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世界-魏徵】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raw-image

《舊唐書》有三大獨立傳,分別是李密、魏徵、郭子儀。

李密是隋末最重要的角色,事實上,若不是他的敗亡,北方二李之局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情,而且李唐未必能勝過李魏。

透過《隋書.食貨志》,我們相當清楚,當時中國北方東富於西。

魏徵,也是一個山東出身的人。本籍河北鉅鹿,父親則是北齊屯留縣令。這是太行山南側的一個重要通道。但唐書密碼是這樣的。官追三代,即大族或大官出身。

魏徵僅記其父,官屬北齊的意思,就是他在隋朝是非常低下的階級。

「徵少孤貧,落拓有大志,不事生業,出家為道士。」

事實上,根據《北史》的記載,魏徵的家族在北魏時是相當榮耀且受重用的。問題在於魏徵堂兄魏收寫的《魏書》中,反未曾給自己的先祖立傳。到底可不可信,大家就自行判斷這樣。

魏徵的父親魏長賢,在北齊滅亡後拒絕出仕北周,據說去世時為七十四歲。由此可見,魏徵是家裡的小兒子:他出生於北齊亡後三年,八到十二歲時父親就已過世。

魏長賢至少超過六十歲才有了魏徵這個兒子。

有趣的是,魏徵完全沒有哥哥還是母親的記錄。但其實「不事生業」就很明顯透露出他家有事業。

所以首先我們要知道的就是,魏徵是個冷血仔,沒在管家裡的事,他的表字玄成,應該也是當道士取的,不是家裡給的。

饒是如此,魏徵仍然非常有父親魏長賢的學士風範。喜歡讀書,也擅長讀書,瘋狂的吸收知識。欸他是個道士喔,不是家裡蹲宅男。這邊就先合理懷疑,當時道觀是擁有豐富各類藏書的地方好了,一時之間難以核實。

我就為了「李唐未必能勝過李魏」去把《隋書.食貨志》讀了一個禮拜,這邊還是快快給他過去。

魏徵修練的地方,看起來就是武陽郡。這地名在中國是菜市場名,隋朝設的是在邯鄲那邊。是的,鉅鹿也在邯鄲那邊,魏徵並沒有遠走高飛浪跡天涯。

就在大業末年亂起時,魏徵被武陽郡丞招募去做了祕書。可見他也是小有名氣。招募他的武陽郡丞,名叫元寶藏,雖然在後來的歷史中只是小軍閥,但元姓就是北魏國姓,其實當下也算是個人物了。

元寶藏奪郡起義,響應山東河北第一盟主瓦崗軍。

瓦崗軍之主李密,對於武陽郡來的文書,總是嘖嘖稱奇。一問方知,都是由魏徵代筆,當下找了個藉口,邀魏徵前來相見。

魏徵本是胸懷大志之人,有機會接觸到大老闆,自然是準備了一套簡報。就算不能臥龍一飛衝天,也要能圖個參謀之位。

果然,李密雖然對簡報感到非常有興趣,但終究是沒有打算採用。也或許,是魏徵那積極進取的心態,讓李密本能起了防備。

真要推起來,李密恐怕還比魏徵小了兩歲。而且兩人頗有相似之處。魚要得水才會開心,如果魚是碰上魚,沒打架就算不錯了。

魏徵遭到了閒置,但他並不放棄。在王世充跟李密交戰的過程中,魏徵又去找了李密的長史獻策。

「目前我們雖然戰勝,但精銳的損失很大。加上我們沒有府庫,沒有財寶可以賞賜給戰士們,只怕接下來難以應戰。不如加強防禦工事堅守不出,我估計只要一個月,敵人就會糧盡退兵,到時再追擊就是。」

長史聽完:「這不是老生常談嗎?」

魏徵怒道:「此乃奇謀深策,何謂常談?」因拂衣而去。

守城等敵方退軍,算老生常談是沒錯的。但魏徵在說的是,利用守城來製造士氣上的優勢,進而殲滅敵軍。接下來幾年,李世民就靠著這套擊敗許多強敵,不過不是魏徵給的建議就是了。

對於感受不到差別的人,你說再多都是枉然。

正所謂千里馬還需伯樂……這例子非常不適合魏徵,你看下去就知道。

魏徵雖然氣噗噗的離開,但他並沒有出走喔。他一直待在李密身邊,跟李密一起投降了大唐。但既然都已經被李密冷凍了,在長安的魏徵,也是沒能得到半點機會。

魏徵再次決定自己創造機會,向李淵表示:「我可以幫你收復山東。」

要知道,李密雖然一度為山東盟主,但這時是一無所有的來投靠李淵。李淵就是發現李密已經毫無價值,才會除去李密。

而魏徵的這個提議,無疑就是壓垮李密的最後一根稻草。

李淵並不在乎派個使者去山東,成敗都沒關係:老實說,李密才應該這麼做。

總之,魏徵去了黎陽,成功說服了徐世勣。

徐世勣有兵,有土,還有天下大倉之一。他的加盟,為李唐平添不少的山東聲勢。方其時,李神通正帶兵在山東爭雄呢。

誰也沒料到的是,原本只算是三流軍閥的竇建德暴起,先滅宇文化及,進而討平黎陽,搖身一變成為能與王世充平起平坐的山東頭號勢力。

竇建德讓徐世勣等人繼續管理黎陽,後來他們陸續回歸李唐。但是魏徵?竇建德卻是不放的。等到竇建德敗亡,魏徵又跟裴矩走在了一起。

裴老師明面上是負責竇夏典章制度與律法的設計者,值得注意的是,他同時也是說服竇建德妻子降唐的人。魏徵跟裴矩一起歸唐,至少我們就能肯定,在勸降上魏徵也出了不少力氣。

此時,李世民的聲望如日中天,來到了最高點。

相對的,李建成就注意到這個有能力說降半個山東的魏徵,邀請他加入了太子東宮。

除了李元吉,魏徵大概是唯一被寫明,要李建成收拾掉李世民的人。詳細魏徵出了甚麼計畫?不知道,這邊也不一一去對,直接往後走。

李世民奪取太子之位後,更要魏徵來問:「你憑什麼離間我們兄弟?」

魏徵只說:「太子當初如果都聽我的,今天就不會被你抄家滅門。」

好!李世民非常欣賞魏徵的膽識,那是這邊看起來。其實大概可以推知,李世民對於魏徵的獻計略有所知,只是可能被他安排在李建成身邊的人破壞了。

也就是說,李世民佩服於魏徵的智計,更想檢視這人能不能為自己所用。而魏徵的回答也展現出:他在李建成手下並不能完全發揮。

那麼,李世民願意給他這個舞台。

初時,李世民讓魏徵擔任太子東宮的大總管。等到登基為帝,李世民更大膽讓魏徵以御使的身分,去「安輯河北」。

注意到,這是魏徵的看家本領。

這裡有個小故事,就說魏徵出巡後,碰上了一支押解的隊伍。羈押的犯人,乃是李建成跟李元吉過去的親信侍衛。

魏徵就跟自己的副官,唉,講白了就是李世民派來監視他的人說。

「我們出發的時候,六四玄武門的相關人士都已經得到赦免。今天又要押解他們回京受審,那大家肯定會認為,皇上其實非常小心眼,只是在裝模作樣想把反對者一網打盡。還不如釋放他們,宣揚皇上的信義恩德。如此一來我們的河北行,才不會白走一遭。」

說完,魏徵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把人給放了。

副官沒有阻止,只是把事情上報給李世民。世民哥當然是表示做得很好,不然貞觀之治才開場就要翻車了膩。

貞觀元年,魏徵的權位還搆不上一流,但卻經常出入唐太宗寢宮,跟李世民商討國策得失。這滿重要,可以看到李世民不是要魏徵出點子,只是在檢討別人的企劃案。

所以什麼「徵雅有經國之才,性又抗直,無所屈撓。太宗與之言,未嘗不欣然納受。徵亦喜逢知己之主,思竭其用,知無不言」就是作者混字數用的。

真正要表述的是,魏徵馬上就要把權臣得罪光光了。

事情,就發生在李世民給魏徵加官,放在檯面上當「尚書左丞」的時候。

古制尚書省以令領,左右僕射為輔。但唐朝自李世民後,不再任命尚書令(聖天子架子很大),就變成左右僕射領,左右丞為輔,分總六部。

左丞正四品上,管的是吏部、戶部、禮部,右丞正四品下,管兵部、刑部、工部。左尊右卑,也就是魏徵此時,已經要摸到宰相的褲腰帶了。

溫馨提示,貞觀元年的左右僕射,還不是什麼房玄齡杜如晦。就是李淵的外戚竇軌、雙面封倫,或是蕭瑀這些個前朝功臣。

李世民先拉了長孫無忌接封倫(過世)的棒子,這邊魏徵又站上了預備線?不被找麻煩,政治兩個字都倒過來寫。

對,魏徵被檢舉了,李世民也只能派人去查。

負責偵辦此案的是溫彥博,他給了一個成為千古之謎的報告:「徵為人臣,須存形跡,不能遠避嫌疑,遂招此謗。雖情在無私,亦有可責。

李世民就要溫彥博去告訴魏徵:「自今後不得不存形跡。

到底什麼是「形跡」?

魏徵被警告後,就親自去找李世民,說:「臣聞君臣協契,義同一體。不存公道,唯事形跡,若君臣上下,同遵此路,則邦之興喪,或未可知。

李世民聞言臉色大變,表示:「是我不對,我後悔這麼說了。」

魏徵續道:「願陛下使臣為良臣,勿使臣為忠臣。

有什麼差別?大家都想知道,李世民也想知道。

講白了,魏徵的意思就是:我幫助你成功,我也富貴滿堂,這叫良臣。

你是個超級爛皇帝把國家弄炸掉,而我流傳美名,這樣我叫忠臣。

完全可以想像李世民聽完忍不住大笑的樣子呢。

好,先把「形跡」說說,我覺得歷史是這樣,有些東西你主觀一切就開,但是客觀考據就很複雜。那這邊因為故事太完整,我就直接來。

形跡就是形跡有啥好想的。

意思是,魏徵有很多交代不出來的事情。比方他昨天晚上去了哪裡,房裡面的五千兩是不是山西布政司給的。所以人家告他「阿黨親戚」。

阿黨出《禮記》,鄭玄的解釋很簡單,我愛他,就是說私相授受啦。不過完整版也不錯:「逢迎上意,徇私枉法;比附於下,結黨營私。

阿跟親是同一個意思的動詞,黨跟戚則是同一個類型的名詞。其實倒不用深究是外戚還是魏徵自己的親族。

那當時溫彥博其實就是「案驗無狀」。我想就是「查沒有」啦。但也不是「並無此事」,而是確實有一些不清不楚的地方。沒有犯罪事證,但也不能排除犯罪嫌疑。

按我們認識的中國人治社會,講真的溫彥博要用這些「不存形跡」的部分弄死魏徵,哪有什麼難。比起說貞觀法治概念一秒成形,還是相信溫彥博很懂做人比較好。

畢竟事實上,最終魏徵還是逼唐太宗同意,「存形跡」是沒有必要的事情。

但我們再稍稍想深一層,或許就會發現。

魏徵應該有在幫李世民做一些見不得光的事情。一旦他必須跟朝廷交代所有的行蹤跟金流,咱世民哥哥逐步抽換前朝老臣的事業,恐怕就不可行了……

欸,沒有,我並不真正知道魏徵不存形跡的是甚麼事情,只不過手上的資料剛好指往這邊而已。

總之,經此一事,魏徵正面上位的希望已然破滅。至於那個希望是唐太宗希望還是他自己希望就難說。

貞觀三年,魏徵表示他想去整理皇宮的典藏圖籍,李世民就加了他個秘書監的職務,並且「參與朝政」。

在在都顯示出,魏徵已經完成第一階段的任務,要進行新的工作了。

我也要來看看,能不能直接挑戰這貞觀前三年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阿前的沙龍
282會員
926內容數
一個業餘歷史讀者。讀各種史書並且寫下心得。 大目標是遍讀二十四史,不過最近正在被其他古書內容吸引。
阿前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13
褚遂良,唐初四大書法家之一。同時,也是唐太宗到唐高宗之間,最大的奸臣。
Thumbnail
2025/03/13
褚遂良,唐初四大書法家之一。同時,也是唐太宗到唐高宗之間,最大的奸臣。
Thumbnail
2025/03/10
從一開始就沒有人知道,西藏高原上怎麼還有一個國家。當他們下山來的時候,連天可汗都震驚了……
Thumbnail
2025/03/10
從一開始就沒有人知道,西藏高原上怎麼還有一個國家。當他們下山來的時候,連天可汗都震驚了……
Thumbnail
2025/03/06
取代東突厥而立的新霸主:薛延陀。
Thumbnail
2025/03/06
取代東突厥而立的新霸主:薛延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东汉末年,十常侍和朝中大臣的对立日益明显,当时掌握大权的大将军何进出了一个昏招,那就是召地方诸侯进京试图共诛十常侍。
Thumbnail
东汉末年,十常侍和朝中大臣的对立日益明显,当时掌握大权的大将军何进出了一个昏招,那就是召地方诸侯进京试图共诛十常侍。
Thumbnail
唐太宗李世民知道了武則天的預言後,不知如何面對,聽完李淳風的分析後,決定臣服於命運,扮演好皇帝的角色,順其自然。
Thumbnail
唐太宗李世民知道了武則天的預言後,不知如何面對,聽完李淳風的分析後,決定臣服於命運,扮演好皇帝的角色,順其自然。
Thumbnail
一個曾經支持過三國時期孔融跟袁譚治理青州,謎一樣的男人。光榮以為他是文官,其實他戰功彪炳。
Thumbnail
一個曾經支持過三國時期孔融跟袁譚治理青州,謎一樣的男人。光榮以為他是文官,其實他戰功彪炳。
Thumbnail
國淵,是青州黃巾大盛時,逃往海外遼東的一名學者。青州黃巾,就是魏書十一最重要的舞台之一。 同時,這些逃難學者的人脈,也指向了曹丕好友中第一名,魏初實權更在司馬懿之上的那個大臣。 很多東西,開始慢慢浮出檯面了。
Thumbnail
國淵,是青州黃巾大盛時,逃往海外遼東的一名學者。青州黃巾,就是魏書十一最重要的舞台之一。 同時,這些逃難學者的人脈,也指向了曹丕好友中第一名,魏初實權更在司馬懿之上的那個大臣。 很多東西,開始慢慢浮出檯面了。
Thumbnail
大唐國事紛擾,由以外交最盛。 為安撫遼東三國,李淵不得不提高佛門在長安的地位。卻不料太子李建成境從中得利。 各方察覺事有蹊蹺的人,紛紛開始採取行動……
Thumbnail
大唐國事紛擾,由以外交最盛。 為安撫遼東三國,李淵不得不提高佛門在長安的地位。卻不料太子李建成境從中得利。 各方察覺事有蹊蹺的人,紛紛開始採取行動……
Thumbnail
一名刺客,捨身將訊息傳遞給了李建成。 道宗牽動天下的「統一大計」,也將由此開始啟動……
Thumbnail
一名刺客,捨身將訊息傳遞給了李建成。 道宗牽動天下的「統一大計」,也將由此開始啟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