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1/05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吃馬鈴薯的人,幽暗中的暖光

2024年9月22日,我走進《梵谷:尋光之旅》展廳,遠遠看到著名的《吃馬鈴薯的人》是靠近入口的前五幅作品。我像見到老朋友一樣(我曾在大學時期與這幅畫曾有過一段交集),地快步走到他的面前。


美麗的誤會-其實都是梵谷的累積

《吃馬鈴薯的人》,1885年4月|2024.08.24-11.11展出於富邦美術館

「咦...?」我的直覺告訴我這怪怪的。終於親眼看這幅畫,啊怎麼這麼明亮?

我的印象,這幅作品應該是整體很昏暗的呈現才對。還有大家的表情、油畫的筆觸,怎麼和我的記憶不太一樣?

再來,發現這幅畫沒有油畫的凹凸質地,反而有燈在畫作背後打的燈箱感...

這是印刷的作品?我開始胡思亂想。但偏偏就這幅畫,牆上完全沒有詳細說明,我只好先忍住疑惑,告訴自己先回到當下。

「他們眼神空洞到進入抽象境界,完全沒有投入在進食。想必是很累吧,歷經整天的務農勞動,很是無奈晚餐的馬鈴薯吃完後,仍不覺得有飽足、滿足。」我內心這麼想著。



幸好,我心中對於吃馬鈴薯的人的畫面的困惑,在寫文章的今天,終於解開了。


數次琢磨《吃馬鈴薯的人》的梵谷

(A)五個人一頓飯、(B)研究吃馬鈴薯的人、(C)(D)吃馬鈴薯的人,皆1885 年4月繪製

原來,這是梵谷展現喜愛畫畫的行動!面對同個場景的故事,他畫了好多次。

(A)(B)作品能看見梵谷也許在揣摩「以餐桌為中心」的人物互動如何呈現。

(C)(D)乍看相對完整且構圖類似,但仔細看,可以發現人的眼神嘴角、手指手背的細節、甚至互動方式都不同。面對「幽暗」的處理方式也有很大的差異。


勞動者相聚的溫度,既暖也寒

《吃馬鈴薯的人》,1885年4月|展出於梵谷博物館-阿姆斯特丹

就是這幅,多前年我在網路上細品梵谷的畫作,就是這幅!(期待未來能親眼見真跡)

每次我將視線看往左邊戴帽子農婦的眼神,視線就難以輕易地移開......她深邃的大眼、黑眼球上的光點,以及她雙唇微開,是欲言又止的瞬間。

從構圖/色澤來看,梵谷竟能將冷暖的溫度差異描繪出來。

馬鈴薯塊是熱騰騰的,那霧氣升得之高,卻有八成面積被背對我們的農婦擋住;油燈的照明是溫暖的,但透過這五個人的相圍,使背部以後的所有空間,更顯蕭瑟與寒意。

這幾幅吃馬鈴薯的人,共同傳遞的訊息,是他們生活辛勞的模樣。


一路縱覽梵谷在短短10年(27~37歲)的畫家生活,縱使他的技法隨時間有改變,但他對勞動者關懷的情感不曾減少過,這是梵谷極富同理心的一個面向。


回憶起我與《 吃馬鈴薯的人》的相遇

左:《吃馬鈴薯的人》、右:我在學生時期,依左圖去轉移/創作的作品

回想以前念建築系大一時,有個作業是<2D轉3D>,內容是「解構經典畫作的構圖,轉化成2D幾何線稿, 經由浮雕般的2.5D來練習空間的前後層次,最後做個立體模型。」

有很多經典畫作可以挑選(一人選三幅)我憑著對畫面的喜好而選了這幅,並驚訝這是梵谷的作品(風格很寫實)。

當時我沒去研究梵谷的生平與技法的改變,我做的就只有「不斷看進去這張畫,看到像要被吸進去一樣」。


現在回想,當時直覺選擇這幅畫,就是因為被畫面的營造的氣氛吸引住了。透過梵谷的畫筆,在幽暗寒冷的收縮之下,凝聚出樸實生活的溫度。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5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