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0/08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中國既是地理概念,也是文化概念。

中國既是地理概念,也是文化概念。

一、地理概念

「中國」一詞最早出現在西周成王時期(西元前1046-771年)何尊銘的金文中。後來隨著不同的對像有不同的意義。例如,一指首都;二是指皇帝直接統治的地區;自漢代以來,人們常將漢人建立的中原王朝稱為「中國」。

一般來說,在古代,「中國」一詞只是一個地域概念。從夏、商、周到清末,沒有一個朝代或政權曾經以「中國」為國號

中國的正式名稱始於1911年辛亥革命後。至此,「中國」已成為具有現代國家概念的正式名稱。自19世紀中葉以來,「中國」成為我國全部領土的專用稱謂。

二、文化理念

人類歷史上曾出現過四種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巴比倫文明、古印度文明和中華文明。為什麼三大文明消失了,而中華文明卻屹立不搖?原因很簡單,文明需要一個強大的載體才能繼續傳承。只有中華文明才能解決這個載體的問題。

中國文化有其核心內容,也有其表現。其核心內容包括儒家、道家、法家、佛教、墨家等諸子百家的哲學思想,是中國人發明的一套解釋世界、認識世界的概念體系。其表現形式為文學、藝術、建築、飲食,包括詩詞歌賦、吹吹唱唱,上至國家社會,下至個人生活等各領域的具體方式和具體制度。

清朝自入主中原以來即以中國自稱。1689年,清朝與俄國簽訂的《尼布楚條約》中,將「中國」譯成拉丁文,作為現代國家概念的名稱使用。

第一次鴉片戰爭後簽訂《南京條約》,這是漢文的「中國」首次在條約中作為現代國家概念使用。1909年,受到西方國際法的衝擊,清朝頒佈中國第一部成文國籍法,明確地以現代法律形式自稱為「中國」,首次在法律上賦予了現代國籍法和「中國國籍」的意義。

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後,通稱「中國」,從此「中國」成為國際法現代主權國家正式名稱。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也通稱「中國」。以上內容是對什麼是真實的中國的簡單介紹。


根據古文獻記載,中國大陸軍民越過台灣開墾經營台灣島,可追溯至三國時期西元230年三國吳王孫權派一萬名官兵前往夷洲「益州」(今台灣),吳人沉嬰寫下了世界上最早的台灣記。(魏文將軍、諸葛智出海)

今天台灣問題的根源是1920年國共內戰

1949年,毛澤東領導的共產黨建立了新中國;蔣介石領導的國民黨退守台灣,雙方一直沒有停戰,直到1979年中美建交。但值得注意的是,雙方只是停止了相互砲擊,卻從未簽署像韓戰那樣的停戰協議

因此,台灣問題仍有待解決。這是中國的內部問題。但一個中國原則是包括美國在內的國際共識,是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所確認的國際關係準則。最近的拜登政府不是也公開宣稱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嗎?

生活在西方媒體的高牆下,實應多讀真實的歷史書,了解真實的中國。


近代中國語境中的「亞洲」概念

作為17世紀初利瑪竇從西方傳入中國的地理知識的一部分,「亞洲」這一概念經歷了三百多年的冷遇,並沒有成為世界地理學的普遍概念。和其他大眾媒體宣傳。正如作者所指出的,亞洲不僅僅是一個地理概念,還涉及歷史、文化和政治。

儘管早期西方傳教士和魏源等中國士大夫賦予亞洲作為世界文明起源的積極意義,但從19世紀中葉開始,中國知識分子出於歐洲入侵亞洲帶來的危機感,傾向於將亞洲描述為一個被白人征服的落後大陸

1910年代,在日本吞併朝鮮的背景下,亞洲被分為「侵略他國的國家」(日本)和「被他國侵略的國家」(印度、韓國、中國)兩個對立的部分。隨著1930年代和1940年代日本以「大東亞共榮圈」的名義佔領亞洲其他國家,亞洲概念在中國國民中也失去了魅力。

中國文化是指以較高權力距離、集體主義、迴避不確定性、不願開放、成就模糊為特徵的傳統文化。近年來,這些文化特徵對培養創新精神提出了挑戰。中國文化旨在實現儒家思想之間的和諧平衡。中國的政治和行政制度對許多西方人來說是個謎。在某種程度上,中國是一個一黨制國家,自1949 年以來一直由中國共產黨統治。

就唯物主義而言,財富和權力方面存在著巨大的不平等。隨著消費主義的日益增長,中產階級意識到市場上提供的所有商品和服務。雖然中產階級的某些部分能夠負擔得起所需的商品和服務,但該階層的其他部分卻無法負擔,因此感受到相對剝奪或貧困的痛苦。

這種相對剝奪或貧窮正在產生貪婪、虛假慾望和腐敗,導致對相對條件較好的人的敵意。再加上家庭結構和婚姻關係的變化,導致了越來越多的挫折感。


中國融合多樣的民族和文化

幾個世紀以來,中國融合了豐富多樣的民族和文化。逐漸將中國人和非中國人之間的差異轉化為中國文化無盡多樣性的一部分。1911 年清朝滅亡後建立的中華民族融合了兩種截然不同、有時甚至相互衝突的敘事。中華民族是中國人民的家園,是中國人民的避風港,以及鴉片戰爭後西方和日本帝國主義的「國恥」的工具。

國家將團結所有中國人,恢復中國在世界上應有的地位。但中華民族也被想像為一個帝國的轉世,這個帝國的組成部分不再是由王朝統治,而是由漢族多數人的文化、經濟和政治統治所組成。


儒家思想是一種生活哲學,而不是一種宗教,可以指導一個人的生活,

道家思想是歷代以來繼儒家思想之後中國最重要的學派。雖然與儒家思想幾乎完全不同,但並不矛盾。

道不關心國事,不關心行政的日常事務,也不關心繁瑣的儀式;相反,它鼓勵逃避公共責任,去尋找超越精神世界的願景

道教基於這樣一種觀念,即所有物質事物和世界上所有變化的背後都有一個基本的、普遍的原則:道之道,它是五種元素(即金、木、水、火、土)之間的相互作用,以及宏觀世界和微觀世界之間的相互依存(例如人與宇宙的關係)。

這個原則產生了一切存在並支配著一切──一切變化和一切生命。人類的目的是按照而生活,需要被動、平靜、不爭,被道家稱為「無為」。

道教教義核心信念

永恆-->不可言喻的、永恆的、創造性的現實是一切事物的源頭和終點。

道德智慧-->「顯樸素」、「擁抱原始、減少自私、少欲」。

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道與人的本性相和諧。與道和諧的人,懂得自然變化的規律,不懼生死的節奏。

不朽-->實現永生:飲食養生、呼吸控制和冥想、性紀律、煉金術、使用神奇護身符以及尋求健康、活力、長壽等。

神聖文本-->道德經(力量之道)

當陰陽互相擁抱時,就顯露出它們不是一個可分為黑與白的世界,意味著它們不再是單純的對立,而是融合在一起,而是黑中帶白、白中黑,形成一個統一體

在陰陽哲學中,陰陽代表了宇宙間相互對立又相互依存的兩個方面,它們之間存在著一種動態的平衡關係

這種統一體中,黑與白不再是完全分離的存在,而是彼此交融、相互包容。顯示了陰陽之間的互相滲透與共生關係。這種狀態不僅存在於自然界中,也存在於人類社會和個人生活中。

以自然界為例,白天和黑夜的交替變化展現了陰陽的循環運動。白天的陽光照耀大地,帶來生機和活力;而黑夜中的陰影則營造出安靜和神秘的氛圍。這兩個截然不同的狀態相互交替,卻又相互依存,共同維繫著自然界的生態平衡。

在人類社會中,陰陽的共生共存也同樣得到體現。不同的文化、價值觀和觀念彼此交融,形成了多元而豐富的社會風貌。這種多元文化的存在使人們能夠從不同角度去理解世界、尊重他人,從而實現社會的和諧與共融

在個人生活中,陰陽的統一體也體現在人的內心世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優勢和劣勢,正如陰中帶有陽、陽中帶有陰一樣。接納自己的不足之處,學會平衡內心的陰陽能量,才能達到心靈的和諧與平衡。

因此,當陰陽互相擁抱時,所展現出來的不僅是一種統一體的狀態,更是一種包容與調和的哲學觀念。這種觀念不僅能夠豐富我們對世界的認知,也能夠啟迪我們對待自己、對待他人以及對待自然的態度。希望人們能夠從陰陽哲學中汲取智慧,實踐包容與和諧的生活方式。

陰陽哲學源自於古老的中國傳統思想,其理念深深影響著中國人的生活與文化。儒家思想關注人類社會和社會責任;儒家思想關注人類社會和社會責任;道教強調自然以及人的自然和自發的東西。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