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1/04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追悔之心

    今年七十歲的阿英罹患免疫系統疾病,全身關節腫痛,白天還過得去,半夜說痛就痛,痛到太陽出來就舒緩了,因此阿英的睡眠總是斷斷續續,吃安眠藥也不濟事。阿英感到最痛苦的不是自己的病痛,而是內心無限的追悔。


    阿英的先生六十歲那年往生,阿英的婆婆白髮人送黑髮人,在兒子的靈堂外痛哭失聲,鄰居見狀都很捨不得。辦完先生的後事,阿英積累的陳年怨氣也爆發出來,雖然婆婆已經八十五歲,正需要子女照顧,阿英竟首先發難表示,先生已經走了,自己沒有義務照顧婆婆,彼此的連結已經中斷。阿英的婆婆很勇敢,獨居數年,直到罹患胃癌,在醫院住了半年後往生,阿英沒有探望婆婆一次,連一通關心的電話也沒有。


    阿英的心結在於婆婆年輕時偏心二叔一家,讓自己與孩子長期處在不公平的待遇中,阿英是一個愛小孩的媽媽,無法忍受長輩對自己的孩子大小眼。種種生活的磨擦,造成阿英對婆婆不諒解,然而,在婆婆往生之後,經由幾個孩子誠懇分析奶奶的偏心並非蓄意,而是二叔能力好,寄望有能力的孩子來興家旺家也是情理之中。阿英在孩子的勸慰下終於放下對婆婆的怨恨,卻已經來不及。


    其實婆婆並沒有阿英想像的如此偏心,是阿英心中的忿懣情緒將恨意無限放大,把婆婆所有好意解讀成不懷好意,就像老智者說的,用佛眼看人,人人是佛,用鬼眼看人,人人是魔鬼。晚年的阿英藉由誦讀經典,聞法入心,反省自己狹益的心胸總是疑心別人,看衰自己。這些年,阿英生病了,病榻中想起那些年婆婆到家裡幫忙煮菜、料理三餐的往事,心中有無比的愧悔,若不是當年懷著滿腔的憤恨,怎麼會連最後一面也不願意。


    我們習慣站在自己的立場當評判,用自己的觀點決定是非,很少站到對方的立場去試想,所以總是會落入「自以為是」的窠臼中,傷人不自知。其實傷人七分,自傷也有三分,像阿英,始終以為婆婆偏心二叔那家人,殊不知婆婆的偏心她可以看得一清二楚,而婆婆向著自己的時候,卻被她解讀成羞愧想要補償。用什麼樣的心念去想別人,自己就已經先被那種心念主宰了,所以我們懂得心寬念純,心寬不傷別人,而念純不傷自己。


    希望我們都能及時醒悟,對該道歉的人說抱歉,對該補彌的人盡力去愛,不要像阿英晚年還要活在追悔中,再多悔意都無濟於事。希望阿英的故事對讀者有一些啟發,人生不長,每個人後半生都能活得自在輕安,不虧欠、不誤解、不後悔、不遺憾。


    #自在輕安

    #心寬念純

    #放下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