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麥克的大麥克指數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決定產品定價的因素是什麼? 一個東西要賣多少錢是由什麼因素決定?經濟學用供給與需求,就是傳說中那隻看不見的手,可以解釋大部份商品或服務價格的變動「方向」,但至於這個東西為什麼是賣120塊,不是賣210塊?應該還尚未出現一套理論可以同時解釋全市場超過1%的商品。

 

二個有趣的例子:

1.蛋

搜尋關鍵字「巴西雞蛋」,大概是2023/3~9月左右的事情,反正就是蛋荒。在蛋荒前,全聯一盒一般老百姓在吃的雞蛋大約是50塊左右,在蛋荒當時,如果有老百姓幸運地買到老百姓雞蛋,一盒的價格是70~80塊左右(據說這價格還是限制過的)。

然後當時很多賣吃的門口紛紛牌子掛出來說老闆不撐了,要加蛋,就要從原本的10塊漲到15塊,漲到20塊的都有。更普遍的狀況,便利商店的茶葉蛋從一顆10塊漲到13塊。但歇門的茶葉蛋卻一直是10塊,從蛋荒前到蛋荒後一直都是一顆10塊,價格都沒動過。所以真有趣到底是什麼因素決定茶葉蛋的價格?

然後現在全聯的老百姓雞蛋又跌回一盒50塊左右了,但卻沒有老闆出來說他又開撐了,加蛋只要10塊。便利商店的茶葉蛋也還是13塊。

(物價跌不下來會聯想到價格僵固的特性,的確,價格跟薪資漲了後就很難跌回來,但原因極其複雜,已不是用菜單成本就可以解釋,現在數位時代改定價要多方便有多方便。比較想不透的是以台灣便利商店的競爭程度,有時便利商店競爭到咖啡都比礦泉水還便宜,但龍頭的歇門茶葉蛋還是一顆賣10塊,然後蛋價已跌,後面三家超商竟然還不降價?歇門竟然也還不漲價?這中間原因或許每家超商都有自己的策略,真正原因也只有超商老闆們自己知道)

 

2.麥香堡

1994年單點一顆麥香堡要價64塊錢,當時一個三副菜的排骨便當大概也就50塊還附養樂多。這三十年來,中間除了麥香堡有推過打折活動,在櫃檯前面唸出大俠愛吃漢堡包之「雙層純牛肉,獨特醬料加生菜,吉事洋蔥雙黃瓜,芝麻麵包蓋上去,好吃過癮麥香堡」可以打折外,對窮學生來說,會拿64塊買麥香堡吃而不選排骨飯,在當時是奢侈與我家有錢的象徵。

2024的現在,單點一顆麥香堡只收你75塊(漲了17%)還可以累積點數,但在台北一個像樣的排骨便當已經90塊跑不掉(漲了80%)還沒有養樂多,所以真心話,對我們這些曾經掙扎過是要吃排骨排當還是麥香堡的現任中年大叔們,現在去吃麥香堡是可以從心裡感受的到麥當勞叔叔給的誠意的。


一個30年前的奢侈品消費訂價,現在相較起排骨飯的價位卻顯得相當的親民。

所以到底是什麼因素決定一個東西要賣多少錢?

這二個例子,事後細究或許都能說出背後一些道理,但卻很難抓出一個一體適用的通則,用那隻看不見的手可以簡單掐指算出來為什麼麥香堡現在75塊與一顆滷蛋15塊。


題外話的是各國麥香堡的價格被經濟學人用來衡量各國的物價指數。因為麥當勞是跨國企業,有一些品項很多國家都有賣,例如麥香堡,所以可以用同樣一顆麥香堡來跨國比較各國的物價(貨幣購買力)。它的道理大概是說在台灣買一顆大麥克75塊,把75塊換成日幣,在日本也應該要能買到一顆大麥克,前題是如果台灣跟日本的物價是一樣的話。

簡單查了一下日本的大麥克一顆480塊日幣,所以用大麥克的角度來算,75塊台幣要約等於480塊日幣,大概是1塊台幣=6.4塊日幣。但現在的實際匯率約是1塊台幣=4.75日幣,這代表日本人來台灣可以狂吃麥香堡。

然後會有人說台灣的物價相對於日本還是很低,不要再靠夭什麼都漲。用大麥克指數(Big Mac)來比,這個講法是也沒什麼不對。但,要怎麼解釋這30年來排骨便當漲了80%,大麥克只漲17%的現象?


    avatar-img
    3會員
    19內容數
    一位金城武時代的舊文青,厲害的是劉德華的新作品依然帥氣逼人。 所以當人類的文明科技已經能夠不被老擊敗,科學也不應被腦部病變年輕化的問題草草擊敗。 看世界要用理性,但也只是我認為! 在非量子的世界裡,存在了大部份的平庸所以才足以撐起一個連續的世界。 而我只是其中一位撐到脊椎側彎的平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No Idea No Play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介紹選美賽局之前,不能不先尊請凱因斯大神降駕,因為這個概念應該是他最新提出來的(Keynesian beauty contest)。這個概念其實發生在我們生活週遭,例如要選結婚對象,你喜歡巷口賣麵的小美,但你媽覺得隔壁村的小芸比較有空…(不是,不要又亂湊時事題);你爸覺得樓下雜貨店的阿麗比較好,你
    這裡指的Common Knowledge,是賽局理論(Game Theory)中所提到概念。會選擇介紹Common Knowledge,因為這個東西不太好理解,google也找不到中文版的說明,所以就花點時間解釋一下。 為何這東西不好解釋,例如以下這串文字到底在說什麼? “An item of
    2023年最具張力的線上直播,莫過於君悅飯店的大亂鬥。大部份人應該都知道直播最後是以尿尿跟奶茶收場,然後賴清德就回總統府準備換辦公室。 有人說在藍白合這個賽局中,最後,候與柯陷入了囚犯困境(Prisoner's Dilemma)。是這樣嗎? 什麼是囚犯困境?google的普及率應該被尊重,
    怎麼樣算「合理」,是很難界定的事情。 對於這些很難界定的事,經濟學有一套模式處理得還蠻科學的,就是用「公理」的方式去定義「合理」。 例如用公理的方式去定義什麼樣的行為叫「理性」。  在舉經濟學怎麼應用公理的例子之前,先說明什麼是公理?公理就是大家普遍認知相同的事實。 例如有一個公理A:只要是
    故事是這樣… 假設你要從台北搭高鐵去台中,高鐵票價原價700元,但統一為了慶祝獲得2020年總冠軍,推出一個喝統一高鐵牛乳,憑發票去買高鐵票就打8折還送你安心亞海報的活動,所以你就已經先買好了一張560元的高鐵票要去台中。 結果出發的當天,你走在路上被一個人撞到… 當你到達高鐵站時,才發現原來那一撞
    故事是這樣… 假設你今天去廟裡拜拜,拜完以後想說該貢獻一下,香油錢箱上寫著「隨喜」二字…… 然後你投了200塊進去,沒人逼你一定要投多少,你也可以不投。 所以200是你的願付價格?然後你的實付價格也是200? 經濟學裡講「消費者剩餘」,是指消費者的願付價格與實付價格間的差異。所以開宮廟可以把消費者剩
    在介紹選美賽局之前,不能不先尊請凱因斯大神降駕,因為這個概念應該是他最新提出來的(Keynesian beauty contest)。這個概念其實發生在我們生活週遭,例如要選結婚對象,你喜歡巷口賣麵的小美,但你媽覺得隔壁村的小芸比較有空…(不是,不要又亂湊時事題);你爸覺得樓下雜貨店的阿麗比較好,你
    這裡指的Common Knowledge,是賽局理論(Game Theory)中所提到概念。會選擇介紹Common Knowledge,因為這個東西不太好理解,google也找不到中文版的說明,所以就花點時間解釋一下。 為何這東西不好解釋,例如以下這串文字到底在說什麼? “An item of
    2023年最具張力的線上直播,莫過於君悅飯店的大亂鬥。大部份人應該都知道直播最後是以尿尿跟奶茶收場,然後賴清德就回總統府準備換辦公室。 有人說在藍白合這個賽局中,最後,候與柯陷入了囚犯困境(Prisoner's Dilemma)。是這樣嗎? 什麼是囚犯困境?google的普及率應該被尊重,
    怎麼樣算「合理」,是很難界定的事情。 對於這些很難界定的事,經濟學有一套模式處理得還蠻科學的,就是用「公理」的方式去定義「合理」。 例如用公理的方式去定義什麼樣的行為叫「理性」。  在舉經濟學怎麼應用公理的例子之前,先說明什麼是公理?公理就是大家普遍認知相同的事實。 例如有一個公理A:只要是
    故事是這樣… 假設你要從台北搭高鐵去台中,高鐵票價原價700元,但統一為了慶祝獲得2020年總冠軍,推出一個喝統一高鐵牛乳,憑發票去買高鐵票就打8折還送你安心亞海報的活動,所以你就已經先買好了一張560元的高鐵票要去台中。 結果出發的當天,你走在路上被一個人撞到… 當你到達高鐵站時,才發現原來那一撞
    故事是這樣… 假設你今天去廟裡拜拜,拜完以後想說該貢獻一下,香油錢箱上寫著「隨喜」二字…… 然後你投了200塊進去,沒人逼你一定要投多少,你也可以不投。 所以200是你的願付價格?然後你的實付價格也是200? 經濟學裡講「消費者剩餘」,是指消費者的願付價格與實付價格間的差異。所以開宮廟可以把消費者剩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錢這個東西真的可以、也應該更細緻的被看。很多人覺得錢就是錢、錢誰不愛,但很多時候真的不是這樣...
    Thumbnail
    本文探討高薪帶來的問題,包括職業選擇束縛、公司砍預算的風險、出差或加班的家庭犧牲、以及物質慾望的影響。提出平衡工作與生活、定期自我檢視、提升心理韌性、和多元發展的應對策略。
    Thumbnail
    人們常常僅根據價格來判斷商品的價值,但實際上應該考慮折舊貶值幅度。另外,除了理性的金錢觀念,也應該珍惜當下,不要在享受生活時猶豫花費。最後,充實自己永遠不嫌晚,無論是健康檢查、運動飲食或學習進修,都是值得的。
    從很早以前還沒有金錢的時代開始,人們要生活都是用換物的方式在進行。 有了金錢好方便既定價值的方向,畢竟在每個人心中對單物品或生物(雞、豬等)都有不同程度上來衡量,所以會導致上既定價值的偏差。 有了金錢後,就是要訂製系統來人們在換取該日常生活之用。 但金錢不是憑空下來的,其實最大的根本誘因是「勞
    Thumbnail
    在現今忙碌的社會中,人們普遍用價格,也就是金錢能購買到的絕對金額,來衡量事物的價值。但根據正常的財務觀念與經濟學的概念,價值的決定其實還包括了獲得此事或物的「效率」。本文介紹了在培養孩子金錢價值觀的觀念時,除了需要考慮實質上與心理上的獲得外,還需要思考獲得的價值是否值得的方法。
    Thumbnail
    再以大家或許都熟悉的「1件200元」或「3件500元」的話術來舉例,我們往往會為了看似節省了錢而衝動地選擇商家提供的「3件500元」方案。殊不知,陷阱是「我們真的需要買到3件嗎」?很多物品都有保質期限,小心沒有省到錢反而浪費了更多的錢。
    Thumbnail
    很多人把商業上的價值跟自己的價值劃上等號,這其實是一個很大的盲點 如果是商業上的價值很好衡量,就是有多少人願意為了你提供的「價值」付出多高的費用,這個「價值」就會轉換成為「價格」 越多人願意付費或者他們願意付出的費用越高,這個產品或服務的價值就越高
    Thumbnail
    HI 大家好 我是宥爸 今天跟大家來分享 為什麼要理財呢? 大家心中可能會有這個疑問? 我剛出社會的時候也是覺得有沒有理財沒差啊 後來慢慢發現 物價其實會一直上漲 薪水會慢慢追不上漲幅 2010年一塊雞排35元 3塊雞排100元 2022年已經漲到1塊雞排60元 通膨會造成實質購買力
    好像是小時候看過讀者文摘的一個故事。馬克吐溫的年代吧,有位商人要求五大湖上的船長幫忙走私。商人的價錢一直往上加,船長突然變臉,掏出了手鎗,講了一句讓我很有感觸的話:該死,你的價錢快讓我心動了! 所以我了解到每個人都是𠕇價格的!不一定是錢,可能是仁義道德,可能是情濃,可能是氣節!而有價格就有想交換
    Thumbnail
    你有沒有遇過這種情況:公司給你開出一個「看似不錯」的薪資待遇,但你心裡總覺得哪裡怪怪的?在William Poundstone所寫的《洞悉價格背後的心理戰Priceless: The Myth of Fair Value》一書中,針對「報價的合理性其背後的心理因素,作者提出的一些有趣現象和見解。
    Thumbnail
    錢這個東西真的可以、也應該更細緻的被看。很多人覺得錢就是錢、錢誰不愛,但很多時候真的不是這樣...
    Thumbnail
    本文探討高薪帶來的問題,包括職業選擇束縛、公司砍預算的風險、出差或加班的家庭犧牲、以及物質慾望的影響。提出平衡工作與生活、定期自我檢視、提升心理韌性、和多元發展的應對策略。
    Thumbnail
    人們常常僅根據價格來判斷商品的價值,但實際上應該考慮折舊貶值幅度。另外,除了理性的金錢觀念,也應該珍惜當下,不要在享受生活時猶豫花費。最後,充實自己永遠不嫌晚,無論是健康檢查、運動飲食或學習進修,都是值得的。
    從很早以前還沒有金錢的時代開始,人們要生活都是用換物的方式在進行。 有了金錢好方便既定價值的方向,畢竟在每個人心中對單物品或生物(雞、豬等)都有不同程度上來衡量,所以會導致上既定價值的偏差。 有了金錢後,就是要訂製系統來人們在換取該日常生活之用。 但金錢不是憑空下來的,其實最大的根本誘因是「勞
    Thumbnail
    在現今忙碌的社會中,人們普遍用價格,也就是金錢能購買到的絕對金額,來衡量事物的價值。但根據正常的財務觀念與經濟學的概念,價值的決定其實還包括了獲得此事或物的「效率」。本文介紹了在培養孩子金錢價值觀的觀念時,除了需要考慮實質上與心理上的獲得外,還需要思考獲得的價值是否值得的方法。
    Thumbnail
    再以大家或許都熟悉的「1件200元」或「3件500元」的話術來舉例,我們往往會為了看似節省了錢而衝動地選擇商家提供的「3件500元」方案。殊不知,陷阱是「我們真的需要買到3件嗎」?很多物品都有保質期限,小心沒有省到錢反而浪費了更多的錢。
    Thumbnail
    很多人把商業上的價值跟自己的價值劃上等號,這其實是一個很大的盲點 如果是商業上的價值很好衡量,就是有多少人願意為了你提供的「價值」付出多高的費用,這個「價值」就會轉換成為「價格」 越多人願意付費或者他們願意付出的費用越高,這個產品或服務的價值就越高
    Thumbnail
    HI 大家好 我是宥爸 今天跟大家來分享 為什麼要理財呢? 大家心中可能會有這個疑問? 我剛出社會的時候也是覺得有沒有理財沒差啊 後來慢慢發現 物價其實會一直上漲 薪水會慢慢追不上漲幅 2010年一塊雞排35元 3塊雞排100元 2022年已經漲到1塊雞排60元 通膨會造成實質購買力
    好像是小時候看過讀者文摘的一個故事。馬克吐溫的年代吧,有位商人要求五大湖上的船長幫忙走私。商人的價錢一直往上加,船長突然變臉,掏出了手鎗,講了一句讓我很有感觸的話:該死,你的價錢快讓我心動了! 所以我了解到每個人都是𠕇價格的!不一定是錢,可能是仁義道德,可能是情濃,可能是氣節!而有價格就有想交換
    Thumbnail
    你有沒有遇過這種情況:公司給你開出一個「看似不錯」的薪資待遇,但你心裡總覺得哪裡怪怪的?在William Poundstone所寫的《洞悉價格背後的心理戰Priceless: The Myth of Fair Value》一書中,針對「報價的合理性其背後的心理因素,作者提出的一些有趣現象和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