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基地|信念是無中生有的欄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毫無頭緒地,我才意識到一件事——夏天來臨了,也隱約能聽見窗外的蟬鳴。還在學校的話,現在正是放暑假的前一個月,身為學藝股長的我不必打掃,所以總是站在二樓走廊的欄杆前,遠遠地望著那些手拿竹掃把和曖昧對象打鬧的同學。因著梅雨季,校園裡的落葉總是十分難掃,當其他人用夾子夾不起來的時候,他會用手去撿;當他在時間內打掃完自己負責的區域時,會去幫忙其他區域的同學。

  他總是第一個到,最後一個離開。他會和幾個男同學扛著成堆的垃圾袋,走到操場另一頭的子母車去,等到丟完再走回來時,已經是午休時間了。這時,走到接近教室的他會不經意地——也許是刻意地,抬起頭來看一眼站在二樓欄杆邊的我。我想,我多半時候都沒什麼表情。正因為平常就不太關注其他人,只活在自己世界裡的我,並不曉得他是誰。

  他各方面都優秀——以學校來說,是標準的模範生。然而有著非主流才華,性格灑脫,難以捉摸又略帶不正經的我,不管怎麼看,和他都是八竿子打不著的人。尤其正值考大學這種敏感時期⋯⋯說好聽點我是活在體制外,說難聽點就是不照規矩來。

  當時我們連一句話都說不上。只有偶然和他的共同朋友在走廊碰上並小聊幾句時,才會隱約地感覺站在一旁的他,似乎正偷瞄著自己。

  大概是那一體兩面的怪引起了他的好奇。

  不久後,他在某次打掃回來時主動和我攀談。那天下著濛濛細雨,他向我要了電話號碼 ,當晚就傳來了簡訊,開始來回一些稀鬆平常的對話。我說,因為我喜歡觀察字跡,這是簡訊裡絕對看不見的——人的心情。所以買了本新的筆記本,想透過寫字來分享彼此的生活。這想法現在來看是有些愚蠢。

  我一直抗拒有人來觸碰我的某一塊,那長期列為私人領域的一塊。因此從小藉著口是心非來保護自己,平時只說玩笑話。回想起來無非就是那筆記惹的禍,我只要碰上了紙筆就會回到最根本的自己。我小心翼翼隱藏的那一塊,就被這鬼點子出賣了。不只是字跡,赤裸的內心都被自己寫得一滴不漏了。

  「說實話,你平常看起來有點瘋,但其實很有內涵。」他說。

  「⋯⋯內涵個屁啦,我這種人怎麼可能。」我說,「一臉正經講屁話。」

  他雙眼十分真誠,不帶算計,眼神很像在說「我懂你」。我被那吸引,卻也畏懼。


  人的孤獨,源自於心無法和人交通的一塊。他有他自己的孤獨,我也有我的。我們為著能夠眼見彼此的孤獨而走在一起,像在迫切尋找著救贖,卻又因著明白這份尋找只會是徒勞而感到茫然若失。

  學校的晚自習開始了。他每天堅持在校門口等我,就為了聊那短短的三分鐘,才能安心地進到他的教室裡去。休息時,我們總是一起懶洋洋地趴在二樓欄杆上,表面一句話也沒說,卻又像是什麼都說了。四周一片漆黑,任憑無聲的碰撞,彷彿我們是彼此的光——那會是某種默契嗎?我也不曉得。碰上這樣的人和事,對我而言還是頭一次。像不經意嚐到甜頭的流浪狗,尾隨著那人只為了求得更多。在這段感情萌芽的初期,我確實是享受的。

  我為著這份無微不至的關注感到安心,卻又為著這份安心,產生無數被拋棄的擔心——就因為清楚他是和我完全不同的人,也知道在他心中所描繪的自己並非他所見。但我難以承認,也難以割捨,好比流浪找到歸處後,產生了也想要被愛的貪婪。

  當時的我比風還輕,輕得怎麼抓也抓不住,又如同鉛塊一般重,重得扛也扛不住。

  「你別坐我對面。」我說。

  「為什麼?」

  「我不知道。」

  他聳聳肩,去坐往離我遠一點的位置。


  來了就難以脫身。這和黑夜要與黑夜取暖,與黑夜要找到光都是完全無關的事。這裡有的不只是黑夜,必須被拖進扭曲變形的牢籠,一道只進不出的深淵。需要骨氣,需要代價,需要側耳聆聽卻不出聲音。

  「你要想清楚,和我當朋友很辛苦的。」這是我給予的告誡。

  「沒關係,我想了解你。」他也高估了自己的勇氣。

  「是嗎?」

  我聽得有點好笑又生氣。可想而知,他還未見識過那份扭曲之前,已經被自己的好奇心弄得一塌糊塗⋯⋯一心只想著要完美彼此的缺陷,琢磨彼此的感性。我拿自己沒辦法,也拿他沒辦法。當時我要他在筆記寫下各種接近我的理由——來說服我,你不是個感情騙子。實際上他也真的寫了,而那也略略說服了我。但人總是這樣,真正想留住一個人時,有些問題可以眼不見為淨。總而言之,他說我很有趣,有點奇怪,他從未見過像我這樣的人。而我向來也不排斥被說怪,那對我來說更接近某種讚賞。

  「好吧,但別跟我搞曖昧。」我說,「我不喜歡那樣。」

  隨後卻盡講一些曖昧的話,我們都是。那些更像是無病呻吟的自我滿足。我看著欄杆邊的他,想著這個人身上必定帶有與我相同的東西,或許也有某些地方壞了也說不定,要不然⋯⋯他不可能讀得懂我,更不可能從我身上產生共鳴。會不會他確實與我截然不同,卻看見了我的本質呢?這個念頭在當時完全抬舉了一切。

  我渴望的,不就是這個嗎。想要一段關係繼續,要先學會騙得過自己。

  別哭,我會成為你的雨傘——

  你只記得跑,我會在終點等你——

  矯情又浪漫的幾句話我記了一輩子,也被那些話弄得暈頭轉向,就害怕他將這情感當作是好奇心驅使的一場遊戲。這讓我那如天般勾不著的自尊備受威脅,而那些被試探的,被壓抑的念頭油然而生⋯⋯想要破壞這層美好的和諧,想要折磨他,想要傷害他,想要他也接納甚至共享我這般病態的心理。


  某天夜裡,我們一如往常講電話,聊著要考北部的大學,未來想去到台北工作等等。閒聊沒多久他沉默了一會,才說有個秘密想告訴我。

  「什麼秘密?」當下我毫無頭緒。接著他說,他很喜歡一個在他們班裡的女孩,是個非常優秀,溫柔甜美,閃耀如太陽般的——與我完全相反的女孩。

  「很好啊,」我語調上揚,「我很樂意幫你追她喔。」我說,若無其事地。

  那可怕的面子與自尊,連我自己都害怕。

  當朋友是兩人共同的決定,世界上並非只有弱者會製造問題,不過人總是習慣將問題歸到弱者的身上。就因為那天我接下了他內心深處的秘密,所以在那之後我們又更加形影不離。我身上有著顯而易見的怪,看似不可能搭上的兩個人卻走得特別近,這連師長都感到詫異。不到幾個月,在同學的閒言閒語之中,他也開始變得有些彆扭,開始想避免與我有過多的交談。

  我過去花了極大的力氣在推開那些試圖接近我,以及對我表明心意之人——傷害他們,或是迫使他們傷害我。從我和他相處那天起的每分每秒,就是別離的倒數計時。我既興奮又悲傷,因為算計著他終究會選擇走開。如果那個時刻來臨,我會贏得一場預知失敗的勝利嗎?並不會⋯⋯我只能證明這份共鳴是無中生有,毫無意義,還會割傷自己。

  那二樓的欄杆如我的心,也跟著彆扭地彎曲。


  「你不在乎我。」我不敢看他的眼睛。

  「我還不夠在乎你嗎?」他說,語氣委屈。

  「不夠,永遠都不夠。」我話說完就走下樓去。

  他想逃,因為有我的世界如坐針氈。

  矛盾是他想守護我,又想愛別人——高估了自己能夠一心二用的結果。

  「抱歉,我們只能永遠當朋友⋯⋯我無法給出你要的期待。」沒幾天,我收到來自他的簡訊。

  盯著手機的我愣了許久。起先是疑惑,隨後湧上一股強烈的落寞。這句話激發了一直潛藏在心底的,無人知曉的憤怒。就因為我不明白,他是從何處來判斷才會認為我有這樣的期待——什麼意思?我回覆,你是不是誤會什麼了?

  也許是「永遠」兩字聽來過於殘酷。

  「我沒有期待你給我什麼。」我送出訊息。

  難聽的謊言,破綻百出。

  疼痛襲來,雙眼再次與自尊心背道而馳,我竟流出淚來。

  不明說的總是最迷人,該明說的往往最殘忍。我從未意識到當時的自尊早已跌落了谷底,包含我渴望相信的某些人事物。之後我們為著釐清這個誤會徹夜長談,然而表面看似長篇大論,又像是什麼都沒得談了。這回的結論是「我們做回普通朋友吧。」僅此於招呼,沒有紙條,沒有筆記,沒有欄杆邊靜止的美好時光。就這樣⋯⋯兩人曾經有過的默契,淪落為一場自我沈浸式的浪漫。

  牽扯到愛的,無一不痛。原來誤會的人是我——誤會那是某種愛。

  可想而知,日後連招呼都打不成了。我永遠記得他站在世界那端看向我的眼神,絕對冰冷,卻又宛如棄絕了可憐人的歉疚眼神。此時此刻我才弄懂,將我們拉近的並非那共鳴,滿身氾濫的文學感性,或是兩雙寂寥的眼睛⋯⋯而是來自他的憐憫與同情。一切都夠清楚了。只是遮著眼不看,選擇不聽,明知這場與愛的賭注,我注定是要輸。那英雄主義最終讓我們兩敗俱傷,無人倖存。


  畢業將至,如在遇見他之前,我一個人,獨自趴在二樓的欄杆邊,望著遠處。夏天,卻是冰冷。而我似乎比以前更輕了,正式成了一道無法落腳的風。十幾年過去,我與他如願來到陌生的台北,卻依舊只能在夢中相見。直到最近,久違地又在夢裡見到他的時候,我啊,依舊抱頭痛哭,還在求饒,還在不甘。

  若未曾品嚐,便不知美好;若無從知曉,便無法渴望。末日,伴隨著一盞昏暗的檯燈,還有一本共寫的筆記。認清,他只是一個普通人,而非一次救贖;且我是病,才會孤獨。

  我愚蠢地對這世俗的浪漫有所期待。

  這讓我頓悟。也讓我絕望。

  信念是無中生有的欄杆,而他始終在那之外。

avatar-img
14會員
112內容數
這裡放置了一些日常所寫的文字,還有一些小說、漫畫的讀後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理化の部屋 的其他內容
不只是面對K,面對小舞過去所暗戀過的每一人,她總是卑微,連塵土都不如。 她確實在心裡默默期待著,要是某天能在大台北遇到他們,就能證明自己與當初的自己變得不同了。
我覺得有些文字,只有年輕的時候寫得出來。某些部份是會隨著年紀退化的。 一直記得某位讀者給過我的留言反饋,但就因為當時身在那年輕當中,無法體會什麼是所謂的「只有年輕才寫得出來的文字」。
好像有點可悲,關於那些日子的歡愛,關於夢境所遺留下來漫長的痛楚,痛楚蔓延開來,別無他人,仍是痛楚。
想起莫約十年前醫生曾經問我,什麼事情或東西最讓你感到害怕。那東西本身並不可怕,而是我為著某種原因而恐懼。
我獨自查看母親和陌生男人聊天記錄的那段時間。 關於殘酷的真相與善意的謊言,哪個我比較能夠接受? 並非活得長久就必然有學問,而是經驗所使。 你有自信能成為一個對孩子誠實,且坦然無懼的大人嗎?
我不再是他世界裡的旁觀者,我成為了他的一部份——他的耳朵,他的眼睛,他的某個身體器官,他的某種情緒,他的某滴眼淚,他笑起來所露出的某顆牙齒。
不只是面對K,面對小舞過去所暗戀過的每一人,她總是卑微,連塵土都不如。 她確實在心裡默默期待著,要是某天能在大台北遇到他們,就能證明自己與當初的自己變得不同了。
我覺得有些文字,只有年輕的時候寫得出來。某些部份是會隨著年紀退化的。 一直記得某位讀者給過我的留言反饋,但就因為當時身在那年輕當中,無法體會什麼是所謂的「只有年輕才寫得出來的文字」。
好像有點可悲,關於那些日子的歡愛,關於夢境所遺留下來漫長的痛楚,痛楚蔓延開來,別無他人,仍是痛楚。
想起莫約十年前醫生曾經問我,什麼事情或東西最讓你感到害怕。那東西本身並不可怕,而是我為著某種原因而恐懼。
我獨自查看母親和陌生男人聊天記錄的那段時間。 關於殘酷的真相與善意的謊言,哪個我比較能夠接受? 並非活得長久就必然有學問,而是經驗所使。 你有自信能成為一個對孩子誠實,且坦然無懼的大人嗎?
我不再是他世界裡的旁觀者,我成為了他的一部份——他的耳朵,他的眼睛,他的某個身體器官,他的某種情緒,他的某滴眼淚,他笑起來所露出的某顆牙齒。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在孤寂裡 尋找 某一樣東西 某一個感覺   空無一物 可以擺放萬物的空蕩 急著去填滿 一份空虛   將空氣染色 布滿了整個空間 卻看不清眼前   開始怯步 我在空無一物裡 小心翼翼 我在這裡 反射不出自己   在孤寂裡 嘗試 容下所有一切 容不下 怕寂
Thumbnail
一個世界太孤單 孤單拆散倆相伴 詩耕文讀夜去來 日賞晴心山水觀
Thumbnail
寫作始終是一個人的事,必要的孤獨可避免隨波逐流,文章受歡迎才是正經事,千萬不要期望跟你聯群結隊的人能提供真知灼見。
Thumbnail
在一場作者親臨的講座上,買了一本書,名為《如果孤獨死將是大多數人的未來》。有位校長發問:如何讓國中生也關心這話題;因為他們學校早就有在辦關懷老人的活動了,比如到安養中心表演樂器⋯⋯但是,如何讓國中生多多認識這個 issue?孤獨,是一個客觀現象。 寂寞,lonely 是一種因為孤獨而產生的心情
Thumbnail
[一個人] 一個人 只是 看起來孤單一點 想往哪裡 不用等待別人 有自己陪著自己 到哪都不寂寞
Thumbnail
你通常在什麼時候感到孤單呢? 孤單這種感覺,我想每個人在生命的長河裡,應該或多或少都有經歷過。 在社交網絡時代,孤單感成為日趨關注的議題。作者分享了自己如何從孤單中走出來,並提出主動與他人聯繫的建議。
Thumbnail
寫作時,我們都是孤獨的。 正因為潛進了這樣的孤獨裡,我們得以與自己相遇。
我總是在想 若與團體不相容 該試著融入還是做自己……
Thumbnail
當沒有主題時,在方格子寫文章,也許就變成抒發廢文... 是不是因為自己格局不夠大,所以把自己陷入同樣的框框裡... 怎麼會覺得在工作上,就算一群人,那份孤單來襲更強,就是格格不入.... 但你很清楚它是一份工作... 下班,回到家...,跟長輩同住...,要表現正常.., 情緒不好、工作上的不
Thumbnail
前言 雖然此篇文內容偏重男性,但我認為男女都可以透過認識自己來「駕馭」孤獨感,而不是因為孤單產生的慌張,讓自己像個燙手山芋一樣人見人躲。 正文 孤單低落時,不要找人取暖和尋求安慰 我可能是個成長路不太幸運的人,學生時代有幾次在心情低落時希望同學可以替我解惑或安慰,我常得到的回答是: 「我不知
在孤寂裡 尋找 某一樣東西 某一個感覺   空無一物 可以擺放萬物的空蕩 急著去填滿 一份空虛   將空氣染色 布滿了整個空間 卻看不清眼前   開始怯步 我在空無一物裡 小心翼翼 我在這裡 反射不出自己   在孤寂裡 嘗試 容下所有一切 容不下 怕寂
Thumbnail
一個世界太孤單 孤單拆散倆相伴 詩耕文讀夜去來 日賞晴心山水觀
Thumbnail
寫作始終是一個人的事,必要的孤獨可避免隨波逐流,文章受歡迎才是正經事,千萬不要期望跟你聯群結隊的人能提供真知灼見。
Thumbnail
在一場作者親臨的講座上,買了一本書,名為《如果孤獨死將是大多數人的未來》。有位校長發問:如何讓國中生也關心這話題;因為他們學校早就有在辦關懷老人的活動了,比如到安養中心表演樂器⋯⋯但是,如何讓國中生多多認識這個 issue?孤獨,是一個客觀現象。 寂寞,lonely 是一種因為孤獨而產生的心情
Thumbnail
[一個人] 一個人 只是 看起來孤單一點 想往哪裡 不用等待別人 有自己陪著自己 到哪都不寂寞
Thumbnail
你通常在什麼時候感到孤單呢? 孤單這種感覺,我想每個人在生命的長河裡,應該或多或少都有經歷過。 在社交網絡時代,孤單感成為日趨關注的議題。作者分享了自己如何從孤單中走出來,並提出主動與他人聯繫的建議。
Thumbnail
寫作時,我們都是孤獨的。 正因為潛進了這樣的孤獨裡,我們得以與自己相遇。
我總是在想 若與團體不相容 該試著融入還是做自己……
Thumbnail
當沒有主題時,在方格子寫文章,也許就變成抒發廢文... 是不是因為自己格局不夠大,所以把自己陷入同樣的框框裡... 怎麼會覺得在工作上,就算一群人,那份孤單來襲更強,就是格格不入.... 但你很清楚它是一份工作... 下班,回到家...,跟長輩同住...,要表現正常.., 情緒不好、工作上的不
Thumbnail
前言 雖然此篇文內容偏重男性,但我認為男女都可以透過認識自己來「駕馭」孤獨感,而不是因為孤單產生的慌張,讓自己像個燙手山芋一樣人見人躲。 正文 孤單低落時,不要找人取暖和尋求安慰 我可能是個成長路不太幸運的人,學生時代有幾次在心情低落時希望同學可以替我解惑或安慰,我常得到的回答是: 「我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