南麻豆的明星特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麻豆文旦的由來可追溯到清朝道光年間,當時台南麻豆區開始引進文旦樹苗栽種,逐漸成為當地的著名特產。特別是在日治時期,麻豆文旦因其獨特的香甜風味深受日本天皇喜愛,被列為御用水果,聲名大噪。中秋節吃文旦的習俗隨著文旦的普及而興起,因其產季與中秋相符,逐漸成為健康且實惠的送禮佳品。如今,麻豆文旦不僅是水果,更代表了台灣中秋文化的重要象徵。

台灣的中秋節除了烤肉、賞月、吃月餅,剝柚子、將果皮戴頭上以及贈送柚子水果禮盒,更是特殊文化之一。在眾多柚子品種中,又以台南市麻豆區的麻豆文旦最為有名,根據麻豆區公所的報導,麻豆文旦起源自道光末年,除了本身具備良好的栽種條件,後來更深受清朝皇帝與日本天皇的喜愛,如今更是無可取代的當地名產,與白柚、酪梨並稱「麻豆三寶」

raw-image


台灣中秋節吃文旦的習俗

身為台灣人應該不難發現,除了烤肉吃月餅外,家家戶戶都有至少一兩顆文旦應景,為什麼中秋節吃文旦會變成一個習俗呢?一切都與文旦普及化有關。

起初在日治時期,文旦還只是麻豆特產,並沒有與中秋節直接相關,然而,由於文旦本身的成熟期和每年中秋節的時間重疊,此時採收的文旦,自然而然成為了當地農民佳節時的送禮首選。文旦除了口感清甜,還富含維生素C、纖維等營養,加上它的柚子皮還能驅蚊,可以說是實用又健康的水果,特別是在台灣早期經濟不發達的年代,月餅對很多家庭來說價格昂貴,文旦相對便宜,且體積與份量充足,送禮時顯得大方體面。

文旦是中國用語嗎?

日前在社群平台Threads上,有網友發文表示文旦是中國用語,事實上文旦只是眾多柚子品種之一,而柚子更有其他像是「香欒、朱欒」的別稱,只是因為在台灣,文旦屬於最為知名的品種,因此常被其他人拿來取代柚子的名稱,並非網友所說的中國用語。

打開農業部網站,台灣最早出現文旦種植紀錄的時間,出現在清康熙40年(西元1701年)起初麻豆並非種植地,反倒是台南廳安定里的鄭拐庄,一位名叫黃灌的漢人,成為了台南種植文旦的先驅,直到道光末年,麻豆人郭廷輝,透過兩斗米與安定里的居民換來六株文旦樹苗,並帶回麻豆栽種,這才開啟了麻豆文旦的傳奇之路。


「天皇御用水果」麻豆文旦聲名大噪

秉持著「農業台灣,工業日本」的政策,日本時期全台許多地方都設置了農業試驗場,專門進行地方品種的培育。其中柚子開始在全台各地量產,麻豆地區的文旦深得日本總督府喜愛,甚至在後來中日戰爭爆發後,當地的文旦還成為了勞軍產品,一般果農不可以自行販售,這讓原先在清朝時期就頗受好評的麻豆文旦,進化成為日本總督府的御用文旦。

國民政府時期先衰後盛,經濟起飛麻豆文旦重生

raw-image

國民政府來台後,因國內百廢待舉,文旦種植也因糧食危機而逐漸式微。在失去經濟價值以及政府鼓勵種植稻米的政策下,文旦於是成為少數人的栽種副業,只種來自己享用、或送給親朋好友。

直到台灣經濟逐漸好轉,糧食危機解除以及國際糖價走跌,此時較為稀有的文旦,價格開始超越蔗糖、蓬萊米等作物,為了讓勞力付出能有更好的回報,有些農民開始轉往生產文旦。70年代開始,以文旦為名的麻豆地區,當地文旦產量逐年上升,每年平均的栽種面積,都超過了200公頃以上,靠著原先就累積出的好口碑,麻豆文旦在市場上的買氣逐漸回春,再次成為許多人愛買的水果。

1997年開始,麻豆當地推出麻豆文旦節,透過活動與媒體等資源進行大力行銷,更在節慶期間選出文旦小姐,如今文旦的應用不再侷限於水果本身,也推出了出柚子茶、洗髮精、柚子冰淇淋、柚子香腸等副產品,對台灣人來說,麻豆文旦不僅是一種水果,更是中秋節的象徵,承載著許多美好的回憶和情感。

====

參考資料:

1.「台灣寶柚」─麻豆文旦的栽培發展與文旦文化的形成

avatar-img
週報時光機的沙龍
128會員
92內容數
人類的生活裡,都在不斷創造歷史,那些我們聽過的品牌,有印象的歷史事件,他的起源故事究竟是甚麼?這些內容,都在Podcast頻道《週報時光機》裡,講給大家聽,同時也將濃縮成摘要,透過文字,一起分享生活中的歷史大小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週報時光機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今天是國際珍奶日!你知道這個節日由來,以及珍珠奶茶的發明始末嗎?本文將帶你深入瞭解國際珍奶日的由來、珍珠名稱的起源,以及春水堂與翰林茶館之間關於珍珠奶茶發明權的爭議。
在棒球場上,無論是投手投出的150公里速球,還是打者擊出的強襲滾地球,如果要你徒手接住,想必會覺得是不可能的任務。但其實在19世紀初,棒球手套還沒問世之前,當時的棒球選手們,真的是透過雙手把高速旋轉的棒球給拿下的!
90年代後,臺灣轉往發展本土化特色,於是將在地元素融入觀光活動之中,1990年,交通部觀光局和臺北市政府將元宵提燈籠的民俗節慶,包裝成為觀光活動,首次於中正紀念堂聯合舉辦「臺北燈會」,成為臺灣燈會的前身。2001年,臺灣燈會首次移師高雄,由於後續地點橫跨各縣市,2003年活動正式更名為「臺灣燈會」。
今天是國際珍奶日!你知道這個節日由來,以及珍珠奶茶的發明始末嗎?本文將帶你深入瞭解國際珍奶日的由來、珍珠名稱的起源,以及春水堂與翰林茶館之間關於珍珠奶茶發明權的爭議。
在棒球場上,無論是投手投出的150公里速球,還是打者擊出的強襲滾地球,如果要你徒手接住,想必會覺得是不可能的任務。但其實在19世紀初,棒球手套還沒問世之前,當時的棒球選手們,真的是透過雙手把高速旋轉的棒球給拿下的!
90年代後,臺灣轉往發展本土化特色,於是將在地元素融入觀光活動之中,1990年,交通部觀光局和臺北市政府將元宵提燈籠的民俗節慶,包裝成為觀光活動,首次於中正紀念堂聯合舉辦「臺北燈會」,成為臺灣燈會的前身。2001年,臺灣燈會首次移師高雄,由於後續地點橫跨各縣市,2003年活動正式更名為「臺灣燈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