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9/22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親愛的圖書館》(The Library Book)

蘇珊.歐琳(Susan Orlean)自 1992 年起擔任《紐約客》雜誌專欄作家,同時是《Outside》、《Rolling Stone》、《Vogue》、《君子》等雜誌的撰稿人。著有七本書《Rin Tin Tin》、《Saturday Night》及《蘭花賊》(The Orchid Thief),《蘭花賊》一書曾被改編為電影獲得奧斯卡金像獎。目前與家人和動物們一起居住於紐約和洛杉磯兩地。
《親愛的圖書館》(The Library Book,2021)

《親愛的圖書館》(The Library Book,2021)

作者小時候可以說是在圖書館長大,每週都會跟著母親去圖書館幾次,每次都會流連忘返在圖書館的豐富世界。母親總是會向她提起,如果能夠自由選擇職業,第一志願會是圖書館員。

然而,作者在上大學後,某種程度是想向父母宣示自我,某種程度是想彌補童年書架稀疏的空虛,開始掏錢買書,享受被書包圍的感覺。「為什麼還要在圖書館排隊等待借閱?不如直接去買吧。」圖書館的用途在這個時期的作者眼中,蕩然無存。

一直到了 2011 年搬到洛杉磯,因為學校作業需要,帶著小學一年級的兒子去訪談圖書館館員。童年對圖書館的情懷頓時湧上心頭,圖書館再次回到作者的生活之中。意外得知了 30 年前的洛城央圖大火事件,燃起了作者的寫作動機,終而孕育出這部作品。

在這裡,時光被捕捉,被收藏,而且所有圖書館中,不只是我的時光,我的人生,天下所有人的時光也殊途同歸。

洛杉磯央圖大火

1986 年 4 月 29 日上午接近 11 點,洛杉磯中央圖書館的東北區小說部書庫冒出煙霧,火勢快速蔓燒,書殼像爆米花炸開,內頁化為幾百片黑屑,隨著上升氣流飄舞;館內溫度不斷升高,書庫裡的鋼架接近熔點而扭曲變形,將更多的書本拋進火堆,不斷為火勢灌注新的養分。館內走廊蜿蜒曲折卻沒有地圖,厚實的水泥牆阻絕了無線電,再加上水對書來說跟火一樣具有破壞性,使得消防隊員救災阻礙重重。

這場大火最終經過了七個半小時才平息,幾乎動用了全洛杉磯的消防資源,總計耗費了 1400 筒氧氣、超過三百萬加侖的消防水,館內溫度甚至一度高達 1370 度。被火吞噬的書籍碎屑,在地板上累積厚達 30 公分;沒被火燒到的書則淪為泡水書,封面和內頁像氣球般膨脹,70 萬本泡水書陸續被送往魚肉和蔬果工廠的冷凍庫保存,以防發霉。

通常,火是紅色、橙色、黃色、黑色。央圖的火卻無色,猶如一片玻璃,一眼能透視而過。在有顏色的地方,央圖火呈淺藍色,熱到顯得冷冰。

檢調單位經過調查,認為這場大火源自於人為。在法律上,「否體」(negative corpus)常被用來證明蓄意縱火案 — 如果提不出證據來證明不是犯罪,那麼該事件就算是刑案。以火災來說,如果意外因素都被排除了,火災就會被視為縱火。但事實是,火災現場溫度過高難以深入源頭,再加上到處噴灑的消防水、遍地殘破的雜物,根本無法進行精確的蒐證,卻依然造成了許多縱火冤獄。

儘管檢方非常想抓到人來為這場洛杉磯央圖大火負責,卻始終無法掌握決定性的證據,成為了一樁無法考證的火災案件。

圖書館的功用

圖書館的功能除了藏書並提供借閱之外,還有許多令人意想不到的功用。

在作者前往訪問洛杉磯圖書館總館長傑博時,當地的養蜂人在不久前剛好提出要在央圖屋頂養蜂的申請。傑博認為能善用屋頂的空間是好事,但是考量到圖書館廣納全民的價值理念,對於養蜂的構想,擔憂的是會不會使得一些民眾不敢前來,尤其是那些患有恐蜂症或蜂螫過敏症的人。儘管傑博欣賞這項創意,這個提案還是暫時被擱置。

2014 年傑博創辦了「職業線上高中」,簡稱網高(COHS),是全美第一個獲得認證的圖書館高中學程。傑博經常提倡圖書館是全民大學,沒有高中文憑的成年人可以在圖書館的官網上免費選課,畢業後還能取得文憑,而非同等學力的證明。這項計畫,落實了全民大學的理想,圖書館的確是一個非常合適的推行單位。在傑博的網高成立之後,全美各地有 50 所圖書館受到感召,跟進推出給成年人的高中課程。

洛杉磯央圖甚至還是遊民友善的庇護所。除了一般借閱民眾,央圖也會認真考量遊民的需求,並曾經舉辦過名為「源頭」的計畫活動。該活動的主旨在於集中全市的社福單位於圖書館廳內,民眾只要進入這裡,就能一次申請到所有的必需品,不需要在市區內東奔西跑,只為了到各個公家單位申請特定的補助。

在這一廳,各社福機構的個案社工、糧食銀行、精神健康團體前來設攤,塑膠著排成一個大 U 形,方便民眾從一攤逛到另一攤,好比自助餐,讓大家自行打菜。

圖書館的未來

隨著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多東西都被數位化,現今出版的書籍大多都同時擁有電子書的形式。圖書館也不例外,像是 HyRead、OverDrive 都已經支援線上借閱圖書的服務,不需要出門就可以享受到圖書館的功能。不禁令人思考,未來是不是不再需要實體的圖書館了?

這個問題首當其衝影響的是圖書館的從業人員,當然他們也已經對這個議題有過許多的討論。圖書館的型態確實需要順應時代的潮流而調整,儘管科技的進步讓知識不再侷限於實體書之中,但是這並不會改變圖書館為資訊和知識中心的定位。另外,實體圖書館所營造的地方社群連結,是數位化始終無法取代的功能。

根據一項 2010 年的研究,當年全美 17,078 座公立圖書館和流動圖書車中,使用者將近 3 億人;另一項研究報告指出,受訪的美國民眾有 90% 以上表示,住家附近的圖書館如果關閉,對社區來說是一項傷害。更令人意外的是,在美國公共圖書館的總數超過麥當勞,和書店的比例是二比一,和筆者在台灣實際體感的比例很不同。

作者分享她接觸過的圖書館員,每個人態度都非常正向積極,對自己從事的工作感到驕傲。作者曾飛往丹麥參加兩年一度的「下一個圖書館」(Next Library)盛會,慶祝奧胡斯新央圖開幕。在圖書館裡,不只有咖啡廳,還有許多演講講座,也有需要共同參與的活動,像是作者參加一堂用樂高積木蓋房子的課程。

雖然藏書與借閱是圖書館的核心功能,但是圖書館的功用遠遠不止於此。舉例來說,丹麥奧胡斯央圖附設申請結婚證書的機構、奈及利亞圖書館開辦美術班和創業訓練班、納許維爾圖書館有劇團常駐 — 或許洛杉磯圖書館也可以提供網球拍和桌上型遊戲。

圖書館是現實生活裡的空間,是社區的一部分,供民眾聚集在一起共享資訊,沒有其他場所能符合這特徵。

這本書的書背介紹重點放在洛城央圖的大火事件,但是書中實際關於火災的調查篇幅大約只佔一半,對整個事件的來龍去脈還是感到有些零碎。另一半的內容聚焦在央圖歷史的介紹和圖書館員的訪談,這些部分重新塑造了筆者對圖書館的想像,如果能在摘要之中強調更多這部分的內容,絕對能產生更契合的共鳴呼應。

回想台灣的圖書館環境,與地方社區、社群和居民的情感繫絆,似乎比作者筆下的美國薄弱許多。台灣的圖書館總是給人一種安靜又沉悶的意象,只有在想要借閱或是準備考試時,圖書館才會浮現於可能的選項之中。希望未來有機會,可以去到不同國家的圖書館,感受不同文化的圖書氛圍。

延伸閱讀

  • 《華氏 451 度》(Fahrenheit 451,2015)by Ray Bradbury
    • 主角蒙塔格在故事裡作為一名打火員,但他的工作不是滅火,而是放火 — 放火燒書。在他的世界,電視主宰著一切,書籍被視為擾亂平靜的怪獸。
    • 蒙塔格最後決定退出這個權威文化,轉而加入保存書籍的社群,他們記住整本書的內容,好將書保存下來,等待這個社會願意閱讀的時刻再次到來。
  • 《蘭花賊》(The Orchid Thief,2022)by Susan Orlean
    • 原文出版於 1998 年,是蘇珊.歐琳生涯的代表作。本書改編同名電影橫掃第七十五屆奧斯卡金像獎,並且榮獲第六十屆金球獎。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