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產品定價的因素是什麼? 一個東西要賣多少錢是由什麼因素決定?經濟學用供給與需求,就是傳說中那隻看不見的手,可以解釋大部份商品或服務價格的變動「方向」,但至於這個東西為什麼是賣120塊,不是賣210塊?應該還尚未出現一套理論可以同時解釋全市場超過1%的商品。
二個有趣的例子:
1.蛋
搜尋關鍵字「巴西雞蛋」,大概是2023/3~9月左右的事情,反正就是蛋荒。在蛋荒前,全聯一盒一般老百姓在吃的雞蛋大約是50塊左右,在蛋荒當時,如果有老百姓幸運地買到老百姓雞蛋,一盒的價格是70~80塊左右(據說這價格還是限制過的)。
然後當時很多賣吃的門口紛紛牌子掛出來說老闆不撐了,要加蛋,就要從原本的10塊漲到15塊,漲到20塊的都有。更普遍的狀況,便利商店的茶葉蛋從一顆10塊漲到13塊。但歇門的茶葉蛋卻一直是10塊,從蛋荒前到蛋荒後一直都是一顆10塊,價格都沒動過。所以真有趣到底是什麼因素決定茶葉蛋的價格?
然後現在全聯的老百姓雞蛋又跌回一盒50塊左右了,但卻沒有老闆出來說他又開撐了,加蛋只要10塊。便利商店的茶葉蛋也還是13塊。
(物價跌不下來會聯想到價格僵固的特性,的確,價格跟薪資漲了後就很難跌回來,但原因極其複雜,已不是用菜單成本就可以解釋,現在數位時代改定價要多方便有多方便。比較想不透的是以台灣便利商店的競爭程度,有時便利商店競爭到咖啡都比礦泉水還便宜,但龍頭的歇門茶葉蛋還是一顆賣10塊,然後蛋價已跌,後面三家超商竟然還不降價?歇門竟然也還不漲價?這中間原因或許每家超商都有自己的策略,真正原因也只有超商老闆們自己知道)
2.麥香堡
1994年單點一顆麥香堡要價64塊錢,當時一個三副菜的排骨便當大概也就50塊還附養樂多。這三十年來,中間除了麥香堡有推過打折活動,在櫃檯前面唸出大俠愛吃漢堡包之「雙層純牛肉,獨特醬料加生菜,吉事洋蔥雙黃瓜,芝麻麵包蓋上去,好吃過癮麥香堡」可以打折外,對窮學生來說,會拿64塊買麥香堡吃而不選排骨飯,在當時是奢侈與我家有錢的象徵。
2024的現在,單點一顆麥香堡只收你75塊(漲了17%)還可以累積點數,但在台北一個像樣的排骨便當已經90塊跑不掉(漲了80%)還沒有養樂多,所以真心話,對我們這些曾經掙扎過是要吃排骨排當還是麥香堡的現任中年大叔們,現在去吃麥香堡是可以從心裡感受的到麥當勞叔叔給的誠意的。
一個30年前的奢侈品消費訂價,現在相較起排骨飯的價位卻顯得相當的親民。
所以到底是什麼因素決定一個東西要賣多少錢?
這二個例子,事後細究或許都能說出背後一些道理,但卻很難抓出一個一體適用的通則,用那隻看不見的手可以簡單掐指算出來為什麼麥香堡現在75塊與一顆滷蛋15塊。
題外話的是各國麥香堡的價格被經濟學人用來衡量各國的物價指數。因為麥當勞是跨國企業,有一些品項很多國家都有賣,例如麥香堡,所以可以用同樣一顆麥香堡來跨國比較各國的物價(貨幣購買力)。它的道理大概是說在台灣買一顆大麥克75塊,把75塊換成日幣,在日本也應該要能買到一顆大麥克,前題是如果台灣跟日本的物價是一樣的話。
簡單查了一下日本的大麥克一顆480塊日幣,所以用大麥克的角度來算,75塊台幣要約等於480塊日幣,大概是1塊台幣=6.4塊日幣。但現在的實際匯率約是1塊台幣=4.75日幣,這代表日本人來台灣可以狂吃麥香堡。
然後會有人說台灣的物價相對於日本還是很低,不要再靠夭什麼都漲。用大麥克指數(Big Mac)來比,這個講法是也沒什麼不對。但,要怎麼解釋這30年來排骨便當漲了80%,大麥克只漲17%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