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莫是在進入千禧年後,韓國影劇作品逐漸在亞洲市場嶄露頭角。與引領上世紀風潮的日本影劇相比,韓國影劇更強調直接的情感表達,劇情張力十足且敘事節奏迅速,能快速抓住觀眾的注意力,符合當代快速消費娛樂的需求。這樣的特色讓它們在國際上迅速獲得了大批觀眾的青睞。
但,韓國的出版業卻與影劇作品形成了鮮明對比。韓國的暢銷書籍時常見到文學小說、散文、詩集等類型,例如《不便的便利店》就可算是其中的代表之一。這類作品側重於刻畫人物心境、掙扎、自省,或是更深層的社會議題;可以說,韓國將熱情灌注於影劇作品,而將感性深藏在書本之中。然而,若想將這些感性的文學作品透過螢幕呈現時,又應該選擇什麼樣的表達方式呢?
即將於9月27日在台灣上映的動畫電影《那年夏天 想見妳》,改編自韓國作家崔恩英(최은영)2017年披露的短篇小說;2021年由曾經征戰日舞影展的動畫導演韓智媛(한지원)操刀,將之改編為七個章回的短篇動畫,在韓國最大動畫串流平台Laftel(類似巴哈姆特動畫瘋)播出,並於2023年重新改編為片長60分鐘的劇場版在大銀幕上映。
老實說,在我收到水元素文創的試片邀約之前,對韓智媛導演其實一無所知,直到看到自己曾走過的首爾街頭一幕幕出現在螢幕上,才知道為何韓國人將她稱為「韓國新海誠」。
過去我曾為電影神搜撰寫一篇專欄,提到韓國Webtoon依賴日本技術進行動畫化。我原以為《那年夏天 想見妳》應該也是外包給日本動畫製作公司的作品。然而,當我查閱演職員表時,卻發現它來自韓國本土的RED DOG CULTURE HOUSE。這家公司長年致力於中美日等多國動畫的外包製作,設計團隊中憑藉Netflix動畫《愛×死×機器人》中《祝你順利》章節獲得艾美獎的金俊浩(김준호)導演,正是《那年夏天 想見妳》的背景設計負責人。此外,這部作品的主題曲《逃跑吧》(도망가자),則是來自參與過多部韓劇OST、超容易把人唱哭的鮮于貞娥,整部作品可說是沒有放過任何一個應該努力的細節。
文本、人才和硬體資源全都到位,我恍然大悟:「原來韓國人也能在本土製作出這樣的動畫!」
雖然與日本劇場版動畫相比仍能看出一些差距,但不得不說,若已經能做到這種程度,比起真人演出可能因演技不到位而顯得矯情造作,將這類作品以動畫方式呈現,確實是理想的選擇。
哦,對了,以防有人不知道,《那年夏天 想見妳》是一部百合作品。雖然我這個鋼鐵直男在點開試片之前完全不曉得,但這不影響它確實給我內心帶來波動,也因為這樣所以我沒有放在開頭講。
在韓國這樣相對保守的社會中,百合之戀當然會面臨更多的困難,但《那年夏天 想見妳》並沒有將話題完全聚焦於社會壓力,而是更廣泛地探討了愛情與成長的現實挑戰。
同性之愛,離開了充滿閒言閒語的高中校園,來到思想相對開放的大都市,進入了屬於自己群體的社交舒適圈後,真的就會一帆風順了嗎?哪有那麼簡單的事?!
學生時期的愛情,總以為只要對方在身邊就足夠。然而,隨著視野的擴展和社交圈的變化,有了對照組做比較後才意識到,單單擁有對方遠遠不夠。最終,缺乏安全感的一方率先崩解,無法面對自己先成了「卑鄙的大人」,而說服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善意的謊言。這些愛情轉移的心境描寫,只關乎愛情中的現實,無關乎性別。(被劈過腿的人多看一眼都是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