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聖經故事中的~摩西分海,大家或多或少都有聽過,根據《出埃及記》記載,當時摩西率領猶太人逃離埃及,但前有紅海阻撓,後有法老王追兵,於是上帝指示他向海伸杖,紅海霎時一分為二,出現一條路讓猶太人通行。當尾隨其後的埃及士兵追趕到時,海水又快速恢復原狀,將他們淹沒。
而這種想像的景色也出現在金門,「建功嶼」又稱金門版的摩西分海。位於金城南門的浯江溪口,面積約500平方公尺,是金門本島與烈嶼之間海面的衛哨。
建功嶼面積雖然不大,卻是守護浯江溪口的重要衛哨,也因為迷你小島卻肩負著重要的軍事責任,並被期望守護有功,堅守如中流砥柱,因此得「建功」之名。
在金門沿海許多地方仍可見,一根根指向天際的軌條砦(指用一截截鐵軌裁切成條狀,做成的防守性柵欄),是分佈於沿海的防禦性武器。
建功嶼在退潮時,會出現一條路連接金門島,現在已經舖上石板方便遊客行走,而這條石板路在漲潮時會被海水淹沒。受潮汐影響,每天只有白天退潮時分才能登島,所以登島時間只有在最乾潮的前後1.5小時可以前往建功嶼。
很幸運,我們當天可以登島的時間是上午9:00多,而且氣候舒適怡人。步道不長,走一趟約15分鐘,來回約半個小時,但逗留在島上的時間以不超過一小時為宜。否則可能會因漲潮而被困在島上。
走上石板路就可看見右邊於2022年通車的金門大橋,再往前走,就看見了非常吸引目光,有六尺高的「牡蠣人」塑像,修長的身影佇位在石板路上,若是漲潮時應該就是遠遠看見,像是有四個人站在海中央的景像吧。
這四尊「牡蠣人」塑像是芬蘭建築師兼藝術家~馬可·卡薩格蘭(Marco Casagrande)所創作的巨大裝置藝術,「牡蠣人」的靈感來自於金門在地的養蚵文化特色。而用鋼材質來打造,其靈感正是來自於金門海面上的一根根「軌條砦」。
鋼板上有沖孔,據說夕陽西下時橘紅色的陽光穿透過牡蠣人的身體,光影很美;而夜幕降臨時,牡蠣人頭戴的斗笠會發出美麗的藍光。因為我們是白天造訪,所以無緣看到「牡蠣人」黃昏及夜晚的美麗景像。
「牡蠣人」旁邊是金門傳統養蚵的石柱,又稱「蚵田」,採集牡蠣的人會利用退潮時,在潮間帶挖取野生的牡蠣。
走在石板路上,可以欣賞潮間帶上的螃蟹、海星、海葵等多樣性的生物。而沿途伴隨的強勁海風,讓人快站不穩。
建功嶼在清末民初時期曾經是痲瘋病人的安置地,因此當時被稱為「痳瘋島」。登上建功嶼之後,島上有營舍、瞭望哨、機槍堡、庫房、電台室等遺跡。
島上最明顯的地標,是2009年立起的一尊九公尺高的「鄭成功石像」,這是2008年福建省致贈給金門的禮物,這尊鄭成功石像望著的方向,是廈門鼓浪嶼上另一尊鄭成功石像。
金門產的花崗岩石紋路優美,硬度更勝於大理石,而位在金門東南角料羅村外海岸的「南石滬公園」,前身曾是開挖地下花崗岩石的礦場及碎石場,許多著名建物,像是中正紀念堂、桃園國際機場等建築的石材都取自這裡。但因不符經濟效益,於2002年停止開採,也為了配合環境保護,將礦場轉型為現在的南石滬公園。
公園內的懸崖峭壁景色非常壯觀,昔日採礦留下的礦坑,因積水而形成美麗的湖泊,湖面的倒影搭配花崗岩層層堆疊成的美感,有「迷你版張家界」之稱。
「南石滬公園」內有一個很特別的設施,就是「喊泉」。可以用音量來控制水柱的高度,只要投下10元,對著大聲公高聲吶喊,吶喊聲超過50分貝,噴泉就會被啟動,喊得越大聲,水柱就衝得越高,甚至可以飆升到好幾層樓高。而這是利用互動式的概念,透過大聲公傳出的音波數,轉換成加壓馬達的動力數。
拍了一小段,「喊泉」影片欣賞。
晚餐是吃海鮮料理,僅介紹覺得比較特別的兩道菜。這兩道都是金門風味的海鮮特色料理:「蒜炒颱風螺」和「高梁酒嗆蟹」。
螺類料理很多人原本就不太會吃或不敢吃(包括我),而另一道生的螃蟹料理,同桌的團員,也幾乎大部分原本就不敢吃生的,或是基於出門在外,儘量避免吃生食,以免引發腸胃的問題,因此,這兩道菜上桌時,大家都有點皺眉,而且都沒有人碰。
於是大家合議,想請店家把生的高梁酒嗆蟹蒸熟,但餐廳老闆說,這道料理有用特殊方式處理過,殺菌很徹底,可以放心食用,加上這道菜原本就是生食料理,所以醬汁已充分浸泡入蟹肉中,如果加熱,會變得非常鹹。因此,老闆委婉的告知不建議加熱,於是大家只好作罷。
餐廳老闆並且還特別告訴我們,這兩道菜是當地的特色菜,也是餐廳的招牌菜,更是旅行社老闆特別請店家安排,要讓大家品嚐的....... 結果遇到我們這群不識貨的客人,老闆應該也是很無奈(笑)。
後來聽餐廳老闆這樣說,部分團員(包括我)有試吃一小塊,味道其實還不錯。
「颱風螺」就是錐螺,產於沙質淺海的經濟型貝類,是一種食用螺。平常生長於潮間帶,採集不易,只有在風浪較大,或是颱風過後,錐螺才會被海浪帶至岸邊。
長長的外殼乍看之下,以為螺肉很多,但其實大部分是空殼,僅在殼口處有少許的螺肉。颱風螺的食用方式,通常會在料理前先剪去一半長度的螺塔,使其較好入味;燙熟後佐以蒜頭、辣椒及九層塔拌炒,常用來做下酒菜。
金門早期年代因為冰箱不普及,捕撈回來吃不完的螃蟹,只能進行醃製以延長其保存時間。通常會採用生醃的方式,花蟹經過急速冷凍殺菌、清洗、去除內臟腮片的多道繁瑣程序,再進行醃製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